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奇妙的动画
_V-K yK 教学重点:1.会画简单的动画,了解动画原理;
<Kv$3y 2.能够识别传统动画与电脑动画;
!B}9gT 3.通过对动画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动画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xk&EB^$5 教学难点:欣赏Flash动画,了解“层”与“帧” 。
bItcF$#!!! 教学内容:观看动画片《神笔马良》,制作简单的传统动画,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画片,认识关键帧。
WR"D7{>tw 教学过程:
yijP 第一课时
Zp9.
~&4o- 一、故事导入:
F^75y? 1、师: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
R}M
;, G 2、生讲故事。
Go)$LC0Mi 3、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
xV)[C )6 4、讨论马良有一支什么样的神笔。
AAevN3a#nI 二、上网搜索动画片《神笔马良》,下载并保存,播放欣赏。
tNi>TkC}` 三、动画的历史及形成
qq| 5[I.? A、我们唐山的皮影也是动画的一种古老形式;
E[]5Od5# B、原始的动画是一张一张画出来的,经过快速的播放,形成连续的动作;
~P1~:AT C、人的眼睛有视觉暂留的现象,看到的物体的形象在1/24内不会消失;
fORkH^Y(& D、所以每秒播放24张以上的连续画面动作,看起来是连续的动作也就是动画片。
FvxM 四、制作简单的传统动画:
-)`_w^Ox 在书本的页脚上画一个花心,在下一张的书角上留下印痕,画好这个印痕再多画一个花瓣,如此每页多画一个花瓣,画满为止。
5QMra5N k 用手轻轻滑过,在眼前就会形成动画,这就是古老动画片的制作方法。
0Ds3
wN
z 五、布置作业:
6st
课上没有画完的或不能画的作为作业课下完成。
F~mIV;BP 第二课时
\!-BR0+y; 一、欣赏导入:
"+F'WCJ-(* 把上节课大家制作的简单的传统动画模型拿出来,哪位同学到前面演示给大家看一下。
"]+g5G 二、讲授新知识:
FmL]|~ 1、认识几种动画片
hJ}i+[~be 中国动画:用中国画的形式画的动画片;剪纸形式的动画片。
]dpL
PR 二维动画片:如宝莲灯、狮子王等。
6}"c4^k6 三维动画片:如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等。
t;e&[eg 2、动画的帧与层
M6)
G_- 动画是由一幅一幅的连续呈现的画面组成的,每一幅画就是一帧,帧连续播放也就形成了动画片。
Wh)D_ 层是一个动作,不能在一张画面上完全表现,需要在上下几张透明的胶片上画出来,这时的每一张胶片就叫一层。
d#g))f; 3、关键帧
4+RR`I8$Ge 在传统动画片中一些对造型或运动效果等方面起决定作用的画面,是由高技术的画师完成的,其余的中间画面可以由普通画工模仿、添补绘制完成。在电脑动画创作中也有一些帧被定为关键帧。
s<9g3Gh 4、演示动画关键帧(变形动画)
t~) P1Lof\ 三、作业:下面的动画你最喜欢哪个?请上网搜索并下载保存。
L=r*bq 传统动画片:《鼹鼠的故事》《巴巴爸爸》《猫和老鼠》
Lnr9*dm6q 中国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空》《小猫钓鱼》
Q.g/ 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光盘)
[0 F~e 四、互相播放欣赏
6p9fq3~7Y 五、课上小结
HEF
e? {>f"&I<xw cMw<3u\ 第二课、动画制作工具flash
-K64J5|b7 一、教学目标:
2B
]q1>a! 1、了解界面中各部分的作用及常用菜单所在的位置,重点掌握工具的应用。
513,k$7 2、理解时间轴的概念及作用,运用工具箱中的圆形工具绘制一个小球,并在时间轴上进行相应的设置,使之运动。
@rTB&>` 二、教学内容:
*NmY] 1、工作界面的介绍
e8F]m`{_" 2、绘图工具的使用
;w7 mr1 3、学习制作运动动画
