第一单元 中国在世界中
第1课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目标 aU 5t|S6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q4nQ/eP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达到“同化”和“顺应”的目的。
vy6NH5Q
3、知识掌握及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思路: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为同学提供认识和发现平台,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Zb8i[1 P
4、情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实践和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dzggl(
教学重点: +qjW;]yxP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V/J[~mN9
教学难点: \fh.D/@
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G;wv.|\
教学过程: T%-F,i
1、 导入新课 o y}(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6 3Kec
板书:第一课 人类的家园--地球 7ug mZO}lL
2、 新课部分 ,tmo6D6 2
出示[情景1] I0GL/a4s
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z{;W$SO
2
(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 N f1) 5
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Je+L8TB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 Q y$8!(
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后你试试看能不能给同学们描述 一下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eBtkTWx5[/
出示[图片2]、[图片3] "fS9Nx3
(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w{#%&e(q"
板书:地球很大 周长约四万千米 W=PDOzB>K
问:同学们谁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呢 ? G8f7N;D
(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圆形或地球是个圆球。) [Zi\L>PHO
先不要让同学下结论,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qhVxeUm
出示[图片4] P4Wd=Xoz6
问:观看图片后,大家能否通过讨论,然后给地球的形状下个科学的定义呢? 024*IoVZ
(地球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地球不是个像球一样圆的圆球;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A]Q4fD1q
同学们分析的不错,原来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呀。好的,老师现在就把你们的观察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xLq+njH E
板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Yv
|C)O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eAm7*2
出示[图片5] &Lk@Xq1
问: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什么必须的资源?
@DY0Lz;
(这里是平原,我们的粮食大多出自平原。) j3sUZg|d
板书:平原 F_\\n#bv
(这里是山地,有高原牧场。更重要的是山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 |oPqX %?
板书:山地 DEqk9Exk`
(河湖、大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水产品。) $aG]V-M>
板书:河湖 大海 SJIJV6}H
(同时还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交通和灌溉的方便。) 3
J%jD
(阳光、雨露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 'HPw5 L
板书:阳光 雨露 #d(6q$IE
问:阳光、雨露是万物生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需要。同学想一想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呢? ]-L/Of6F)|
(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雨露,离不开河湖和大海,也离不开平原高山等,所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等多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离不开地地球,这里是人类的家园。) 2ggW4`"c
板书: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UU$ +DL
3、识的记忆与应用: }#w>>{Q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Z*jhSy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我们人类离不开地球。) r 3
pfG
教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sfa T`q
板书设计: ra$_#H
Y
第一课 人类的家园--地球 QO%>RG
KDg!Y(m{
地球很大 周长约四万千米 ~'v^__8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
V_e=Y<J/
平原 山地 河湖 大海 阳光 雨露 P^VV8Z>\&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1[u{3lQ
ft:/-$&H
第2课 地球和地球仪 tH17Z
教学重点:地球仪上的有关知识及查找七大洲四大洋。 q'",70"\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等。 [@Uc4LX
设计思想: LTBqXh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图片和实物的感性认知功能,让枯燥的概念借助图片和实物变成生动的形象,让同学们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cg0L(oI~
教学手段: Hagj^8
以图片和实物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然后共同得出结论达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U>ob)-tl
教学过程: x\I9J4Q
1、导入新课: TS-m^Y'R
问:谁能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4CD3A%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最大周长约为4千千米。) ''v_8sv
地球对于我们来说是太大了,无法观察,研究起来也很不方便,人们就想了个好的办法,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的用途可多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 N[dhNK"
板书: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q+|Dm<Ug
1、 新课部分 ctH`71Y
出示地球仪 ~A>3k2N/e
问: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吗? /HI#8
(地球;地球仪。) Ca?pK_Y
板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AO>K
6{
问: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不同吗? W53i5u(
出示[实物1] z$%ntN#eNA
(地球仪上面有架子、有一个铁轴、表面有许多网似的东西;是斜着放的) [4PG_k[uTJ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在制作地球仪时加上去的,其中有的是起支撑作用的,但更多的是为了人们使用或查找方便而设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仪上面的知识吧。 Z
+I[
教师要注意,无论是转动还是摆放地球仪都需要正确的方法:地轴上端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转时一定人向自己的怀中旋转。 4Q_2GiF_
?
