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532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一 少男少女
  *uLlf'qU]  
活动设计 xJvM l`2;  
  12、1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叨唠,这样的叨唠则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首先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叨唠,然后要清楚叨唠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是探讨在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么对待长辈的叨唠。 7yU<!p?(  
  辅导目的 @q?zh'@;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叨唠。 RaS7IL:e  
  2、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t,:N;i  
  3、探讨对待叨唠的好办法。 DL^}?Ve  
  辅导方式 mgB7l0)b  
  1、小组讨论 {jOCz1J  
  2、小品表演 _pX y}D  
  3、社会调查 Kw%n;GFl'  
  辅导前准备 6S;-fj  
  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 Yxal%  
  2、排练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xp395ub6  
  3、准备一幅田园风光油画。 X0=#e54  
  辅导时间与场地 uqhNi!;  
  辅导时间:一学时。 g|W|>`>  
  辅导场地:团体辅导室。 5z8!Nmb /  
  辅导步骤 B u ~N)^  
  一、谈话引入 IT3xX=|b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m)A~1+M$)L  
  二、说说自己 s uT#k3  
  1、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 d$uh .?F5  
  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xZ*.@Pkr  
  (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 (UacFO  
  三、说叨唠 pZu2[  
  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 L}bS"=B[&W  
  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 !H`! KBW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 ,FvBZ.4c3=  
  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II4;F  
  4、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 {xm^DT  
  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 Y7{9C*>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ZiBTe,;  
  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x"@Y[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1D42+cy  
  四、爸爸妈妈的话 j5*W[M9W  
  1、教师: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NR8YVO)5$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 !5rja-h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 SBnwlM"AN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0J%F1  
  (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By|y:  
  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憾。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ySmzp  
  五、消除烦恼 MPINxS  
  1、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EYhx  
  (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小结方法。) aZ%  
  (1)安静聆听法; q M( n]{H  
  (2)转移注意力法; |22 ~.9S  
  (3)自我讽刺法; w<?v78s T  
  (4)解释说明法。 #]ZOi`;  
  …… =='~g~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3,@I` M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亮亮是怎样对等长辈的叨唠的?(让学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来解答。) Cd:ofv/3  
  六、帮帮你 FFH9 $>A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叨唠,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T{1Z(M+  
  七、小结 6{rH|Z  
  父母亲由于爱而叨唠孩子,因为感激,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虹桥,人和人之间多一份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B:#l  
  补充活动 3YyB0BMW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XX8l:+  
  建议 *R17 KMS  
  本课程适用于小学5、6年级以上至初中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避免说理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辅导室里以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座位轻松入座,不必要求学生坐姿如何,只要得体大方即可,使辅导活动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S ^?&a5{o  
 
,LjB%f[  
xP<cF  
Sb=cWn P  
二 《性格哈哈镜》 qRMH[F$`  
   -lM4*+f  
教学目标: d($f8{~W  
1、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Dou7=  
2、树立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意识。 uf;^yQi  
3、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冲突,学会与老师友好交往。 -1ke3  
教学重点: "]}+QK_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NeI]p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请有关老师录音 ;eznONNF  
Dp 0   
教学过程: $O*rxQ}  
一、话老师 `nA_WS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板书:老师) @\ip?=  
2、指名回答: U[\aj;g)  
3、你过去、现在或者你看到的老师,还有什么行为让你无法理解或感到不满的,请你写在纸上。学生独立书写。 3%Jg' Tr+  
4、全班交流: 9Ny{2m=Ye  
二、理解老师 }-H<wQ&x  
(一)漫画启示 \BC|`)0h  
1、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与在坐的同学一样,我这里有几位同学对老师也很不满。现在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评判一下。 =/@c9QaV B  
2、(出示漫画图)你觉得图中同学的想法合适吗? :]%z8,6k  
3、小组讨论。 ,bRvj8"M  
4、小结:老师自有一番爱,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或许有时候处理问题过于简单、粗暴,让同学们无法接受。但我想,对学生的一切都不闻不问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当然,有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太恰当,伤了同学们的心,在此我先代表我们老师向同学们道歉,请同学们接受我这一份歉意。 L1"y5HJ  
Fx']kn9  
(二)老师的心里话 C<CE!|sfr  
1、连接语: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我们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但同样,老师也希望能够获得同学们的理解。你们想听听老师的心理话吗? " &B/v"nj  
2、播放录音  WDr'w'  
(1)我也想整天笑,但我不只是老师,还是母亲、妻子。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怎能时时面带笑容呢? /esSM~*H  
(2)学生们都希望老师是朋友,可当我站在讲台上,有的同学还吵吵嚷嚷,首先就是不尊重朋友的表现;另外,作业乱涂乱画,你说“朋友”能不生气吗? Km2ppGLNn  
(3)你们知道老师每周要上多少次课?改多少本作业本?处理多少烦心的事吗?有时候难免脾气不好,真希望同学们能够谅解。 X%7Y\|  
(4)我也用尽了办法,可学生总还是没有好转,万般无奈只好用高压政策来试试,我心里也不愿意呀! s8T} ah!  