~]?:v,UIm(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1)ue-(o5 四、教学过程:
~||0lj.D 第一课时
-50DGA,K6 一、欣赏导入:
!6!)H8rX 播放上一节课自己下载的喜欢的动画。(选两个较好的全体观看)
i9; 师:你们想制作这样的动画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动画制作工具FLASH。
#,%bW[L<N 二、学生看书自学下面内容:
`2mddx8 (一)Flash MX的工作界面
`q^#u Flash mx工作界面主要分为:标题栏、常用工具栏、时间轴、工具栏、主工作区、浮动面板、属性面板及动作面板等。
1/.BP (二)部分绘图工具的使用
G{U#9 箭头工具:用于选定工作区中的点阵图或矢量图,并可对点阵图进行一定的编辑;
`JySuP2~/ 副选工具:可对所绘路径进行精确调节;
[jMN*
p? 直线工具:用于绘制直线;
J2bvHxb Rd 索套工具:创建任何形态的选区;
j#l=
%H
钢笔工具:可以精确绘制直线或曲线路径;
aZOn01v;!& 文本工具:用于创建文本或文本域;
wPlM=
.Hq? 椭圆工具:绘制椭圆或圆;
b6D;98p 矩形工具:绘制矩形或正方形;
O=B=0 铅笔工具:可以绘制任意线条或图形;
AkhG~L 刷子工具:用于着色的一种工具,可以创造任意特殊效果;
i}-uK,^ 墨水瓶工具:用于填充线条或图形边框的颜色;
b}[S+G-9W 油漆桶工具:改变物体的填充色;
3Z!%td5n 吸管工具:用于拾取颜色;
rq+_[! 橡皮擦工具:用于移动窗口中显示的视图。
;*A'2ymXUT ……
q~ H>rC(\ 三、学习使用工具进入绘画
4Uy% wB 四、本课小结
-$Oh.B`i 本课主要讲述了Flash的基本界面特征,强调工具的作用及其使用方法,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Flash动画制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7EJ2 On 六、课外作业
3JnpI,By 上机操作,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出相应的图形。
cU1o$NRx 第二课时
K"#$",}= 一、找学生到前面绘画出立体球
WyN
;lId 二、学生自学下面知识点:
B
`(jTL Flash中的时间轴主要由图层、帧组成。
mUYRioNj A、帧(frame):传统意义上的动画是由一张张单独的胶片组成,将这些静止画面连续播放,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就产生连续运动的动画效果,而Flash的帧就如同电影胶片,按时间轴窗格中每一帧画面的顺序播放就产生了动画效果。
H QqFrR
B、图层(layer):动画中的每一帧都是由多个图层中的图片重叠组成的,不同图层的画面元素,可以分别施加动画效果。图层可以用透明的玻璃纸来比喻,当上面图层和下面图层的内容相重叠时,上面图层上的内容将遮挡住下面图层上的内容,所以有时需要调整图层的叠放顺序。
{)[o*+9 三、制作一个小球运动的动画步骤:
u#0snw~)/ 通过大屏幕演示操作过程:
ARH~dN* C 1、打开Flash新建一个Flash电影文档;
akj<*, 2、单击工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即选定椭圆工具;
eV9U+]C` 3、在工作区里所要绘制小球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进行拖动,松掉鼠标即完成绘制(同时按住Shift键可绘出正圆);
3:J>-MO 4、添加渐进色,去掉边线,使其看起来很像小球,
"#Rh\DQ 5、绘制完球后,用箭头工具将小球选定,在插入菜单中选“转换为元件”然后移动到适当的位置;
F.9}jd{ 6、在时间轴上的第30帧按F6(或单击插入关键帧菜单)插入一关键帧;
7sot?gF 7、在工作区内用箭头工具将小球移动到结束运动的位置;
/9`4f " 8、单击回到第一帧,打开实例浮动面板,在帧数标签中选择图形;
LrB
0x> 9、时间轴上从第一帧到第30帧出现了一个蓝色背景的实线箭头,动画制作完成;
~6G
`k^!