出示[图片和实物2] l&;#`\s!V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轴:地轴指向斜上方,这可不是随意而设的,而是有着科学含义的,它指向的是北极星的方向。也就是说,这里是地球的最北方(地轴的上端)。 {3
zq.e{
问:让同学们想一想,这里是最北端,那和它相反一端呢? B7N?"'$i
(与北方相反的方向是南方。) -%%2Pz0I
自转的地球当然没有这么个实物的轴,但是却也总有一个自转的中心,这个中心就位于地球仪的这根铁棍的位置,因此我们假想这里有个轴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地轴。 U%w?muJW
板书:地球旋转的轴--地轴 /of,4aaK7
轴的北端和南端。 这里称为北极,相反的一端为南极 &eK8v]|"W
板书:地轴的北端叫北极,相反的一端为南极 -`f JhQ|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地球仪上的线网是做什么的。 @qg=lt|(F
出示[图片和实物] JF24~Q4P
问:这些连接南北两极的纵线叫经线,它们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大家共同来观察。 GMB%A
(找到经线我们就可以辨清南北方向了。)(经线批示南北方向) V..m2nQj
板书:经线(纵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它们指示南北方向 ^J@Y?CQl\
出示[情景4]
yZdM4`
这些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 Gq+!%'][P
板书:纬线(横线)--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 RHVMlMX
点击情景4中间的纬线:这条红色的线就我们所说的地球的周长其实它就是最大的纬线圈。我们又叫它赤道。 oAv L?2
板书:最大的纬线圈: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A%%WPBk{O
赤道以北我们称为北半球,以南称为南半球。 zx0{cNPK5
地球仪虽然好,但也有缺陷。因此,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地图。 .NwHr6/s*
出示[图片] Z</$~
T
问:我们观察地图: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大片的蓝色代表着什么?黄色和白色的又代表什么呢? B>|@XfPM
(蓝色代表海洋,黄色和白色的代表陆地。) o5. q
问:你在地图中,找一找共有哪些洲和哪些大洋呀? xqM R[W\x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sL#)<%
同学们查找这样的问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才不容易出现失误。我的顺序是:亚、非、北、南、极、欧、大。(从大到小) 7tit>dJ
也可以让同学按自己方便的顺序记。也可让同学们相互交流方法。比如:四大洋的记法。 wQ4/eQ*
板书:亚、非、北、南、极、欧、大(从大到小) U2@?!B[\d`
板书: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cnD)BO
2、 知识的动用与回忆
mEhVc!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现在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地球仪上经纬线地轴、两极等知识和同学说说。 d&.)Dw
同学说后,查找七大洲、四大洋顺序自定,鼓励创新的方法。 LxsB.jb-
板书设计: v3.JG]zLpP
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spd>.Cm`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J"I{0>@
地球旋转的轴--地轴 地轴的北端叫北极 相反的另一端为南极 /1o~x~g(b
经线(纵线)--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它们指示南北方向 L[##w?Xf.
