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68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25
金钱
8851236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一 少男少女
  8&H1w9NrX_  
活动设计 HnZr RHT 0  
  12、13岁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早期。他们具有更强的自理能力,做事喜欢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开始想摆脱父母的左右,已不愿与父母谈更多的关于自己的事。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则喜欢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训晚辈。同样的内容重复多了,就变成了叨唠,这样的叨唠则影响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本课程首先让学生认识长辈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叨唠,然后要清楚叨唠的内容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最后是探讨在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前提下,怎么对待长辈的叨唠。 dA )7d77  
  辅导目的 n0nkv[  
  1、了解父母在什么情况下叨唠。 jUdW o}/  
  2、明白父母的叨唠是关心,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H~&9xtuHN  
  3、探讨对待叨唠的好办法。 ePB=aCZ  
  辅导方式 *9*6n\~aI  
  1、小组讨论 WF_G GF{  
  2、小品表演 h (jg7R  
  3、社会调查 %/s:G )  
  辅导前准备 HA"LU;5>2J  
  1、课前做好一份社会调查。 L2AZ0E"ub  
  2、排练小品《小亮在家一、二》。 t4 h5R  
  3、准备一幅田园风光油画。 eRC@b^~  
  辅导时间与场地 mi i9eZ  
  辅导时间:一学时。 /\h&t6B1  
  辅导场地:团体辅导室。 `ffWV;P  
  辅导步骤 uflp4_D   
  一、谈话引入 sg{>- KHM  
  同学们,早上好!我们彩虹聊天的时间又到了。我们今天聊的话题是:怎样对待长辈的叨唠。 SC"=M^E  
  二、说说自己 v:<u0B-)$  
  1、介绍自己今天有几岁了。(我今年……) ?\.P  
  2、现在,你们当中有哪些同学能主动把自己的作业给爸爸妈妈看呢? YgrBIul  
  (教师评价:大家的这些表现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们长大了,都希望自己能独立去做自己的事情。) '^}l|(  
  三、说叨唠 mbSJ}3c"  
  1、你的爸爸、妈妈或者其他长辈喜欢叨唠吗?讨论(让学生们七嘴八舌讨论一分钟) J1&G1\G|s=  
  2、长辈一般是在什么情况下叨唠呢?(指名发言) z_CBOJl#C!  
  3、看小品表演《小亮在家》。 .#EmE'IP*  
  小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亮亮,在干什么呢?写完作业没有……”妈妈一边换拖鞋一边问道。“一会儿再写吧。”“快写作业去,快去呀!”妈妈话音刚落,爸爸也回来了,爸爸还没放好提包忙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还有……”爸爸还没问完。亮亮就已经不耐烦了,没好气地说:“不怎么样,还不是老样子。”说完就看他的电视,这时,爸爸瞪着眼睛…… LR'F/.Dx  
  4、讨论:小亮为什么会烦恼呢? zLC\Rc4  
  5、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在什么情况下叨唠?他们往往喜欢说什么呢?(举手发言) )=ZWn,ZB  
  这个问题的讨论还可以分两步进行:①个别发言;②小组交流。教师的评价则可以说:“真有意思”“挺特别的”“我十分同情你”,“他们这样说可以理解”等。 Uo5l =\  
  6、实话实说:在日常生活中,当你听到长辈叨唠你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b'uH4[zX%  
  教师小结:听着父母反反复复地说着同一个内容,大家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是比较正常的,可以理解。 L@9"6&  
  四、爸爸妈妈的话 bZ:w_z[3=  
  1、教师:上课时,老师做了一份社会调查,并把这次调查的谈话记录下来了,下面,我们一些来听听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 |Ax~zk;  
  2、播放社会调查的录音实况 3>/Yku)t  