3、深入分析:听了心里话,你是否对老师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同学们写了对老师不理解、不满的行为。现在你能否为老师找理由,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找到了理由,你能否理解老师?理解的打上*;非常理解觉得老师的确实是为自己好打上* *;还是不能理解的就不打 * 。 hETTD%  
4、学生填表。(可小组交流) >&h#t7<  
5、交流。 gTRm  
6、请理解老师的举右手,不理解老师的举左手。 1<_i7.{k  
(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1)若还有较多的同学不能理解老师,可以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请其他人谈谈老师的优点和自己的看法。 (2)若学生已理解老师,可以出示课题:“学会与老师交往”) EB'(%dH  
三、学会和老师交往 7_ g}t!b`  
(一)情景体验 wrq0fHwM  
1、看来同学们已不同程度地理解了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老师批评你时,你一定会接受批评,当老师误解你时,你会谅解老师。如果遇到下例情景,你觉得怎么做最合适? a%>p"4WL  
2、创设情境,学习交往。(小组选择一件讨论) B@Zed Xi  
A、老师正在给另一位同学讲解题目,而你也有问题要问老师。 ~g$Pb[V  
B、你上课一贯认真听讲。一次,同桌找你讲话,老师批评他时, 也批评了你。 '`^<*;w  
C、你考试时作弊,放学后,老师找你谈话,直到天色已完,才把你送回家。 vKppXm1  
3、交流: YC\~P VG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与老师交往,(板书学会和交往)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能理解老师,谅解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与老师交往,在交往中真正学会和老师交往。 }PGl8F !  
D\8~3S'd  
(二)我想对老师说 nfck3h  
1、教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能写下来吗? p(UUH3%W  
2、学生写话,交流,总结。 gio'_X  
3、在《每当》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mH2S/<}S  
n|F$qV_p\  
(三)课后延伸 GuMsw*{>  
E<;C@B  
让老师过最愉快的“教师节” %RgCU$s[>  
;wCp j9hir  
ot P7;l  
*Go t  
e$|g  
三 你,我,他 `i0RLGze  
jJ-j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w\s #  
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自尊心开始强起来,希望自己能够“优先”或“优越”于其他同学。同时,如果以前经常遭受失败,此类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走向消极的一端,渐渐在生活中失去进取心。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加强学生自尊心的调整,培养学生具有适度的自尊心。 qy6zHw  
活动目标 s  bV6}  
1、 了解学生实际的自尊程度。 v/6QE;BY&Q  
2、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心过强或自尊心过弱可能带来的危害。 :%qJAjR&  
3、 引导学生进一步调节自己的自尊水平,使其恰如其分, 5S:#I5Wa  
活动准备 M H }4F  
1、 准备小故事、小品。 z-nhL=  
2、 教师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自新程度。 S5]rIcM  
3、 收集关于“谈自尊心”的名人名言。 5% C-eB  
活动过程 aloP@U/\Sn  
一、故事,导入新课 dL5u-<y&  
1、听故事:《可怜的小乌鸦》。 }./__gJ  
2、启发讨论:蝙蝠为什么摇摇头飞走了? Dt\F]\6sd  
3、教师点拨:在生活中,每个人要真正地认识自己,既不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即自尊心过强;又不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即自卑感过重。如果存在自尊心过强或过弱,都对你的成长不利。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摆好自尊的天平。 Jla ;^X  
二、测测你的自尊 qCOe,$\1/  
1、 你认识自己的自尊程度吗?请同学们完成小测验(测验题见《学生活动手册》第5-6页)。 C#X|U2$  
2、 同桌互相说说自我测评的根据,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m%Y.:g  
3、 教师点拨:看来,我们每个人的自尊程度同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b9=&:pU(  
三、小品表演 _ v\=ag  
1、 观看表演。 MnUal}MO  
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6-7页《军军和龙龙》。 '~A~gK0  
2、 小组讨论:军军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龙龙又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U}(*}Ut  
3、 教师归纳: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自尊心,但不能过分自信,强调只有自己最好;也不能自卑自轻,一点自尊心也没有。 01q5BQ7u  
四、自尊心失衡小处方 1Iu^+  
今天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开张小药方。 =p|,~q&i  
1、 独立开处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 ?cf9q@eAH  
2、 小组交流处方并讨论:保持自尊心平衡的关键是什么? 1QXv}36#3n  
五、小结 <e|I?zI9-  
现在的社会竞争什么激烈,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自尊心,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积极向上,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充满自信,即使失败了,也要树立自我尊重的好形象,继续向前冲刺;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虚心态度,不可盛气凌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rcqYPul0  
& D4'hL3  
"#^11o8  
}; !S2+  
GMRw+z4  
QcG4~DEX4  
^.y}2  
BKe~ y  
四 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 S !cc%  
U bT7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9.f/d4  
学生在学校里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义务,因此,学生尤其是中高段的学生更经常性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由学习进步带来的喜悦、满足感;由失败挫折带来的痛苦、悔恨、忧愁等。但小学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或爆发,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B'B,,Mz  
活动目标 37Vs9w  
1、 引导学生认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gy/z;fB  
2、帮助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策略,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Zl@4}  
活动准备 u-0-~TwD  
1、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经常性的不良情绪及调节这些情绪的方法。 Jw?J(ig^  
2、确定主持人和小演员,指导排练小品。 82Dw,Cn  
活动过程 $5T3JOFz  
一、听故事,想问题 _!kL7qJ"  
1、 小主持人上台绘声绘色地讲述小故事(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 0|n1O)>J  
2、 听完故事,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东东答不出教师的提问? Jj}+tQ f  
3、 大家交流意见后,教师概括:是啊,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绪都是训练自己成为勇敢的水手,才能避开不良情绪的浪头袭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OF'y]W&  
4、 教师引导:请想一想还有哪些情绪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人际关系呢? $NzD&b$7  
5、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XfmPq'#Z  
二、情绪小测验 /<)A!Nn+F  
1、 小主持人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情绪,因为良好的情绪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的情绪是否积极、健康呢?请看《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测试题,要求同学们据实填写。填写完毕后,自测。 yZ=wT,Y  
2、 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自测结果,引导:我们今天的活动目标是让每一个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4pWyqU)!  