纬线(横线)--与经线相交的线叫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 Gi ZyC
赤道--最大的纬线圈(将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 70*Y4'u}A
七大洲:亚、非、北、南、极、欧、大(从大到小) =,,!a/U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WAkKbqJV
第3课 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 LT#*nr
教学目标 <:>a51HBX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地球上有热量差异明显的五带,这时由于太阳的光线照射角度不同造成的。让同学知道五带的分界线和简单的气候特点。 k((_~<$2K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和实物分析和了解太阳的直射、斜射以及由此形成的气候特征鲜明的地球五带。 cKF 8(
3、知识掌握及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思路:充分图片和实物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为同学提供交流和发现的平台,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A4 o'EQ?~
4、情感、能力: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Ko2{[%
教学重点 gnx!_H\h<
地球仪上的有关知识及查找七大洲四大洋。 M nH4p
教学难点 lE$X9yIt
认识和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经纬线等。 0j_`7<,:
教学过程 TJ2$
Z
1、 导入新课: g2w0#-
现在我们来复习关于地球仪的知识,因为以后我们是要经常用到这些知识的。 PL%_V ?z
教师可以出示《地球与地球仪》一课的图片和实物,同学根据多媒体提供的图进行复习。 BEifUgCh
常言说得好万物生长*太阳。的确,太阳对于地球的影响是很大的。由于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中地球所接受阳光的照射是不同的。因此地球上种地区就出现了不同的生活环境。现在我们借助多媒体来了解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吧。 RzFv``g
板书:第三课 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 <EJ}9`t
2、 新课部分 I:bi8D6
出示[图片和实物 ] ~Ci|G3BW
同学们进行观察并从图中人物的衣着变化来推断这三个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同学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kCLz@9>FQ
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三个小朋友所在的地区气候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具体地看看这三个小朋友具体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区。 OpUC98p?@
出示[图片和实物 ] F0+ u#/#
(他们分别生活在热带、温带和寒带。) f{k2sU*uBE
由于温带和寒带都有南北两个相对应的地区所以有地球五带之称。 b!ot%uZZ
板书:地球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w*\)]bTs
同学活动:记忆地球五带的位置。可以自己画个简单的地球五带图进行填写练习。 V= !!;KR0
问:现在我们共同来研究这种现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EcBSi995dj
(是由于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造成的。) (A/
V(.!
我们来看到底是怎么不同。 U]d{hY."
出示[图片和实物] wUW+S5"K
问:同学们说一说阳光直射与斜射有什么不同? \ec,=7S<Zf
(阳光直射的地方由于受热多成为热带,斜射的地方受热少就成为寒带,介于它们之间的是温带。) 7L? ~;;L$
板书:五带是由于阳光的直射和斜射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gtVI>D'(W
我们知道了地球有五带也知道了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n+AqJ%
问:大家说一说地球各带的气候应该有什么特点呢? j01#Wq_\fk
(热带长夏无冬,气候炎热。寒带冰天雪地,终年严寒。温带四季分明,既不太热也不很冷。) Rco#?'
问:现在,同学根据我们所学习知识判断一下,是不是只要一脚从热带跨进温带气候就立即发生变化了呢? .K XpB7:
(不是,是有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因为在回归线附近气候是差不多的只是越远离回归线热带的特征就越少了。) -HS(<V=a?k
对同学们的分析进行赞扬。 ^szCf|SM
现在我们在地图上看一看七大洲分别地处于什么气候带。 Z&/bp 1
出示[图片和实物] G8Ns?