10、按Ctrl+Enter观看最终效果。
&7L7|{18 四、学生练习操作:
@DN/]P 1、演示一个小球的动画加旋转,
Fr9/TI 方法:选中开始帧后打开属性对话框,在旋转中选择一项,再定义转几次。
8wU$kK 2、学生制作练习
p.DQ|
? 3、制作一个纯色圆形,再作动画加旋转,让学生看看是不是在旋转,说说为什么?
s,z~qL6& (小结:没有方向性的图形,没有办法看出在旋转)
YpZB-9Krf 4、加停止命令:现在学的停止命令是加在帧上的。比如要在动画的最后一帧上停止。
b^o4Q[ 方法:选中最后一帧,打开动作面板,在影片控制中选stop一项,双击。
b8mH.g&l 五、本课小结
)U/jD 在这一课中,学习如何制作Flash的第一个动画,同时掌握了帧的应用,更深一步地了解了Flash制作动画的方式方法。
P}R:o 六、课外作业
$7x2TiAL 上机完成该动画的制作。
(b&g4$!x&5 8Fn\ycX#"l &g`IRz 三、小蝌蚪找妈妈
>F/^y O 第一课时 导入图片绘制青蛙
TW|K.t@5#H 教学重点:1.在网上搜索青蛙、荷花、池塘等词查找相关的图片;
N /4E
~^2 2.学习在flash 中插入图片。
p3s i\Fm! 教学过程:
<,i4Ua 1、在地址栏里写入
www.baidu.com在网上搜索青蛙、荷花、池塘等词查找相关的图片,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vFPY|Vzh 2、如果找不到的在网上邻居中的teacher中复制,粘贴到自己的文件夹中。
Oa|c ?|+ 3、打开flash在文件菜单中选导入一项,将找到的图片导入场景中。
6^`iuC5 4、用导入到库一项将其它图片导入到库中,然后拖到场景中,看有什么区别。
X\^nV 5、学生练习。
i]8O?Ab>? 6、将荷花图片设为背景图片。
%OQdUH4x 方法:将荷花图片放入场景中,选中后,打开属性设置图片大小与场景大小相同。X、Y的值设为0。
N\{"&e 7、学生练习。
0TU3
_;o 8、学画青蛙。
57\ 0MQO 插入第二层,插入青蛙图片用自由变形工具改变大小、位置。
at uqo3 9、将第一、第二层锁定,插入第三层,照着第二层的青蛙画出青蛙的形状。
@]3\*&R} 10、学习使用铅笔工具和直线工具进行绘画,学习使用颜料桶工具进行填色。
sSM"~_y\ 11、学生练习。
rH@Rh}#yp 第二课时 学习画蝌蚪和元件库的使用
lC<;Q*Y 教学重点:学习元件库的使用,完成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zyw-1 教学过程:
|T:R.=R$~ 1、打开荷花flash绘制蝌蚪并创建动画效果
Ailq,c 2、示范蝌蚪的画法,学生练习
DAn2Pqf 3、将蝌蚪转换为元件,然后制作蝌蚪由场景外部向青蛙游动的动画,(创建补间动画)学生练习。
\"l
z,bT 4、建立新的图层,在窗口菜单中打开库,或按F11快捷键直接打开库。在库中会有建立的所有元件和导入的图形文件,将蝌蚪直接拖到场景中的新图层。
4
cjfn'x 5、需要几只蝌蚪就建立几个层,每层只能作一动画。
fz'qB-F
Y 6、用自由变形工具改变蝌蚪的大小和方向,让蝌蚪从不同方向游向青蛙。
!KHgHKEW^ 学生练习。
uibmQ|AQ 7、测试影片观看效果。
e~)[I! n 'uL4ezTtA ORM>|
& 四、牵牛花儿开
_w^,j" 教学目标:
> 0^<<=m 1、制作牵牛花开动画,学会使用制作Flash逐帧动画;
<jh4P!\&j 2、进一步熟悉Flash元件操作。
UU=]lWib 教学重点:制作逐帧动画
'$ei3 课时安排:两课时
qBEp |V 教学过程:
p9v:T1? 一、激趣导入
sJ6.3=
c 用第一课介绍的书角花为例,引导学生说出逐帧动画的特点
`TBXJ(Y 二、新授内容
8Qv s\TY 画牵牛花逐渐开放,每一帧都是关键帧,代表着牵牛花开放的某一时刻的状态,花开的顺序不能错
mjeJoMvN)H 三、试一试
R1];P*>%gZ 引导学生尝试体会“洋葱皮”效果及其用途,并借助“绘图纸”工具调整牵牛花各帧上图形的位置,使动画更加流畅
xo>0j# 四、学生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
:WL)@ 五、作品展示
s.J4&2Q br I;}m rA~f68h| 五、转动的风车
>kXscbRL7 教学目标:
HTQZIm 知识目标:
,i:?c 1.通过制作风车,能了解运用Flash中动作补间的另外一种形式:旋转运动;
O}M-6!%<, 2.在第三课的基础上再次运用图层,认识图层在Flash中的作用。
+B*]RL[th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aQ``B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对美的体验和欣赏
