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在世界中
第1课 地球人类的家园
教学目标
>ON.ftZi
1、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我们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了解地球为我们生活在它上面的居民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k] YGD
2、获取知识的思路过程:师生共同观看图片并交流自己对于我们的家园——地球的了解和大家的感想,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达到“同化”和“顺应”的目的。 S3wH
M
3、知识掌握及应用所需要的基本操作思路:充分运用图片的直观性,化抽象为形象,为同学提供认识和发现平台,通过观察和交流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g+*[CKO{
4、情感: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和实践和热爱人类家园的意识。 fdW={}~
教学重点: 6GvnyJ{[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和地球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F'*4:WD7
教学难点: pSUp"wch
地球的形状及其大小。 ``Rb-.Fq,
教学过程: o|C{ s
1、 导入新课 ;wB3H
大家知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那么我们了解地球吗?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共同了解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 essW,2,rjC
板书:第一课 人类的家园--地球 IBsn>*ja<
2、 新课部分 4N:
;Mo&B
出示[情景1] MqH~L?~}|
问:这是卫星从高空拍摄下来的地球的照片。在很长的时间内人们并不了解我们脚下的颗星球,"天圆地方"的说法曾经一度很流行。这是为什么呢? eQj/)@B:V
(当时的科技不发达,人们看不到地球这样的照片,得不出地球整体的样子的印象) WQ`T'k#ESW
问:那么,后来人们是怎样发现地球是个球体呢?请同学读书p2的'读一读'。 P2F>iK#U
(人们在月食发生的时候看到地球在月球表面的影子;环球航行;) q>X2=&1
问:现在我们具体了解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看完后你试试看能不能给同学们描述 一下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rfpxE>_|G
出示[图片2]、[图片3] B[50{;X
(地球很大;地球的周长约四万千米;我们人要是每天走50千米要走两年才能环绕地球一周;要是手拉手的话得用四千万个同学拉起手来。) ZZ7U^#RT
板书:地球很大 周长约四万千米 d5hE!=
问:同学们谁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呢 ? E~^'w.1
(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圆形或地球是个圆球。) }FVX5/.'
先不要让同学下结论,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我们通过多媒体看一看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iUx'U
出示[图片4] 1fZ:^|\
问:观看图片后,大家能否通过讨论,然后给地球的形状下个科学的定义呢? HskN(Ho
(地球不是一个平面的圆形;地球不是个像球一样圆的圆球;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N3) v,S-
同学们分析的不错,原来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呀。好的,老师现在就把你们的观察的结论写在黑板上。 L~~Yh{<
板书: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CmBgxg+M
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大小与形状,现在让我们领略一下我们家园的风光。 { VO4""m
出示[图片5] Q8i6kf!
问: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什么必须的资源? y
jzNU5F
(这里是平原,我们的粮食大多出自平原。) O!tD1^O!1}
板书:平原 _TF>c:m3
(这里是山地,有高原牧场。更重要的是山地中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和森林资源) [*t EHW
板书:山地 5;Xrf=
(河湖、大海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水产品。) 6Tnzg`0I
板书:河湖 大海 |&7,g
(同时还给我们人类提供了交通和灌溉的方便。) gG>>ynn
(阳光、雨露是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 EM}z-@A>
板书:阳光 雨露 #J_i 5KmXJ
问:阳光、雨露是万物生长也是我们人类生存的需要。同学想一想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呢? FO$Tn+\ 6
(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阳光雨露,离不开河湖和大海,也离不开平原高山等,所以说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我们提供了衣、食、住等多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离不开地地球,这里是人类的家园。) @35shLs
板书: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ZbUf|#GTB
3、识的记忆与应用: `m^OnH
现在我们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lH.2H
(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及我们人类离不开地球。) |#6Lcz7[
教师:同学们交流一下你的收获吧。 !4:,,!T
板书设计: M-Bw9`#Jw
第一课 人类的家园--地球 flqTx)xE
$(U|JR@
地球很大 周长约四万千米 9j`-fs@: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s"lW 7N^
平原 山地 河湖 大海 阳光 雨露 J7xmf,76w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J^4k}
KJ_R@,v\
第2课 地球和地球仪 oV`sCr5%
教学重点:地球仪上的有关知识及查找七大洲四大洋。 cx}-tj"m-
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等。 Ay]5GA!W+
设计思想: ,e2va7}3
本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充分发挥图片和实物的感性认知功能,让枯燥的概念借助图片和实物变成生动的形象,让同学们通过观看、思考和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了解更多的知识。 L%FL{G
教学手段: C#>C59
以图片和实物为辅助教学工具,师生共同探讨和研究然后共同得出结论达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UZ#2*PH2E
教学过程: CggEAi~
1、导入新课: O [/~V=
问:谁能告诉大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iq$/6!t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最大周长约为4千千米。) j7&l&)5
地球对于我们来说是太大了,无法观察,研究起来也很不方便,人们就想了个好的办法,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它的用途可多了。今天我们就学习《地球和地球仪》这一课。 <X?F :?Mk
板书: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keSEh>
1、 新课部分 F*f)Dv$p
出示地球仪 *rLs!/[Z_
问: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吗? Bh?;\D'YC
(地球;地球仪。) JN_#
[S$
板书: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kN)ev?pQ[
问: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地球仪和地球有什么不同吗? ~6tY\6$9f
出示[实物1] uZ+<
(地球仪上面有架子、有一个铁轴、表面有许多网似的东西;是斜着放的) Cp%|Q.?
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东西都是人们在制作地球仪时加上去的,其中有的是起支撑作用的,但更多的是为了人们使用或查找方便而设的。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地球仪上面的知识吧。 ;/@R{G{+~;
教师要注意,无论是转动还是摆放地球仪都需要正确的方法:地轴上端要指向北极星的方向,转时一定人向自己的怀中旋转。 mX89^
出示[图片和实物2] I1gu<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轴:地轴指向斜上方,这可不是随意而设的,而是有着科学含义的,它指向的是北极星的方向。也就是说,这里是地球的最北方(地轴的上端)。 n[@U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