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预览: bOD]`*q
5QZ}KNJ|t~
}B&+KO)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教案 vo^2k13
K,dEa<p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N$M:&m3^
;!)gjiapw
第一课时: $j/#IzD1D
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jz,Gj}3;
教学目标: b
4A1M
1. 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xPz Bbe
2. 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9CdkaU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r;GAQH}j_
教学过程: .GIygU_
一、主题图 引入 z4JhLef %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 Wu5H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cRP!O|I`]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ow*^
z78M{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nKhmcQ4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iVA=D&eZ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TbgIr
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v[T1
等等。 a|Wrc)UR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Ht;5p>5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d)L,kzN
二、新授 petq6)g?
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gG%FzfQ/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7$Lt5rn"}
2.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wQojmmQ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5Vlm?mPU
3.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
9n
]xP
(1)71-44+85 n,Q^M$mS0
=27+85 ;I~UQgE6H
=113(人) .cB>ab&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z7Fz"o<
(2)987÷3×6 6÷3×987 !r4B1fX
=329×6 =2×987 =4K:l}
}
=1974(人) =1974(人) \!wo<UX%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iJr(;Bq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等等。 (>`S{L
C>s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HjZf3VwI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_k`@SU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b<<
4.巩固练习 yDAvl+
(1)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D:PrFa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6k;>:[p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iH6<U{
(2)P5/做一做1、2 n1rJ^q-G
三、小结 U[6
~ad
a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r=<1*u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kcE86Y=|x!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MgTfUIiyD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6 "B4%7b
四、作业 na3lbwq
P8/1—4 @m9dB P
板书设计: '3TfW61]
四则运算(一) !XO"lS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 h&z(;B!;y.
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Ngu(es6
72-44+85 (1)987÷3×6 (2)6÷3×987 ai;- _M+$
=27+85 =329×6 =2×987 7A{,)Y/w ^
=113(人) =1974(人) =1974(人) % E8s>D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rvPmd%nk-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VEBvS>i*
'S6JpWG1
反思:上这节课时,由于内容不是新的,所以我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解惑的作用,从算理上帮助学生理解。从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说明学生掌握得都不错。 o(g}eP,g}
Q'0:k{G
第二课时: h&x;#.SYK
bP7_QYQ6
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x{1S!A^
教学目标: tW%!|T5/
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XRXQ
7\n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qaNIOo9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y(<1]i-a
教学过程: \hZye20
一、主题图引入 E|x t\*
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7$"n.cr
: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lD,;xu
Q
二、新授 m*` W&k[
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WS7`
@-y
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sDjbvC
0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n(j5dN>]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u.%ycfeV
(1)24+24+24÷2 2]+f<Z[/
=24+24+12 PF0A
U T
=48+12 :Kk+wp}f#
=60(元) nmClP
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OVEQ^\Q5D
(2)24×2+24÷2 i:x<Vi
=48+12 'nfdOX.d
=60(元) #=czqZw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Nj+gSa9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i(0%cNP7
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yXCJ?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ML:H\
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0Eo9bU%@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iV.j!H7o
等等。 @}hdMVi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r \g]
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j:[#eC
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P5`BrY,hZ
汇报。 2I0Zr;\f
(1)270÷30-180÷30 R&MetQ~-{
=9-6 IV|})[n*
=3(名) rl:D>t(:.
270÷30算出上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180÷30算出下午需要派几名保洁员,然后再用减法计算出下午比上午需要多派几名保洁员。 o=Ia{@
(2)(270-180)÷30 PPj%.i)
=90÷30 P@8S|#LpZ
=3(名) #>O+!IH
270-180算出下午比上午多出游人多少人,再除以30就算出了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 >5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