g~hMOI?KK^ 教学重点:多图层的运用
2`o
@L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
IO)B3,g 练习法:实践演练,在做中学
:ld~9 小组合作法:小组交流互助,学习他人优点,促进自我改进
{ 'b;lA]0 教学过程:
gAAC>{Wh 第一课时
=%<=Bn 一、欣赏导入,激情引趣
o/pw=R/): 师:转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转动也是动画制作经常用到的一种动画效果。使用FLASH动作补间能方便地制作物体旋转的动画效果。下面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风车”。
C;W@OS-; 二、制作动画:
OBi(]l}^O 师:今天我们来个小小的比赛,看谁的风车先转起来。
&8$v~ 活动1:比赛画风车
aTcz5g0" A、学生看书自学,P25-26(上),绘制风车
(/:m*x*6 小提示:画好一个叶片,复制出其余叶片后可以通过“修改——变形”实现风车叶片的旋转,教材中并没有详细说明如何操作,学生可任意选择变形的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工具箱中的“任意变形工具”来实现。为风车配色的操作完成后,选择“查看——转到——场景1”或者直接单击“场景1”图标,回到场景中进行下一步操作。风车的绘制,可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方法,也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
]az(w&vqg2 B、找学生到前面演示自学效果
e=i X]%^ C、教师点拨“修改——变形”这部分内容
1 Pk+zBJ$ D、欣赏学生绘制的风车
\.L jA_ 活动2:风车转起来
u)oAQ<
w A、自学“我来做”上面的一部分——将风车图形转换成元件并设置旋转动作。
^/C\:hw 小提示:将风车转化为元件的时候,要将风车的所有叶片及中心一起选中。
>@vu;j\*E5 B、大家一起播放,看谁的先转起来,同时播放歌曲《三月三》。
$DHE%IN` C、互相帮助,让大家有风车都转起来。
q5;dQ8Y? D、学生演示,巩固自学的知识,教师点拨。
c
p"K ?) 三、集体再一次欣赏,在音乐声中,风车转动,课堂气氛活跃。
L}h_\1 四、课堂小结。
1T
!o`* 第二课时
A
\/~u"Y 一、复习导入:
ciS +.%7 把上一节课制作的风车找出来,并一起播放。
=gVMt 二、继续完成做一做第二部分
}UPC~kC+Z A、学生看书,自学P26下,学习动作补间的另一种形式——转动。
t^01@ejM+ B、问:观察两个风车的转动速度,让学生体会在属性面板中所设置的旋转次数与最终的风车转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8iIp[9~= 小提示:“插入图层,制作一个新风车”:使新风车的第二个关键帧选取的位置和第一个风车保持一致,通过设置新风车的旋转次数(与第一个风车不同),可以认识旋转次数与旋转速度之间的关系:旋转次数越多,风车转速越快。
UoxlEec 三、试一试:
xfRp_;l+R 可以让学生在操作前观察第1帧与第29、30帧的画面有何不同,理解删除最后一帧的原因。
+|/0sPW( 四、小探究:
M%E<]H2;S 活动1为风车绘制手柄,体会层的作用;
r=Xo; d*TE “绘制风车手柄”:教师可安排学生去尝试将手柄绘制在“风车”图层,播放并查看效果,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运动对象应该绘制在不同的层。
A5nggg4 活动2制作一个卷叶风车,这是对前面活动的一个拓展性练习,在教材中安排此步骤的意图是想让学生熟悉旋转效果并能制作不同的风车叶片。
p:08q
B|uQ 五、自已解决:
8T1`9ITl: 1、 如何使影片播放更加流畅
&%2^B[{ 2、 如何设置舞台背景色
eoiz]L 让学生设计好自己需要的舞台背景色。
*w0!C:mL& 六、交流“用动作补间的旋转效果,还可以制作哪些动画”,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76 _EXy 调整风车转速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帧数或帧频来实现。
+>PsQ^^x sxT&T=7 o`YBz~2 六、孙悟空变变变
m.D8@[y 一、教学目标:
Q.N!b7r7 知识目标: 1.位图转矢量图,掌握图片格式转换操作要领;
