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86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人教版五年级上全册语文教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25
金钱
8851236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0-06-21
预览: Ou!2 [oe@M  
xH(lm2kvT  
1窃  读  记
pW@Pt 3u  
学习目标 E+R1 !.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w?k>:,'[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G"U9E5O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7>Ouqxh21  
教学过程 K'Tm_"[u  
课前准备 ," Wr"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 Agg<tM{yB  
书名言. z/WE,R  
2.自学生字新词. nE&@Q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vPN5F  
第一课时       _jI,)sr4ic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AOWmzu{zw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4Lh!8g=/  
  2.整体感知课文. eJVjuG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yqW  
  b.认读生字词. EC6DW=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V2?=4mb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YEs&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5uNJx5g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g] g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VJ&UlS2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xfP:[u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7he,?T)vD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V!ZC(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L>@Ed<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pV +|o.<C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w%VU/6~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tl4V7!U@^z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F/bT)QT<f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m= N]!n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uL)2nR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p_CN*10H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ARVf[BAJ-*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Zq|I,l0+E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t#/YN.@r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ZrxD`1L  
  c.相机指导朗读. c9'vDTE%~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KB,j7 ~V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 5F[  
第二课时     ,I$`-$_'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DE g-j,F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B5VKs,g  
  2.学生自由读文. Gg3,:A_ w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g ^2OkV(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q vbqfh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N/'b$m5= S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sI8czR*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M~:lK]n   
  2.汇报交流. d(x\^z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A*R^n}sh  
  4.诵读句子. ZW8vz a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y8Z_Itlf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5 +YH.4R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G0T$,'DR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ksqQM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nG<[<0G;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M}{G5U.  
]z;I _-  
Yty/3T3)e  
Mj?`j_X  
]G= L=D^cK  
kT66;Y[  
V-2 (?auZd  
v0+BkfU+p  
_LUhZlw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K.nHii   
教学过程 sPQQ"|wU  
学习目标 ) 0W{]2  
1、认识本课生字. xJvmhN/c  
2、朗读课文. m@F`!qY~Y\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 ~&_z2|UXp  
课前准备 T_ <@..C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DE8n+Rm  
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 SC!RbW@3  
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FP`b>E qOH  
  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bx;Ta.  
  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 q[ZTHd.-  
  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 &|ex`nwc0  
  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rgv?gaQ>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vawzq[oSy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 Z'W =\rl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 "1*:JVG  
  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nFe<w  
  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 q=m'^ ,gPS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CiSK!  
  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 ]t,BMu=%  
beGa#JH,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tBWrL{xLe  
    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rmm0/+jY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NiK4d{E&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L;}IBd a  
    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OU.6bmWy|  
    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2r4Uh1D~  
积累运用.培养能力 }W8;=$jr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9uO 2Mm  
  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 IGQFtO/x  
拓展活动 ) 7@ `ut  
    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bg~>T+<  
~?Pw& K2  
3走遍天下书为侣
6OIte -c  
学习目标 [Ek7b *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o5GcpbZ3k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VMH !3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的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70nqD>M4  
课前准备 u@M,qo`  
1.生字词卡片 k FD; i  
2.一块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IC?U:5I  
3.多媒体课件 <w9JRpFY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XJ\DVZ  
①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 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从而走上了成功之路。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让我们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4&e;83_#y  
②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vWv"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6l1jMm|= X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j0aXyLNX  
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y9GoPC`z  
②请8位同学读课文,正音。 50wulGJud  
③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9>/4W.  
④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做上批注。 UHkMn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zxl@(h d  
①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做上记号。 ]|a g  
②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E\  
③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iy!=6  
a.你喜欢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n'LrQU  
b.你是早已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yQt^! ;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光线怎么那么美!” _8J.fT$${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让大家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f^tE,-  
④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p%Vt#?q  
⑤有表情地朗读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q& ea rc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o#Dk& cH  
↘激趣课文,深入感悟 SHgN~ Um  
①配上课件,朗读课文1—6自然段。 1(R}tRR7R  
②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f~R(D0@  
③联系实际,同学们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s^9Voi.y  
④自己试着背背第7自然段。 5Ln,{vsv  
⑤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M FMs[+2_o  
⑥有表情地朗读最后一节。 BwpqNQN  
↘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MKk\ u9  
①划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Vt/lt  
②合作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自己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 RSRS wkC  
③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ksUcx4;a@F  
↘拓展活动 bsli0FJSh'  
①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pYEMmZ?L  
②向大家介绍你是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 |syR6(U}  
↘布置作业 ;ef}}K  
①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o:'MpKm  
②抄写生字词。 l|[N42+  
4、我的长生果
3;9^  
学习目标 Mfuv0P~  
1.认识12个生字。 4F:\-O   
附件: 五上册教案.rar (72 K) 下载次数:17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