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35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预览: Lmsc ~~  
(;VlK#rnC  
1窃  读  记
@n,V2`"  
学习目标 OFe-e(c1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aX|*1Ku~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Gb!R>WY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Mg[e*ct  
教学过程 mHe[ NkY6  
课前准备 q"(b}3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OHGg  
书名言. Th_PmkvC  
2.自学生字新词. H46N!{<;@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_ 476A  
第一课时       +~(SeTY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z@I'Ryalyc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QL]e<2oPJ  
  2.整体感知课文. AjVX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O h# z zo  
  b.认读生字词. 9$k0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E.!Ff4~(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hKnAWKb0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x" lcE@(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ylm # Xa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OV:c*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IJ]rVty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A=W:}sz t]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f+!k:}K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yM$Et5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R_^0Un([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Jm~Um!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u}#|+8}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A1[Z ?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HmiG%1+{A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E$.fAIt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UpaF>,kM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L LS|S]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VpN:RI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ItH0r7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9;7Gzr6A"  
  c.相机指导朗读. O!!N@Q2g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j*\oK@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lE&o w  
第二课时     NX4G;+6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VsA>PV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OxQ5P;O  
  2.学生自由读文. v%rmfIU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vBzUuX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8eVy*h2:=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oB0@&!mS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ZIN1y;dJ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QLH!>9Ch  
  2.汇报交流. EHy15RL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D V\7KKJE  
  4.诵读句子. IClw3^\l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YPwql(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Ew>3Q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L{&>,ww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V0NLwl O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zLgc j(;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2kM  
qt(4?_J  
!2Gua1z!CJ  
D]o=I1O?  
NH;e|8  
\ZM5J  
v w 6$v  
;A4qE W  
|a#=o}R_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r?itd)WC<X  
教学过程 =+LIGHIt  
学习目标 mPU}]1*p  
1、认识本课生字. Zs(BViTb|  
2、朗读课文. SwsJ<Dq^z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R#3zGWr~  
课前准备 0SU v5c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uH?dy55 Y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idB1%?<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i=L 86Ks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yv_Ni*6!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X::@2{-@y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t>Ye*eR*`U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N<,;~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At+MF3E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vxx]Hji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E nGh&]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ep~+]7\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61H(,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w~1VcnJEp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L pq)TE#  
@  R[K8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n8UN<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whYk"N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yr;Y4y7K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P4HoKoj2`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rrR"2WuGO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XtJJS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gyq6LRb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 . o,bg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KTt+}-vP^  
拓展活动 L @z[b^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dHvB^R  
J90:c@O"w  
3走遍天下书为侣
@D=B5f@(o  
学习目标 yH=<KYk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Lxt{z`9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c0Bqm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9K}Of  
课前准备 i3mw.`7  
1.生字词卡片 )sW!s3>S>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3B%4#s  
3.多媒体课件 @`)>- k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p CD>  
①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p6NPWaBR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BZ ,e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tvf5b8(Y-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yZ 7)|j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p7 !y#  
②请8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X $V_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T u%XhXl:j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n_4.`vs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za}Kd^KeB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p2Gd6v.t  
②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1) K<x  
③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5HJA4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0C.5Qx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y9?*H?f,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Iila|,cM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y\j[\UZKO  
④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t\LE\[XM>  
⑤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BKO^ux%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Q|P M6ta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1TAmJfHa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1—6自然段。 x1Y/^ks@2  
②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A4|7^Ay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 !(@MfjT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ZSAPq4)L  
⑤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Ip`1Wv_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5x|$q kI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x0>N{ADXQ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W :f{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z.V$2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mki@{;|  
↘拓展活动 :R=7dH~ r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I L7kpH+y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jl} !UG  
↘布置作业 Xs|d#WbX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JL!^ R_b&c  
②抄写生字词。 F WU >WHX  
4、我的长生果
lK/4"&  
学习目标 AcEz$wy  
1.认识12个生字。 X^dasU{*  
附件: 五上册教案.rar (72 K) 下载次数:1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