s#^0[ Rt 2.学会制作Flash形状补间动画;
tVG;A&\,6 3.知道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bdL= ?KS 能力目标: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lC>E[ 情感目标: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以及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a.JfF 二、课时安排:1课时
TAG@Ab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gX"-3w 四、教学方法:教师演示法:教师讲解、引导。
\c2x
udU 任务驱动
v0C+DKi 五、教学过程:
L3b0e_8>R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Ibe 同学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最喜欢里面的哪一个人物?谁能给大家说一下
m7^f%<l 孙悟空有什么本领?那么大家想不想再看一次《西游记》?好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自制的《西游记》片段(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播放Flash动画出示课件:即本课孙悟空变成大公鸡、房子、猪八戒和桃子的变形动画,并伴有动画片《西游记》里的主题歌)
J _rrc;F 师:好了,大家欣赏完了,想不想自己做出这个小动画?(生:想)那好,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再来做一次。
7Fj8Mp| (二)制作动画
L\#YFf A、布置学习任务,勇闯第一关
ny
KfM5s_ 1、师:孙悟空大闹天空,玉帝派二朗神捉拿孙悟空,在众多的神仙捉拿下,他变成了一只公鸡。现在我们就帮他变一下吧,请大家自学P30的“我来做”这部分,要认真仔细的读要求,反复的推敲,然后按步骤完成?遇到困难时再仔细读读,答案就在里面。好了,开始闯关吧!
?^U? ua6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提供图片资源库)
Ar<5UnT 3、简单交流,恰当鼓励
bMKX9`*o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读要求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qSP&Fi B、布置任务,勇闯第二关:
l`"?KD 1、同学们真棒。第一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就认出来了,他变成了一只鹰,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房子,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二关开始!
8i',~[ 2、学生自主完成
^6 wWv&G[8 (本关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进行演示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引导学生完成任务)
b-ss^UL 3、学生演示,全班交流,恰当鼓励。
RJD{l+ 这一部分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但在设计上仍旧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尽量避免教师的讲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魅力和导向作用,让学生充满自信完成任务。
G2|jS@L# 此外概念部分并没有象往常一样在上课伊始就提出,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尝试中领悟,从而自然的明白其中的含义。
PhyIea C、布置任务,勇闯第三关:
Gwk$<6E 1、第二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变成火要烧房子,孙悟空一见不好,迅速变成了猪八戒,当时猪八戒是天篷元帅,这下可好了,天兵们怎么也认不出。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三关开始!