同学查找后,开展师生交流。 $IUT5Gia`
(非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在热带。) *:aJlvk
那里的天气终年炎热,没有寒冷的冬季,是世界上最热的地区。 aQ46euth
板书:热带--非洲和南美洲大部 28>gAz.#
(南极洲在南寒带,气候寒冷无常年居民。) 7b \Hbg Z
(我们那里终年冰天雪地,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 j<Lj1P3
板书:南寒带--南极洲(气候寒冷无常年居民) rRly0H
(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部分在温带。) +8v^J8q0
我国就在温带,这里的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既没有热带的炎热,也不象寒带那么寒冷。地球上大部分居民都是生活在温带。 '8}*erAg
板书:温带--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4}gqtw:
现在,同学们在地图上查找看一看四大洋分别地处于什么气候带,然后用简短的话表达出来。 ]fnc.^{
同学们查找四大洋。 Jf YO|,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大部分处于热带和温带,只有北冰洋处于北寒带所以是个冰的海洋。) nO,<`}pV
板书:热带和温带--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大部 -*M/,O
北 寒 带 --北冰洋(冰的海洋。) 7rbl+:y2
教师:同学们今天又学到了许多本领,现在大家交流今天你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TB1E1
3、知识的运用 Gt2NUGU
讨论一下在我们温带太阳早晨和中午照在身上为什么感觉不同,是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中午离我们近吗?(运用你今天学的知识) tTX2>8Gmr
-c~nmPEG6
板书设计: DnMfHG[<
第三课 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 {
^1D|y
地球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kK6=Mrf
五带是由阳光直射和斜射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 /RIvUC1
热 带--非洲和南美洲大部 {%)bxk6
南寒带--南极洲(气候寒冷无常年居民) Y2"X;`<
温 带--亚洲、欧洲、北美洲大部分 )apqL{u:=
@M?;~M?B]J
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大部--热带和温带 cX9
!a,
北冰洋(冰的海洋) ---- 北寒带 `h+ sSIko
第4课 东方大国中国
教学目标 _qR1M):yJ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祖国——中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的情况。让学生知道我国有辽阔的国土和海疆。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邻国和一些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hdXdz aNS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同学学习过前面的一些有关地球的基本知识,本课要让同学在运用这些知识的同时,依*图片和实物的演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一些关于祖国的基本知识。 :{E;*v_!v
3、情感、能力:在让同学了解祖国的同时,激发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 /60
8P:U
教学重点: Ze~^+ EE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以及我国辽阔的国土和海疆。 2$V]XSe
教学难点: Pa'g=-
掌握我国疆域和海域的基本情况及查找地图。 :-fCyF)EI
设计思想: w[S2
]<
本课教学设计是充分发挥图片和实物的感性认知功能,让同学通过从全球宏观的角度来了解中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及运用所知识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hl(M0cxEWP
教学过程: 4@&8jZ)a
1、导入新课 ]bz']`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祖国: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 GKTrf\"c
出示[图片和实物] Jlj=FA`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居住着约六十多亿的人口,其中我们中国人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我们就生活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指闪烁的中国图形)她的名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今天我们就从全球的角度开始了解我们的祖国--伟大的中国。 <7~HG(ks
板书: 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 BA4qQCS;5
2、新课部分 4onRO!G,
让同学们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试着在全世界的范围内确定我们中国的位置吧。(观察两半球图) U7bbJ>U_|
同学再指图说明: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m}54yo
(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7q&Ru|T33
板书: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qL/4mM0
(在七大洲中,我们国家位于亚洲东部) 6}qp;mR
E]
板书:亚洲东部 82nQ]
问:现在有个问题了,我们看我国的东部连着太平洋,我们怎么把这种情况表述准确呢?看看书?想一想? S zR7:U
(东部连着太平洋;濒临太平洋;东边是太平洋;太平洋的西岸等。) _DnZ=&=MA
教师与同学交流后确定濒临太平洋的说法比较准确。解释"濒临":紧接临近的意思。 6",S$3q
板书:濒临太平洋 wR@&C\}9
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陆疆和海域都很辽阔,现在我们具体了解这些吧。一会儿你可要和同学说一说呀。 \DI%/(?
出示[图片和实物] 5
?~
?8Hi
(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十三亿。) =;#+8w=^
板书:陆地960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我们有这么大的国家,人口是世界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面积与整个欧洲差不多,从东到西约5000千米,从南到北约5500千米。同学们说说你们的感觉吧。 0>}
FNRC
(我们的国家真大;我们的国家人真多;我们有许多邻国等)。 oKLL~X>!U
同学们说得好,这就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现在让多媒体带我们看看和我们接壤的邻居。 %SaC[9=?
