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预览: \$D41_Wt|
i?D)XXB85
'iX y?l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教案 d0 mfqP=
N6BEl55 &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 Z(ul&9
g4Nl"s
*~
第一课时: Rnw v/)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A2''v3-h8
教学目标: XB<Q A>dLh
1. 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N=j$~,yG
2.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NEt_UcC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gR${S|Z#u4
教学过程: 5l]qhi3f
一、主题图 引入 =kb/4eRg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qT^0
%O: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XblZlWP#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sMcN[r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x$) E^|A+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dgHDJ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F}-I[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3il/{bgM
等等。 xiO10:L4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v %tyU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7!JBF{,=
二、新授 ]3d5kf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co*XW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n3=-M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Y3s5#n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jZ0/@zOf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f;Xs(
(1)71-44+85 y'_2|5!Qs
=27+85 &R3#? 1,
=113(人) hw1J <Pl*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nTHCb>,vM
(2)987÷3×6 6÷3×987 ,"f2-KC4h
=329×6 =2×987 $AHdjQ[;6-
=1974(人) =1974(人) vk<4P;A(G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u.3Tp|3W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mW1T4rR'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S"%W^)mZ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q5Abp[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C'{&2
4.巩固练习 :Fi$-g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H$C3V3]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O+=C8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gp4@6HuUd
(2)P5/做一做1、2 XhmUtbs
三、小结 2U
) 0k*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Nuaq{cl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3Bmsd/3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c3J12+~;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9:7&`JlC#
四、作业 ddEV@2F
P8/1—4 G"U^]$(+K
板书设计: Is>~ P*2Y=
四则运算(一) mA4]c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ycrM8Mu
3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Hli22~7T:
72-44+85 (1)987÷3×6 (2)6÷3×987 tHFBL
M
=27+85 =329×6 =2×987 !JbWxGN`jn
=113(人) =1974(人) =1974(人) 6Ok]E`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gaR~K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g5t`YcL
|)%;B%
反思:上这节课时,由于内容不是新的,所以我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解惑的作用,从算理上帮助学生理解。从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学生掌握得都不错。 ?L6pB]l8b
'1b4nj|<m
第二课时: ;Mz7emt
!rff/0/x"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G.>Ul)O:a
教学目标: 98lz2d/Fcq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j>Cp4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qb+Gjgp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AC2 zC
教学过程: ZC
3;QKw>
一、主题图引入 2 @t?@,c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QFIYnxY9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6b\JD.r*{
二、新授 &[kFl\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wN*Hu~E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w-LaSJ(T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Rl n% Y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nTr{D&JS
(1)24+24+24÷2 VTK +aI
=24+24+12 "8/BVW^bv
=48+12 F-GH?sfvi
=60(元) Z=s.`?Z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a6 w'.]m
(2)24×2+24÷2 !wH'dsriD
=48+12 13f'zx(AO
=60(元) 5?8jj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H.&"~eH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bCV_jR+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f*Yr*yC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R|P|7qN}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6/&|)gW',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G;|~|fMV
等等。 r+,JM L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jFUtG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YbA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9ZI^R/
*Kc
汇报。 VUzRA"DP|
(1)270÷30-180÷30 r>J%Eu/O
=9-6 QUWx\hqE
=3(名) 6\xfoy|j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eJ*(M
(2)(270-180)÷30 -AwkP
=90÷30 ^>#@qMw
=3(名) CB`GiH/j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NB
.SY
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算是的不同点,以及运算顺序的不同。 ="
pNE#
学生进行小结。 DUb8 HgcV}
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结进行板书。 eJE!\ucS2W
三、巩固练习 r}-vOPn`E
P7/做一做1、2 +7r?vo1
P11/做一做(完成书上的后,可以变化条件,如“买2副手套”等等。) afd.v$63
教师在练习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关键语言进行知识的巩固。 m3=Cg$n
四、作业 QI`&N(n
P8—9/5—9 ;:'A Bfs
板书设计: j9&x#U
四则运算(二) na_Wp^;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Fz2CXC
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 Bs^p!4=
(1)24+24+24÷2 (2)24×2+24÷2 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x$.0:jP/s
=24+24+12 =48+12 (1)270÷30-180÷30 (2)(270-180)÷30 oW3Uyj
=48+12 =60(元) =9-6 =90÷30 B]:?4Ov
=60(元) =3(名) =3(名) =1zRm >m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运算顺序: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 .Zr3!N.t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面的。 ,D\}DJ`)C
R{q<V uN
反思:上这节课时,由于内容不是新的,所以我放手让学生来组织这节课,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解惑的作用。但是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还是有少部分同学在这类型的练习中出错:124-24×4+73,他们会先计算124-24,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算理的理解。 n7hjYNJ
{0L)B{|
_^`TG]F
fr8hT(,s)
Tfw5i,{
第三课时: 69N8COLB
教学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 ()zn8_z
教学目标; duoM>B>8]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e5m]mzF@
2. 在学生的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 AA[?a
3. 在练习中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0
教学过程: R*VEeLx
一、复习引入 M4E==
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 'W/AYF^5
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 P7*?E*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6k;>:[p
二、新授 ]Ryg}DOQ
出示例5 W/
u_<\
(1)42+6×(12-4) N\85fPSMG|
(2)42+6×12-4 )5w# n1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Nl9}*3r
两名学生板演。 sq+cF/jo6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0[Z wtfL1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jV(b?r)eT{
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9XX:_9|I
学生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2n%Lo?_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板书) I|_U|H!`
谁能把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帮我们大家来总结一下? X
F?"G<2
学生自由回答。 6&,9=(:J&R
三、巩固练习 __[bKd.
P12/做一做1、2 G@rV9
P14/4 $|7;(2k
教师巡视纠正。 ?J6\?ct4
四、作业 QPKY9.Rvv
P14—15/2、3、5—7 3#Xv))w1
板书设计: 6nW]Q^N}
四则运算(三) vue=K
(1)42+6×(12-4) (2)42+6×12-4 运算顺序: LNM#\fb
=42+6×8 =42+72-4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d=8 /3O%
=42+48 =114-4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 y~Vl0f;
=90 =110 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V9
wU1.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K'b #}N\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S&MF; E6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 ?F9c6 $|
号里面的。 OD).kP}s^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d%#5roR4<
课后小结: AhQsv.t
x,#?
反思:这节课我主要从算理上强调小括号里面的内容为什么要优先。在巡堂的时候发现个别同学总有最简单的计算更容易出错,我想下一个阶段要通过口算来加强计算的准确性。 +lw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