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533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一 少男少女
  6C:Lq%}  
活动设计 /.r($S g^  
  12、1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叨唠,这样的叨唠则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首先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叨唠,然后要清楚叨唠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是探讨在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么对待长辈的叨唠。 TR|; /yJ  
  辅导目的 '5%DKz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叨唠。 F3q5!1  
  2、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l< Y x  
  3、探讨对待叨唠的好办法。 PA E)3  
  辅导方式 hY!G>d{J  
  1、小组讨论 S`::f(e  
  2、小品表演 7j+.H/2  
  3、社会调查 vd~O:=)4  
  辅导前准备 &m`  
  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 (<12&=WxE  
  2、排练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Vr'Z5F *@  
  3、准备一幅田园风光油画。 5Ai Yx}  
  辅导时间与场地 IH5thL@D  
  辅导时间:一学时。 sb1/4u/W  
  辅导场地:团体辅导室。 <YC{q>EMc  
  辅导步骤  [7bY(  
  一、谈话引入 NoMC* ",b>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2}NfR8 N  
  二、说说自己 ,#crtX  
  1、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 gU`QW_{  
  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c@c@dC  
  (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I ?1E}bv  
  三、说叨唠 o}T] f(>}  
  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 t5&$ y`  
  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 <^=k~7m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 z, OMR`W  
  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wmfl:\^{H  
  4、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 /<mc~S7  
  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 ?F-,4Ox{/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_u>+H#  
  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q^'%'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m'pihFR:f  
  四、爸爸妈妈的话 &rn,[w_F[  
  1、教师: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9DIGK\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 oR+Fn}mG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 ;,viE~n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A[ Gtc(_  
  (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0xC!d-VIJ  
  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憾。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rJAY7/u  
  五、消除烦恼 ?f%@8%px  
  1、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k[<>$hL*  
  (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小结方法。) 3}"VUS0wh  
  (1)安静聆听法; z >pq<}R6  
  (2)转移注意力法; LcF0:h'  
  (3)自我讽刺法; G^+0</Q  
  (4)解释说明法。 PgVM> _nHk  
  …… 9U+^8,5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t<e?f{Q5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亮亮是怎样对等长辈的叨唠的?(让学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来解答。)  CSs3l  
  六、帮帮你 $lO\eQGxB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叨唠,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Iu6]?|'  
  七、小结 j#-74{Y$ J  
  父母亲由于爱而叨唠孩子,因为感激,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虹桥,人和人之间多一份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7|{QAv  
  补充活动 n44j]+P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P?bdjU#_n`  
  建议 `aCcTs7~]p  
  本课程适用于小学5、6年级以上至初中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避免说理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辅导室里以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座位轻松入座,不必要求学生坐姿如何,只要得体大方即可,使辅导活动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B))3WFy  
 
&=f%(,+  
KVK@Snn   
blLX ncyD  
二 《性格哈哈镜》 cM55 vVd  
  }+SnY8A=KZ  
教学目标: h322^24-2  
1、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Sna7r~ j  
2、树立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意识。 2 ^|*M@3r  
3、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冲突,学会与老师友好交往。 }@x0@sI9  
教学重点: EB)0 iQ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u!t'J +: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请有关老师录音 /ZAEvdO*P  
%cBJ haR{(  
教学过程: akaQ6DIdG  
一、话老师 \;Ii(3+v;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板书:老师) `AYHCn  
2、指名回答: GLEGyT?~  
3、你过去、现在或者你看到的老师,还有什么行为让你无法理解或感到不满的,请你写在纸上。学生独立书写。 zg)]:  
4、全班交流: $PNR?  
二、理解老师 P,,@&* :  
(一)漫画启示 k+_pj k  
1、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与在坐的同学一样,我这里有几位同学对老师也很不满。现在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评判一下。 .rwZ`MP  
2、(出示漫画图)你觉得图中同学的想法合适吗? P}cGWfj  
3、小组讨论。 d~qDQ6!  
4、小结:老师自有一番爱,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或许有时候处理问题过于简单、粗暴,让同学们无法接受。但我想,对学生的一切都不闻不问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当然,有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太恰当,伤了同学们的心,在此我先代表我们老师向同学们道歉,请同学们接受我这一份歉意。 w@hm>6j  
'GAjx{gM  
(二)老师的心里话 63ht|$G  
1、连接语: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我们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但同样,老师也希望能够获得同学们的理解。你们想听听老师的心理话吗? [^aow-4z  
2、播放录音 4O2O0\o:  
(1)我也想整天笑,但我不只是老师,还是母亲、妻子。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怎能时时面带笑容呢?  ~UXW  
(2)学生们都希望老师是朋友,可当我站在讲台上,有的同学还吵吵嚷嚷,首先就是不尊重朋友的表现;另外,作业乱涂乱画,你说“朋友”能不生气吗? 1;SWfKU?.  