三、小品表演 ZAVjq;bq  
1、 看小品,并讨论:此时,明敏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她该怎样做?(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 PJLSDIeN  
2、 师:看到明敏这样伤心难过,老师真想帮帮她,让我们去试一试吧!(老师走上前,在明敏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明敏破涕为笑,并拿出揉皱的试卷仔细修改起来。) V9qA .NV2  
猜一猜:老师对明敏说了什么? ,[ &@?  
3、 引导交流,注意辨析学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gH5E+J_$  
4、 教师点拨:有时候,我们只要适当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并以更严格的要求自律,那么很多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将会得到控制。 8R}CvzI  
四、打开心锁 0\84~t'[  
1、 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试着将《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罗列的不良心情和调节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y`!~JL*  
2、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括:同学们,只要有克服不良情绪的信念并及时鼓励自己,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你就能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8V@ /h6-e,  
五、小结。 z6#~B&  
5%j !SVW  
 +T02AS  
p =_K P9  
8?AFvua}r  
p5&:>>  
+m kub}<a  
={y Mk  
五 他为什么能飞翔 ^w'y>uFM  
F1%-IBe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aaW(S K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顺境和大人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挑战精神的培养。 6tBL?'pG  
活动目标 Ub!MyXd{q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正视挫折的能力。 uuW._$.A>  
活动准备 hs< )<  
1、 比尔盖茨的照片及录音故事。 CL oc  
2、 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pGSz%i-  
3、 课前调查“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无法解决的难题吗?”请在纸条上写下一件难事,教师分类。 =NxT9$V  
活动过程 [`^5Zb  
一、趣味游戏 '=}F}[d"kk  
1、 出示3个信封,告诉学生,信封内有题目,难度递增,请勇敢者来挑战。 uQgv ;jsPz  
2、 组织游戏:闯关 *T0{ yI  
第一关:《盒里装的是什么》;第二关:《小P与阿Q》;第三关:《出色的通讯员》。(具体内容见《学生学习活动手册》第59-61页。) R@Ch3l@  
3、 学生谈游戏后的感受。教师出示Victory,告诉学生Victory的含义是“胜利”,二战时美国士兵用动作“V”表示喜悦。全班作动作“V”体验胜利者的喜悦。 'B0= "7  
二、情境讨论 5>M6lwS  
1、 投影出示画面:一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 ]Z%9l(  
猜猜这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办? wd&Tf R4!  
2、 投影出示:班级招聘小公务员前,同学们在私下议论。 ^\:"o  
师引导:如果这次招聘出现在我们班,你会怎么做? +Zgh[a  
3、 出示课前调查题若干。 nw|ls2   
(1) 每小组选一题讨论:假如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会怎么做? jt5en;AA[  
(2) 全班交流,并让提此难题的同学说说此时的感受。 r kOLTi[$  
(3) 师点拨: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面临一道道难题,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气馁。 >DqV^%2l  
三、听故事:图书馆里的“小侦探” 7kJ =C  
1、 播放比尔盖茨少年时代管理图书的故事。 luAmq+  
2、 让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人物是谁? v.Wkz9 w}  
3、 请学生介绍比尔盖茨。 _GSl}\  
4、 你从比尔盖茨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x#5.Koz  
5、 师概括: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他从小就勇于挑战,在一次次挑战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V4kt&61  
6、 请举其他榜样的例子。 <RQ\nU  
7、 请谈谈班中具有勇于挑战精神的同学的优秀事例。 DY| s |:d  
8、 谈谈自己生活中勇于挑战的事例。 {1a%CsCM  
四、小结:学会勇于挑战,同时也要分清智勇和鲁勇,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勇于挑战的人。(播放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vqDd][n  
R >1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