  (问:×××,您好,现在,想请你来谈谈关于“叨唠”的话题…… 0|HD(d`a  
  问:×××,您好,你的孩子快12岁了,当你想跟他说一件什么事的时候,他有时候就表现得很不耐烦的样子,这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 k(0}g=\  
  (这份社会调查一定要提前两周去做,而且要细致,提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让每一位被访的家长说出他们最想与孩子讲的话,家长的姓名尽可能不公开。) \*1pFX#  
  3、小结:刚才,我们听了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相信大家一定受到心灵的震憾。叨唠是天下父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nBzYRc"3  
  五、消除烦恼 VI[ikNpX  
  1、讨论:叨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当自己的想法、做法与父母长辈的愿望不一致时,你是怎么做的? FG1$_zN |  
  (让学生充分举手发言,教师适时点拨小结方法。) _K8ob8)m  
  (1)安静聆听法; !SKEL6~7  
  (2)转移注意力法; X{<j%PdC  
  (3)自我讽刺法;  |Zncr9b  
  (4)解释说明法。 GYyP+7K4l[  
  …… zT`LPs6T  
  2、看小品表演《亮亮在家二》
ci6j"nKci  
  亮亮放学回到家里,放下书包后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不久,妈妈回来了,妈妈进门就问:“亮亮,写完作业了吗?”“妈妈,看一会儿电视就去写,放心吧!”亮亮笑眯眯地帮妈妈拿拖鞋。妈妈笑了笑,就做饭去了。亮亮刚要坐下来,这时,爸爸也回来了,刚进门就问:“亮亮,今天表现怎么样?”亮亮调皮地一笑:“还好,老爸,我这个儿子不会给你丢脸的。”说完又继续看电视。“亮亮,今天的日记准备写什么内容……”爸爸又问了许多问题,亮亮没有发火,只是静静地听着……讨论:亮亮是怎样对等长辈的叨唠的?(让学生用前面出示的方法来解答。) x}].lTjD  
  六、帮帮你 I 4gyGg$H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父母长辈的叨唠,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吗?(让大家把问题写在纸条上,通过讨论来解决。) B7_:,R.l  
  七、小结 jvCk+n[  
  父母亲由于爱而叨唠孩子,因为感激,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用心良苦。让我们共同架设起一座虹桥,人和人之间多一份理解,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PLZZL$+  
  补充活动 qGr(MDLc  
  开展辅导两周之后再次做社会调查,让家长谈谈孩子在这段时间的表现和变化,为今后开展辅导工作积累第一手资料。 7[ *,t  
  建议 \c_1uDRoUn  
  本课程适用于小学5、6年级以上至初中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避免说理式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辅导室里以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座位轻松入座,不必要求学生坐姿如何,只要得体大方即可,使辅导活动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x^;nQas;  
 
2Cj?k.Zk  
z9u"?vdA  
-D`*$rp,  
二 《性格哈哈镜》 TBvv(_  
  G}AfCd4  
教学目标: sq\oatMw[  
1、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HgV(d#X  
2、树立积极主动与老师沟通、交往的意识。 ~;3N'o  
3、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处理与老师之间矛盾、冲突,学会与老师友好交往。 ] +Lle S5  
教学重点: l%rwJLN1  
理解老师,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不理解老师的行为,谅解老师的过失。 Ik(TII_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请有关老师录音 X+ h|sy  
>jq~5HN  
教学过程: ` ` 6?;Y  
一、话老师 Tr-gdX ;  
1、这节课,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个关于老师的话题,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板书:老师) )1Z*kY?f!  