_eGYwBm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三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Ao\P|K9MyL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三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B t!xSI 4、学生完成“勇闯第三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q+ #JW 在制作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安排了交流展示,既是对完成好的同学的鼓励,又能够充分调动没有及时完成动画制作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互帮互助,最终完成任务。
J8)
l ,J" (四)勇闯第四关:
x$q} lJv_ 1、第三关居然没有难倒我们,可是二朗神君的第三只眼睛一下子又认出来了,他一个劲喊:屁股红的是猴子,孙悟空一见不好,正好前面有一棵桃树,他迅速变成了桃子,当树上全是桃子,二朗神君看了半天,怎么也找不到他。现在老师宣布:挑战第四关开始,帮肋孙悟空渡过难关。
&|x7T<,) 2、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勇闯第四关”。(教师提示学生观看专题网站“勇闯第三关”中的“重点提示”;此外教师巡视指导,针对问题及时解答指导。)
>ZJ]yhbhK 3、教师讲解示范“勇闯第四关”。(因为本部分学习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且学生自选的图片又为其制作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因此应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共性问题,安排教师进行示范性操作。)
T +vo)9w 4、学生完成“勇闯第四关”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x'g4DYl 三、展示交流,综合评价
/3M8;>@u (针对学生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及教师巡视中看到的好的作品结合课程时间情况展示3-5人作品,并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充分鼓励和奖励。)
j""ZFh04 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竞争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GST#b6S 四、全课归纳总结:
i D 9 */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JU17]gQ 五、拓展延伸:
W yM
1s+@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孙悟空变化的本领,你的孙悟空能变化多少次?(生:无数次)说的真好,我们手中的孙悟空能变化无数次,下节课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将你的孙悟空形象变化的千姿百态,多种多样!
Rq|6d
M6H e*Wk;D& N# }A9t 七、神奇的放大镜
eA7
Iv{M 教学目标:
!dT+c
Zsf 知识目标:
x`g,>>&C 1.学会使用Flash制作放大镜效果;
{dZ]+2Z~+ 2.初步了解Flash中遮罩层的原理及作用。
u"&?u+1j 能力目标:掌握Flash中遮罩层的方法。
hEHd$tH06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从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WkXgz6 P 教学重点:Flash中遮罩层
,]EhDW6 教学时间:一课时
igo9~. 教学过程:
t,r]22I,` 一、欣赏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nG<oae6z" 师:Flash中遮罩层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层,利用它可实际很多神奇的功能,现在我们一起欣赏动画片断《神奇的放大镜》
WO.u{vW]' 二、制作动画
P<IDb%W 1、 在两个图层上,分别制作需要放大的图形元件和放大后的图形元件。
A'#d:lOA A、学生看书P32“我来做”,自已试着来做。
!S=YM<A d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2kLj2!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HF0G=U}i 这个动画中主要图层是“镜”、“大图”和“小图”。“小图”中的元件不被遮罩,在影片播放中都能显示(与遮罩层无关);“大图”中的元件是被遮罩的,需要透过“镜”元件才能看到。插入“放大镜”图层是为了使这个动画更加真实,增加趣味性和生活性。
2yJ{B 2、 制作放大效果
'4uu@?!dVk A、学生看书P33上,自已试着来做。
/K|(O^nw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TR3U<: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G:1d6[Q5{ 3、制作放大镜边框与手柄
xnMcxys~ A、学生看书P33下,自已试着来做。
O[VY|.MEk B、找一个学生到前面检查自学效果。
UF7h{V}) C、教师精讲,指出不足。
"r46Rfa 提示:用箭头工具可同时选中位于不同图层的对象。
(T*$4KGV “制作放大镜效果”:教材提供了一个制作往返动作补间动画的方法。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先创建第1帧与第50帧之间的动作补间,然后再创建第50帧到第100帧的动作补间。
OK]Q Db 三、“交流”:学生讨论遮罩层的作用?