出示[图片和实物] 6 9_etv
问:同学们告诉大家你找到了多少个邻居呢? A.8{LY;
(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十五个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旬、老挝、越南。) />=)=CGv;
我们要努力与这些国家友好相处,共同发展。再来看看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国家吧。 F'^6ra9
出示[图片和实物] Q x}\[
问:你可以告诉大家和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几个吗? iG( )"^G
(与我们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它们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a F,r"
这些国家也是我们的海上邻居。 q+<X*yC
板书: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十五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看完我们的邻居,再来看看我国的海域。 klmRU@D
问:看完后谁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呢? F)Oe;z6
出示[图片和实物] 9%55R >s$
(我国海域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FR
"yGx#$
板书: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FH:^<^M
鼓励同学说得不错,特别是强调知道了按顺序查找,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告诉大家在这四个海域中只有渤海是我们国家的内海也就是说全部归我国所有。另外,在我国的海域中还有许多岛屿(点击海域使其闪烁)。其中,最大的岛屿是我国的台湾岛和海南岛。 a NhI<.v
1、 知识的回忆与运用 dtD)VNkBZ
今天我们初步了解了我们伟大祖国--社会主义中国的情况。现在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就书中第十五页读一读展开讨论,题目是:我们了解了祖国的国情,我们能为祖国做些什么?(保护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Dd
)=
板书设计: O~sv^
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 ?:73O`sX:
我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北半球 ^Tgu]t
亚洲东部 濒临太平洋 i P gewjx
陆地960万平方千米 管辖海域3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 yxP(|
和我国相邻的国家有十五个 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六个 \0?^%CD+@
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Jn!-Wa,
第二单元 我国的行政区划 =aR'S\<
第1课 查找省级行政区
Z.TYi~d/9D
第一课 查找省级行政区
〈教学目标〉 >={?H?C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TJjcX?:(
(1)使学生们知道我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 : $4
atm
(2)让学生知道我国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学会查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和省级行政中心。 fn(<
<FA)
(3)使学生学会在《省级行政区的全名、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hUN]Lm6M
(4)让学生知道香港、澳门、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及港澳的回归。 KKB&)R
?"-%>y@w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L@xag-b
i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了解祖国的思想情感。 sx7;G^93
教学重点: fl%X>
\i/7
中国政区图上认识和查找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D_mdX9-~
教学难点: =pSuyM'
对三级行政区划的认识。 O1!hSu&
教育过程: H&Jp,<\x
1、导入新课 CEbZj
z|
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中国的一些简单的情况,现在谁能给大家说一说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的情况? /=4 m4
同学边说,教师边指图。 8ExEhBX8
(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我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人口约十三亿) *q**,_?;
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我们怎么把它管理好呢?我们采取了了分级管理,将全国分为不同的行政区划,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UolsF-U}'
板书:第一课 查找省级行政区 b'F#Y9
2、新课部分 H809gm3(Z
同学们讨论:说一说我们的家在哪个行政区划。从小说到大。 2GB)K?1M
(乡级:乡、镇、区'指县级市下属的区')。注意只说到乡镇一级,城市的同学可以说到街道。) 9HJrMX
板书: 乡 级:乡、镇、区(指县级市下属的区) MtWzGE=?