2、指名回答: W{?7Pn?1`  
3、你过去、现在或者你看到的老师,还有什么行为让你无法理解或感到不满的,请你写在纸上。学生独立书写。 N?ky2wG  
4、全班交流: wBA[L}  
二、理解老师 hF.9\X]  
(一)漫画启示 /`Yp]l  
1、过渡:非常感谢同学们对我的信任,把心中的想法告诉我。与在坐的同学一样,我这里有几位同学对老师也很不满。现在请同学们以法官的身份来评判一下。 3;>|*(cO  
2、(出示漫画图)你觉得图中同学的想法合适吗? U;LbP -{B  
3、小组讨论。 NUX0 =(k  
4、小结:老师自有一番爱,只不过表达的方式不同。或许有时候处理问题过于简单、粗暴,让同学们无法接受。但我想,对学生的一切都不闻不问的老师绝不会是一个称职的老师。当然,有的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太恰当,伤了同学们的心,在此我先代表我们老师向同学们道歉,请同学们接受我这一份歉意。 oost}%WxN  
8m2-fuJz  
(二)老师的心里话 =ugxPgn  
1、连接语:我们常说:理解万岁,我们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但同样,老师也希望能够获得同学们的理解。你们想听听老师的心理话吗? vLXN{ ]  
2、播放录音 Wm 7Dy7#l  
(1)我也想整天笑,但我不只是老师,还是母亲、妻子。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怎能时时面带笑容呢? BI3Q~ADV  
(2)学生们都希望老师是朋友,可当我站在讲台上,有的同学还吵吵嚷嚷,首先就是不尊重朋友的表现;另外,作业乱涂乱画,你说“朋友”能不生气吗? x{6/di  
(3)你们知道老师每周要上多少次课?改多少本作业本?处理多少烦心的事吗?有时候难免脾气不好,真希望同学们能够谅解。 ]o6Or,ml  
(4)我也用尽了办法,可学生总还是没有好转,万般无奈只好用高压政策来试试,我心里也不愿意呀! |l 03,dOF  
3、深入分析:听了心里话,你是否对老师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才同学们写了对老师不理解、不满的行为。现在你能否为老师找理由,想想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找到了理由,你能否理解老师?理解的打上*;非常理解觉得老师的确实是为自己好打上* *;还是不能理解的就不打 * 。 CY <,p$  
4、学生填表。(可小组交流) H"N o{|^<  
5、交流。 k"LbB#Q  
6、请理解老师的举右手,不理解老师的举左手。 e3yBB*@  
(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1)若还有较多的同学不能理解老师,可以让这些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请其他人谈谈老师的优点和自己的看法。 (2)若学生已理解老师,可以出示课题:“学会与老师交往”) fj[B,ua  
三、学会和老师交往 %S]H  
(一)情景体验 _}vD?/$L  
1、看来同学们已不同程度地理解了老师。相信同学们在老师批评你时,你一定会接受批评,当老师误解你时,你会谅解老师。如果遇到下例情景,你觉得怎么做最合适? $,bLK|<hi  
2、创设情境,学习交往。(小组选择一件讨论) p%jl-CC1  
A、老师正在给另一位同学讲解题目,而你也有问题要问老师。 7^ A;.x  
B、你上课一贯认真听讲。一次,同桌找你讲话,老师批评他时, 也批评了你。 Mp:tcy,*  
C、你考试时作弊,放学后,老师找你谈话,直到天色已完,才把你送回家。 tq8B)<(]  
3、交流: O\,n;oj  
4、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讨论的话题就是如何与老师交往,(板书学会和交往)老师非常感谢同学们能理解老师,谅解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与老师交往,在交往中真正学会和老师交往。 3tMs61 3  
?PO~$dUc]  
(二)我想对老师说 1l"A7 V  
1、教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能写下来吗? .:B] a7b  
2、学生写话,交流,总结。 :[ F`tDL  
3、在《每当》这首歌中结束这堂课。 c8v+eyn  
IX7<  
(三)课后延伸 QU2\gAM  
Ec y|l ;  
让老师过最愉快的“教师节” ;X[mfg\  
=cs;avtL  
4=9To|U*  
G,FYj'<!7,  
H-K,Q%;C@  
三 你,我,他 ZqsI\"bj  
==F[5]?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hu%UEB  
小学生到了六年级,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增强,自尊心开始强起来,希望自己能够“优先”或“优越”于其他同学。同时,如果以前经常遭受失败,此类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也会走向消极的一端,渐渐在生活中失去进取心。因此在小学阶段要加强学生自尊心的调整,培养学生具有适度的自尊心。 Dt0S"`^=k  
活动目标 A% 9TS/-p  
1、 了解学生实际的自尊程度。 GU8b_~Gk?  