Aax;0qGbH 这一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利用遮罩层可以实现的效果并不仅仅只是教材中介绍的放大镜一种,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我们这样操作得到的放大镜效果真实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的缺点:在图像的边缘,特别是图像的放大比例比较大时,图像会发生比较大的偏移,有时显示出来的放大图像并不是放大镜下面区域的图像。
d1/WUKmbZ 四、欣赏作品 课堂小结
~yJ 2@2I 7
0?iZIK _ $.vm n,:. 八、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展
GqHW.s5 教学目标:
J'Pyn 知识目标
0{b} 1D 1.学会使用文本工具和调色器面板;
T[$-])iK 2.加深对图片位置移动的补间动画;
<-k! 3、加深对Flash中遮罩功能,制作霓虹灯效果
3aq'JVq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
o=R(DK# U 情感目标:
^OiL&p;r 1、通过观赏西柏坡图片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YTyr
X 2、通过教学,增添学生的幽默和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神奇和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W=x^$a 活动重、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k^Qf | 活动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
?)1Y|W'Rv 教学过程:
xuvW6Q; 第一课时
y2I7Zd . 一、欣赏作品, 激情引趣
rD=D.1_
出示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展动画片断,师生一起欣赏。
74M 9z 师:这些图片是老师收集的,利用FLASH工具制作成动画,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也收集了大量的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这节课我们一起把它制作成动画。
MoFM'a9 二、我来做:搜索整理图片
GS>[A b+ 搜索信息的关键词由学生自己确定。注意文字说明要和图片相关,语言要简洁精炼。图片大小可以在ACDSee中调整统一,也可以直接导入到Flash中,在图片属性中调整图片高度和宽度。
]^C 8Oh< 三、制作动画
??"_o3 1、打开书36页,找学生读“我来做”这部分,并为这段文字标序号。
YHEn{
z7 2、教师找一名学生读第一步,师演示操作,师生合作完成。
1*=ev,Z 3、学生合作,找两名学生一人读一人做,完成第二步。然后学生集体上机操作。
upuN$4m&{ 4、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第三步,然后找一到两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教师点拨:修改—组合。
dLp1l2h!0 5、保存文件,测试影片,观看效果。
tfU*U>j 四、欣赏作品。
r+ bGZ 1、集体放映欣赏;
-~{Z*1`, 2、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
;Xt<\^e 五、课堂小结。
(1'DZxJ&u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i"G'#
n~e 同学们的动画做得真好,下一节课我们为动画加上标题,制作文字的霓虹灯效果。
@N4~|`?U 第二课时
:rL%,o" 一、复习导入:
l?*DGW(t{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制作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图片部分的动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制作标题。
AI2XNSV@Yl 二、制作题目:
_4N.]jr5 1、学生看书自学P36—37
mU-2s%X<.^ 2、教师找一名学生读第一步,师演示操作,师生合作完成。
J.yM@wPS> 3、生生合作,找两名学生一人读一人做,完成第二步。然后学生集体上机操作。
AfA"QCyO 4、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完成第三步,然后找一到两名学生到前边演示,教师点拨:
2Xl+}M.:Y A、“文本工具”是第一次使用,可先让学生尝试设置字号、颜色、字体等。然后将图片的文字说明输入到相应图片的下方,也可以直接复制文字。在Flash中调整好的一张图片可直接转化为图形元件,然后进入元件编辑状态添加文字说明。
Z
i6s0Uck B、“我来做 设置题目的霓虹灯效果”:色条颜色并不要求统一,可随意设置。单击“渐变定义栏”可添加颜色指针,将颜色指针拖离“渐变定义栏”可去掉此指针,每个颜色指针的颜色可通过“当前颜色”选框调整。
{T-\BTh&Q C、在设置“椭圆”的动作时,开始使“椭圆”元件的右端与字条右端对齐,在第60帧时,使“椭圆”元件的左端与字条的左端对齐,设置动作补间,这样题目文字就会一直呈现在屏幕上,并且变换着颜色。