问:大家再想一想,我们的乡级以上的区划是什么呢?你还知道什么行政区划比乡级大呢? %A_h!3f&
(县级:县、自治县、市'指省级下属的市') 3Ov? kWFO
板书:县级:县、自治县、市(指省级下属的市) ,c }R*\
问:那么,再上一级的行政区划是什么你知道吗? 3,;;C(
(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Lso4ZZ;
板书:省、自治区、直辖市 W:s`;8iM$
大家再来看一看我国行政区划的关系。 N<XS-XB,
出示[图片和实物] ;;
|S
QX
同学们可以在你的心中记一记,使自己对全国行政区划间的关系有个大体的了解和认识。 phk fPvL{
现在,我们要具体了解一下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同学看课本第十八页,然后告诉大家。 ;QZ}$8D 6Q
(我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还有四个直辖市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各省级行政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及省行政中心。) pgNyLgN
板书:我国有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二个特别行政区。共三十四个省 N_<wiwI
<
级行政单位。
我们现在先在《中国政区图》是找到我们自己所在的省一级行政区,再找到这个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城市。 l}\q }7\)
出示[图片和实物] cPu<:<F[
同学们可以边观看《中国政区图》边进行家乡所在乡级、县级和省级行政单位的查找,找到以后可以再让同学找一找所在地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 0i%r+_E_
在找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后,再来说一说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并点击多媒体验证是否正确。还可以参照第20页的表进行查找。 I
Cq
3、识的记忆与应用: F<R+]M:fa
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中的《中国政区图》,从自己所在家乡开始,向外逐渐延伸,最后达到能够在全国的范围内正确而迅速地查找到所要找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城市和简称。 0_\@!#-sml
活动课 拼图游戏
〈教学目标〉 {DfXn1Cg0U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YS$42J_T
(1)让学生通过在《中国政区图》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划及省级行政中心城市,达到熟悉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在我国的位置及它们的大致形状的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 S:b-+w|*
(2)让同学自己动手将《中国政区图》中各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再将其拼合起来,从而加深对各行政区划的认识,了解家乡、了解祖国。 rt +a/:4+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z _A]mJ
使同学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04npY+1
8%
教学重点: bm`x;M^M
进一步熟悉我国各行政区划的形状及名称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r=F'i}-j*
教学难点: RQg7vv]%
把各省级行政区拼合在一起是本课的难点。 W.67};',
教育过程: i"4&UJu1;
1、导入新课 6sE%] u<V
出示[本单元第一课图片2] 8Qm%T7]UFb
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查找省级行政区》这一课,现在,哪位同学能够告诉大家,我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呢? ePD~SO9*
(我国共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单位,这其中包括二十三个省、五个自治区、四个直辖市和二个特别行政区)同学们边说,教师边指图。注意指图时要用工具而不要用手指图以免阴影挡住地图。要以"片"指区域。 J%9)&aW
今天,我们各小组要做个拼图游戏。 b"J J3$D
板书:活动课 拼图游戏 M9*#8>
2、新课部分 Jw-?7O
同学们分小组。 XXwe
/>J
(1)各小组要按要求将课本后的《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片上,否则不好拼合也不耐用。 wgETL|3-
(2)待干后,同学们再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剪开。 x~;1CB
(要求:同学们要认真进行,不要有毛边,这样才有利于以后的拼合。) %t.L;G
(3)同学们进行拼合活动,组与组间相互评价,让学生学会称赞同学。 DAvF ND$=
(可以先拼自己小组感兴趣的地区。) +c+i~5B4
教师要提示同学们注意分辩中国政区图上的方向;要知道四个直辖市、五个自治区的名称和地形轮廓。老师在同学们拼合的时候要进行必要的巡视和指导。 w6cW7}ZD,
(4)同学进行拼合及评价后,可以进行在多媒体图上的查找。注意要强调有一定的速度及准确性。 ^*-6PV#Z
(5)将拼块收好以便今后再进行此种活动。 ]; CTr0
3、活动情况的评价 = ^NTHc^*
教师根据同学各小组的情况进行评价,同学的意见也要作为参考。 o$4xinK
板书设计: 4nvi7
活动课拼图游戏 )c; YR}tC
3$
TU2-x;g
第2课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BNj@~uC{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 #.KVT#%~{
(1)让学生们知道和了解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Gm e
(2)使同学们知道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让学生们了解改革开放为首都北京带来的巨大变化。 }4dbS ;C<
(3)让学生们通过对政区图的查找,了解北京在全国的位置。 B)!ty"
(4)让同学们知道奥运会将于2008年在北京召开,培养他们收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MPM$9F-m
2、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