2、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心过强或自尊心过弱可能带来的危害。 6kK\nZ$o$  
3、 引导学生进一步调节自己的自尊水平,使其恰如其分, Xm8 1axyf  
活动准备 ;;pxI5  
1、 准备小故事、小品。 {s6;6>-kPW  
2、 教师通过个别谈话了解学生的自新程度。 +/*g?Vt  
3、 收集关于“谈自尊心”的名人名言。 K'+GK S7.  
活动过程 7SE\(K=<%  
一、故事,导入新课 %3M(!X:[  
1、听故事:《可怜的小乌鸦》。 t,4q]Jt  
2、启发讨论:蝙蝠为什么摇摇头飞走了? n_Px=s!1p@  
3、教师点拨:在生活中,每个人要真正地认识自己,既不可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即自尊心过强;又不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即自卑感过重。如果存在自尊心过强或过弱,都对你的成长不利。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摆好自尊的天平。 RLOB  
二、测测你的自尊 ^a4y+!  
1、 你认识自己的自尊程度吗?请同学们完成小测验(测验题见《学生活动手册》第5-6页)。 f^@`[MJj1C  
2、 同桌互相说说自我测评的根据,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q0fj8b  
3、 教师点拨:看来,我们每个人的自尊程度同他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QKDY:1]  
三、小品表演 Z"<aS&GH  
1、 观看表演。 In# V1[io  
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6-7页《军军和龙龙》。 wXIsc;  
2、 小组讨论:军军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龙龙又错在哪里?他应该怎样想?怎样做? aL$m  
3、 教师归纳:我们要保持一定的自尊心,但不能过分自信,强调只有自己最好;也不能自卑自轻,一点自尊心也没有。 ,i lVt  
四、自尊心失衡小处方 ?dP3tLR  
今天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开张小药方。 n8DWA`[ib  
1、 独立开处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9页) axW3#3#`  
2、 小组交流处方并讨论:保持自尊心平衡的关键是什么? #"&h'V  
五、小结 L:"i,K#P  
现在的社会竞争什么激烈,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自尊心,一方面要保证自己积极向上,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充满自信,即使失败了,也要树立自我尊重的好形象,继续向前冲刺;另一方面也要保持虚心态度,不可盛气凌人,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eN fo8xUG  
??5qR8n.  
g^ OU+7o  
55 )!cw4  
zA=gDuy3@  
 +ulBy  
D$ zKkP YI  
cobq+Iyu  
四 当不幸的事情发生时 `d2}>  
}\k"azQ`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 <  
学生在学校里需要承担一定的学习义务,因此,学生尤其是中高段的学生更经常性地产生种种情绪体验:由学习进步带来的喜悦、满足感;由失败挫折带来的痛苦、悔恨、忧愁等。但小学生的情绪还不够稳定,容易激动或爆发,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jFf2( AR  
活动目标 |q"WJ Q  
1、 引导学生认识不良情绪会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 HUiW#x%;  
2、帮助学生学会控制不良情绪的策略,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vi')-1Y KM  
活动准备 2qLRcA=R  
1、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经常性的不良情绪及调节这些情绪的方法。 p1 > D  
2、确定主持人和小演员,指导排练小品。 n0q5| ES  
活动过程 r e.chQ6  
一、听故事,想问题 Sh(  
1、 小主持人上台绘声绘色地讲述小故事(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5页)。 Y4e64`V)  
2、 听完故事,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东东答不出教师的提问? )F4H'  
3、 大家交流意见后,教师概括:是啊,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情绪都是训练自己成为勇敢的水手,才能避开不良情绪的浪头袭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p6"Sg*  
4、 教师引导:请想一想还有哪些情绪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甚至人际关系呢? jE|Ju:}&  
5、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5<\&7P3y  
二、情绪小测验 vU0j!XqE  
