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41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预览: `g(Y*uCp  
\nXtH}9ZF  
1窃  读  记
?4+9fE<Q  
学习目标 9+j0q%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q_<_lQ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L uq#9(P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3MG",@@h  
教学过程 6Y^23W F  
课前准备 F0GxH?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Vx$\hcG  
书名言. WJQvB=D&  
2.自学生字新词. `.E[}W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K*%9)hq  
第一课时       RiDJ> 6S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_dqzB$JV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bp* ^z,w  
  2.整体感知课文. (7vF/7BZ|_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1 uKr9  
  b.认读生字词. W<bGDh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P@Hs`=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m,VOx7%n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Lb!Fcf|h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p V9IHs}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M\o9I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k E6@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o*b] p-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QpMF/<?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m}C>ti`VD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SWYOMo"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jnQ -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lNz7u:U3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v| gw9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Y$JWEPJ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iJ-23_D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4QH3fTv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_> 5(iDW0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q_Q/3rh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_G[g;$ <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7 4-4  
  c.相机指导朗读. hB "fhX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lAS#874dE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S*==aftl(  
第二课时     ./- 5R|fN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GMe \n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jfP*"uUK  
  2.学生自由读文. zpzK>DH(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D60aH!ft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HU1h8E$-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QCD .YFM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T+atL`N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yL] ;J  
  2.汇报交流. -c_74c50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GD&uQ`Y5  
  4.诵读句子. <5-[{Q/2z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xmN B29#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3r<~Q7e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Lco~,OE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NO[UX%yP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V3 9g,=`b%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61Bwb]\f/|  
9`T)@Uj2n  
mf A{3  
&Q%zl9g(g  
]S&&|Fc  
F<ZYh  
 Hu^1[#  
8{|8G-Mi  
AhCW'.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wEKI  
教学过程 nii A7Ux  
学习目标 xj<Rp|7&  
1、认识本课生字. Um }  
2、朗读课文. .\\DKh%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YQvTzs  
课前准备 5<iV2Hx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Bz_^~b7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e2L0VXbb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i1| R"ta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xVf| G_5$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8|b3j^u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b1?#81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5 z~1Dw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G[B=>Cy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tf =6\p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KLU-DCb%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F;>V>" edl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u~r=) His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heltgRt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v&Ii^?CvO  
_U$<xVnP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3T31 kQv{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_ftI*ni:<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t#yk ->,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w:??h4lt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I W)()*8;/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 {?_p@&n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x* DarSk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E0BMv/r8b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jAGTD I  
拓展活动 ];}Wfl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V GL aN%|  
V@\gS"Tu  
3走遍天下书为侣
}Dp*}=?E  
学习目标 =AsEZ)" _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BoA/6FRi[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2<J%p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Q0$8j-1I  
课前准备 LU+3{O5y  
1.生字词卡片 -Q2, "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cy*?&~;  
3.多媒体课件 \/E>4)MDy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A_n7w  
①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aw.(A?MI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6f;fx}y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_7*iJtD5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h,QKd>4:CF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rI{=WPI&WU  
②请8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FRcy`)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s|@6S8E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kM!kD4&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6.FY0.i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dA~[r L  
②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pQn8[sc@  
③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Ulhk$CPA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9K/HO!z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ml2_ ]3j!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R= a|Blp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liEPCWl&  
④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XK2Ien)Z  
⑤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M-\Y"]sW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9/O!3p)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d^/3('H6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1—6自然段。 kSC}a N'  
②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82@Q^O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BW-`t-,E;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M]<?k]_p  
⑤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g! cUF+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YTAmgkF\4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rMXN[,|v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Vww;1 J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sfb 4x4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2*rH?dz8E  
↘拓展活动 EQ2#/>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rTQG6`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ot @|!V  
↘布置作业 0WT{,/>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W egtyO  
②抄写生字词。 9Kr+\F  
4、我的长生果
OtSL*'7>  
学习目标 h1:aKm!  
1.认识12个生字。 uB |Ss  
附件: 五上册教案.rar (72 K) 下载次数:1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