(3)你们知道老师每周要上多少次课?改多少本作业本?处理多少烦心的事吗?有时候难免脾气不好,真希望同学们能够谅解。 c\n\gQ:LQ  
(4)我也用尽了办法,可学生总还是没有好转,万般无奈只好用高压政策来试试,我心里也不愿意呀! e5MX5 T ^  
3、深入分析:听了心里话,你是否对老师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同学们写了对老师不理解、不满的行为。现在你能否为老师找理由,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找到了理由,你能否理解老师?理解的打上*;非常理解觉得老师的确实是为自己好打上* *;还是不能理解的就不打 * 。 VNF@)!l  
4、学生填表。(可小组交流) T'FRnC^~  
5、交流。 uQrD}%GI  
6、请理解老师的举右手,不理解老师的举左手。 M,NYF`;a  
(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1)若还有较多的同学不能理解老师,可以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请其他人谈谈老师的优点和自己的看法。 (2)若学生已理解老师,可以出示课题:“学会与老师交往”) xqIt?v2c  
三、学会和老师交往 SeKU ?\  
(一)情景体验 ,LG6py&aT  
1、看来同学们已不同程度地理解了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老师批评你时,你一定会接受批评,当老师误解你时,你会谅解老师。如果遇到下例情景,你觉得怎么做最合适?  R\)pW9)  
2、创设情境,学习交往。(小组选择一件讨论) fAYm3+.l3  
A、老师正在给另一位同学讲解题目,而你也有问题要问老师。 )~rN{W<s`H  
B、你上课一贯认真听讲。一次,同桌找你讲话,老师批评他时, 也批评了你。 &d=j_9   
C、你考试时作弊,放学后,老师找你谈话,直到天色已完,才把你送回家。 YMC*<wXN  
3、交流: 5v8_ji#l[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与老师交往,(板书学会和交往)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能理解老师,谅解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与老师交往,在交往中真正学会和老师交往。 vWwp'q  
Xn4U!<RT"  
(二)我想对老师说 _bu, 1EM  
1、教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能写下来吗? ?PLf+S  
2、学生写话,交流,总结。 Hcuvu[)T"  
3、在《每当》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LC/6'4}_  
<!R~G-D#_T  
(三)课后延伸 UP^{'eh  
}~yhkt5K  
让老师过最愉快的“教师节” /qEoiL###  
~`(#sjr6KR  
"4|D"|w I)  
r:<UV^; 9l  
e%SQ~n=H 9  
三 你,我,他 Fd9ypZs  
d_]zX;_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b<NI6z8\  
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自尊心开始强起来,希望自己能够“优先”或“优越”于其他同学。同时,如果以前经常遭受失败,此类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走向消极的一端,渐渐在生活中失去进取心。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加强学生自尊心的调整,培养学生具有适度的自尊心。 b v~"_)C  
活动目标 k#&d`?X  
1、 了解学生实际的自尊程度。 o{lR_  
2、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心过强或自尊心过弱可能带来的危害。 g7rn|<6FI  
3、 引导学生进一步调节自己的自尊水平,使其恰如其分, DhYQ>Gv8U  
活动准备 *#w+*ywVZH  
1、 准备小故事、小品。 C8%q?.nH=  
2、 教师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自新程度。 +.:- :  
3、 收集关于“谈自尊心”的名人名言。 N!{('po  
活动过程 ymiOtA Z  
一、故事,导入新课 ESft:3xyw  
1、听故事:《可怜的小乌鸦》。 *{/BPc0*  
2、启发讨论:蝙蝠为什么摇摇头飞走了? txw:m*(%  
3、教师点拨:在生活中,每个人要真正地认识自己,既不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即自尊心过强;又不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即自卑感过重。如果存在自尊心过强或过弱,都对你的成长不利。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摆好自尊的天平。 FY@ErA7~  
二、测测你的自尊 C0Z mv  
1、 你认识自己的自尊程度吗?请同学们完成小测验(测验题见《学生活动手册》第5-6页)。 ~A(fn:d  
2、 同桌互相说说自我测评的根据,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Z~CL|=   
3、 教师点拨:看来,我们每个人的自尊程度同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t3 2 FNg  
三、小品表演 .k|8nNj  
1、 观看表演。 [}}?a   
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6-7页《军军和龙龙》。 y}Oc^Fc  
2、 小组讨论:军军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龙龙又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 1_CMr  
3、 教师归纳: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自尊心,但不能过分自信,强调只有自己最好;也不能自卑自轻,一点自尊心也没有。 |gg 6|,Bt4  
四、自尊心失衡小处方 4f:B2x{  
今天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开张小药方。 $i;%n1VBg  
1、 独立开处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 9{]U6A*K0w  
2、 小组交流处方并讨论:保持自尊心平衡的关键是什么? vlY83mU.  