1、 小主持人过渡语:同学们,我们都渴望拥有良好的情绪,因为良好的情绪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的情绪是否积极、健康呢?请看《学生活动手册》第26页测试题,要求同学们据实填写。填写完毕后,自测。 0|E!e  
2、 教师了解全班学生的自测结果,引导:我们今天的活动目标是让每一个都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9kss) xy  
三、小品表演 zc>/1>?M  
1、 看小品,并讨论:此时,明敏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她该怎样做?(小品内容见《学生活动手册》第27页)。 ac%%*HN,  
2、 师:看到明敏这样伤心难过,老师真想帮帮她,让我们去试一试吧!(老师走上前,在明敏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明敏破涕为笑,并拿出揉皱的试卷仔细修改起来。) KSU?Tg&JR  
猜一猜:老师对明敏说了什么? E5qh]z (  
3、 引导交流,注意辨析学生的想法是否合情合理。 *jM~VTXwt  
4、 教师点拨:有时候,我们只要适当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并以更严格的要求自律,那么很多情况下产生的不良情绪将会得到控制。 Fn.wd`'0  
四、打开心锁 WW82=2rJ9  
1、 鼓励大家开动脑筋,试着将《学生活动手册》第28页中罗列的不良心情和调节方式用直线连起来。 25]Mi2 _  
2、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括:同学们,只要有克服不良情绪的信念并及时鼓励自己,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你就能真正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ci,;-*C  
五、小结。 K-(k6<h  
,6:ya8vB  
n=!]!'h\:  
2V %si6  
${Cb1|g>j  
k0~mK7k  
&0Yv*,4]  
]vj=M-:+  
五 他为什么能飞翔 roT$dL P)w  
Fw? ;Y%  
学生现状与需求(针对这节课的活动目标) Njsz=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顺境和大人的呵护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在学习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挑战精神的培养。 Tn2nd  
活动目标 aTF~rAne<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自我、正视挫折的能力。 t<s:ut)Q!  
活动准备 d~@&*1}  
1、 比尔盖茨的照片及录音故事。 -jy- KC  
2、 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w=5D>]  
3、 课前调查“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令你无法解决的难题吗?”请在纸条上写下一件难事,教师分类。 %>B?WR\yE  
活动过程 !N:! x[5  
一、趣味游戏 +>mbBu!7  
1、 出示3个信封,告诉学生,信封内有题目,难度递增,请勇敢者来挑战。 Lsv[@Rl  
2、 组织游戏:闯关 J4 [7*v  
第一关:《盒里装的是什么》;第二关:《小P与阿Q》;第三关:《出色的通讯员》。(具体内容见《学生学习活动手册》第59-61页。) Wh6jr=>G  
3、 学生谈游戏后的感受。教师出示Victory,告诉学生Victory的含义是“胜利”,二战时美国士兵用动作“V”表示喜悦。全班作动作“V”体验胜利者的喜悦。 vHSX3\(  
二、情境讨论 )\#w=P  
1、 投影出示画面:一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 ]7 " W(  
猜猜这位学生面对数学难题会怎么办? 5W_u|z+/g  
2、 投影出示:班级招聘小公务员前,同学们在私下议论。 H1X38  
师引导:如果这次招聘出现在我们班,你会怎么做? 'lNy&  
3、 出示课前调查题若干。 5>+>=)*  
(1) 每小组选一题讨论:假如我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会怎么做? ZD\`~I|gp  
(2) 全班交流,并让提此难题的同学说说此时的感受。 ov&4&v  
(3) 师点拨:在学习和生活中,谁都会面临一道道难题,但是千万不要因此而气馁。 |6/k2d{,(  
三、听故事:图书馆里的“小侦探” O|j(CaF  
1、 播放比尔盖茨少年时代管理图书的故事。 Lt>"R! "x  
2、 让学生猜猜故事中的人物是谁? LdxrS5  
3、 请学生介绍比尔盖茨。 FG]xn(E  
4、 你从比尔盖茨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9a}rE  
5、 师概括:比尔盖茨的成功源于他从小就勇于挑战,在一次次挑战中磨练了意志,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N h67P3X"  
6、 请举其他榜样的例子。 G?$|aQ0j  
7、 请谈谈班中具有勇于挑战精神的同学的优秀事例。 &5>R>rnB  
8、 谈谈自己生活中勇于挑战的事例。 0gdFXh$!e  
四、小结:学会勇于挑战,同时也要分清智勇和鲁勇,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个勇于挑战的人。(播放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生命之杯》) :L gFd  
c ;_ T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