五、小结 IC"bg<L,*  
现在的社会竞争什么激烈,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自尊心,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积极向上,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充满自信,即使失败了,也要树立自我尊重的好形象,继续向前冲刺;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虚心态度,不可盛气凌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 Bk% B5  
.Cwg l  
}4b 4<Sm_h  
jhOQ)QE|  
"AMbU6 8  
#`?B:  
7VduewKX8  
slaYr`u  
四 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 Z9,-FO{#3-  
F[R Q6 PW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y@Z@ eK3  
学生在学校里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义务,因此,学生尤其是中高段的学生更经常性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由学习进步带来的喜悦、满足感;由失败挫折带来的痛苦、悔恨、忧愁等。但小学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或爆发,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 N>~]  
活动目标 )!z<q}i5  
1、 引导学生认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m-Z<zEQ  
2、帮助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策略,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o'O;69D]tX  
活动准备 7&;M"?m&  
1、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经常性的不良情绪及调节这些情绪的方法。 agp`<1h9  
2、确定主持人和小演员,指导排练小品。 #eadkj #;  
活动过程 wVX]"o  
一、听故事,想问题 x]{ }y_  
1、 小主持人上台绘声绘色地讲述小故事(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 _FR_6*C)5  
2、 听完故事,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东东答不出教师的提问? 6}4?, r  
3、 大家交流意见后,教师概括:是啊,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绪都是训练自己成为勇敢的水手,才能避开不良情绪的浪头袭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C@1B?OfJ  
4、 教师引导:请想一想还有哪些情绪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人际关系呢? B|XrjI?  
5、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 5*5S[  
二、情绪小测验 pY]T3 2  
1、 小主持人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情绪,因为良好的情绪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的情绪是否积极、健康呢?请看《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测试题,要求同学们据实填写。填写完毕后,自测。 9K,PT.c  
2、 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自测结果,引导:我们今天的活动目标是让每一个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oZ]k`-!8  
三、小品表演 ^,O%E;g^#  
1、 看小品,并讨论:此时,明敏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她该怎样做?(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 &y_Ya%Z3*e  
2、 师:看到明敏这样伤心难过,老师真想帮帮她,让我们去试一试吧!(老师走上前,在明敏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明敏破涕为笑,并拿出揉皱的试卷仔细修改起来。) g9C/Oj`I  
猜一猜:老师对明敏说了什么? AtU%S9  
3、 引导交流,注意辨析学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Z Ea31[@B[  
4、 教师点拨:有时候,我们只要适当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并以更严格的要求自律,那么很多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将会得到控制。 "%]<Co<S  
四、打开心锁 HueGARS  
1、 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试着将《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罗列的不良心情和调节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C2P@M  
2、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括:同学们,只要有克服不良情绪的信念并及时鼓励自己,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你就能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n<q1itjD  
五、小结。 m#w1?y)Z@X  
5,dKha  
^m pWQ`R  
C)Ep}eHjf_  
I(m*%>  
I[nSf]Vm>  
~P! \;S  
[>--U)/  
五 他为什么能飞翔 e7tp4M9!%  
,6VY S\a3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X6 E^5m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顺境和大人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挑战精神的培养。 D]tI's1  
活动目标 iepolO=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正视挫折的能力。 k0r93 xa  
活动准备 }Um,wY[tK  
1、 比尔盖茨的照片及录音故事。 gI~B _0x  
2、 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A; _Zw[  
3、 课前调查“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无法解决的难题吗?”请在纸条上写下一件难事,教师分类。 6sjd:~J:  
活动过程 cvOCBg38BH  
一、趣味游戏 QrBb! .r  
1、 出示3个信封,告诉学生,信封内有题目,难度递增,请勇敢者来挑战。 N W]zMU{c  
2、 组织游戏:闯关 'k'"+  
第一关:《盒里装的是什么》;第二关:《小P与阿Q》;第三关:《出色的通讯员》。(具体内容见《学生学习活动手册》第59-61页。) xu%_Zt2/?j  
3、 学生谈游戏后的感受。教师出示Victory,告诉学生Victory的含义是“胜利”,二战时美国士兵用动作“V”表示喜悦。全班作动作“V”体验胜利者的喜悦。 J(>T&G;  
二、情境讨论 pSa pF)1>  
1、 投影出示画面:一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 ^k J>4  
猜猜这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办? [/=Z2mt A  
2、 投影出示:班级招聘小公务员前,同学们在私下议论。 'Nkd *  
师引导:如果这次招聘出现在我们班,你会怎么做? /aV;EkyO,  
3、 出示课前调查题若干。 ,F%2'W  
(1) 每小组选一题讨论:假如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会怎么做? S$N!Dj@e;  
(2) 全班交流,并让提此难题的同学说说此时的感受。 ^=Dz)95c  
(3) 师点拨: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面临一道道难题,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气馁。 NJ^Bv`  
三、听故事:图书馆里的“小侦探” _w}l,   
1、 播放比尔盖茨少年时代管理图书的故事。 >;Ag7Ex  
2、 让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人物是谁? :MaP58dhh  
3、 请学生介绍比尔盖茨。 DbWaF5\yD  
4、 你从比尔盖茨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h-.xx 4D  
5、 师概括: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他从小就勇于挑战,在一次次挑战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d HN"pNNs  
6、 请举其他榜样的例子。 "f~ *4g  
7、 请谈谈班中具有勇于挑战精神的同学的优秀事例。 /6 y9 u}  
8、 谈谈自己生活中勇于挑战的事例。 Llf#g#T  
四、小结:学会勇于挑战,同时也要分清智勇和鲁勇,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勇于挑战的人。(播放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1S+lHG92I  
JIc(hRf9>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