w!"L\QT D、可让学生交流为什么色条要大于并覆盖文字图形,让学生对色条小于、等于或不覆盖文字图形这几种情况都尝试一下,然后通过作品效果的比较,体会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vntJe^IaFd 三、交流:
9InP2u\&: 可以交流通过改变题目文字与色条的相对位置还可以实现哪些效果:
==[(Mn,%d 1.在第一帧时,将色条右端与标题文字的左端对齐,第60帧色条左端与文字左端对齐,设置补间动画,可以看到文字是逐个出现的。
Ow4 _0l& 2.如将“色条”图层设置为遮罩层可以实现文字逐个出现的效果,只是不能实现文字的霓虹灯效果。
K[y")ooE<j 四、欣赏动画,课堂小结
vR\E;V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rK0C) 6nk}k]Ji
^
f,4=- 九、海上日出
2?~nA2+vm 教学目标:
Rv&"h_"t 知识目标
'oIE:#b 1、学会设置Alpha值,制作不同的透明效果;
hH`x*:Qja 2、能够利用引导线制作动画。
sYS
8]JU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画制作能力;
#p(c{L!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神奇和乐趣,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eaFkDl 活动重、难点:突破学科本位,建立学科间彼此联系,实行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9F807G\4Qt 活动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
\< .BN;t{ 教学过程:
c6[m'cy 一、与语文学科相整合,导入课题:
mEJ7e# 找学生朗读语文课本中的《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把动画的大概内容作了描述。
h q7f"` 二、制作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
h*VDd3[# 观看一段海上日出的视频,注意观察日出前后太阳、天空、海面的变化,以便根据观察到的变化效果,在制作动画时合理设置Alpha值和引导线。
3 ZOD2:( 1、学生看书自学P38“我来做”第一小节“绘制天空的海面”,并动手操作。
Ve(<s
2、欣赏学生的制作作品。
zjUQ] 3、教师点拔:注意颜色的过渡。
B!Wp=9)G 4、学生看书自学P39“我来做”第二小节“天空和海面由暗变亮的动画”,并动手操作。
`NQ Alpha为透明度:建议学生通过设置不同的Alpha值,实现波纹和天空的渐变效果,体会Alpha值与图形明暗的关系:Alpha值越大,图形越暗,Alpha值越小,图形越亮。
futYMoV 5、教师精讲:创建了三个图层:“天空”、“海面”和“波纹”,通过改变“天空”和“波纹”两个元件在不同关键帧处的Alpha值创建补间动画,体现日出过程中天空和海面颜色的变化。
?V2P]| 三、制作太阳升起的动画
"zcAYg^U 1、学生看书自学P39“我来做”第三小节“绘制初升的太阳,使用引导层绘制太阳逐渐升起的轨迹。”,并动手操作。
zdwQpB,+^ 2、教师提示:
Z+k) N A、制作太阳的弧线形运动轨迹就需要添加引导层,画一条引导线,太阳元件中心点与引导线端点要重合,目的是使太阳沿着引导线运动。
o:#jvi84F B、画引导线并不仅限于“铅笔工具”,可让学生去尝试用“画笔工具”等画出引导线。
5&8BO1V. 四、交流:说说制作太阳升起动画其他方法。
6vK`J"d{~D 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来交流一下使用引导线的心得,总结制作海上日出动画的各种方法。
rpiuFst 五、欣赏作品,课堂小结。
Gt*<Awn8 }K) AjZ Xgx/ubca0 十、下雪了
{LiJ=Ebt 教学目标:综合使用引导线和影片剪辑元件制作出有关下雪情境的简单动画片。
%O9 Wm_% 教学重点:巩固引导线的使用
sR/Yv 教学时间:两课时
_9=87u0 教学过程:
W%+02_/) 一、动画导入:
X.#*+k3s0 学生欣赏动画片《雪孩子》的片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兴趣。
Ze%S<xT!O 二、动画制作:
&Z~_BT 1、制作背景:
d[?RL&hJO A、学生自学课本P42“我来做”第一节“背景”
>c0leT B、学生动手操作
IrZjlnht 要求绘制或者导入一幅背景图,这是学生发挥发散思维的一部分,可调动学生的想像力绘制不同的下雪背景图,可以山峰为背景,也可以小房子、树木、河流等等,由学生去自由发挥。
Tp-W/YC C、教师巡视
yr},pB 2、制作一片飘落的雪花:
i
]<@ A、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二节“制作一片飘落的雪花”
,u|>%@h B、学生动手操作
gN}$$vS 要求:雪花的形状形态各异,不统一,关于雪花的颜色也可由学生任意发挥,鼓励创作,鼓励创新,建议让学生陈述自己想法。一个引导层上最好只画一条引导线,雪花的运动路线可有很大曲折度,但引导线最好不要交叉,上一节课太阳的运动是单一的曲线运动,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雪花与太阳运动的不同。
@rT$}O1
?` C、教师巡视
F2zo
!a8 三、制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h.?<(I A、讨论:交流如何制作出更多雪花飘落的动画:
jlb8<xIC] 可以添加更多的层,分别制作;可以逐帧画出更多雪花飘飘洒洒降落的过程等等。教材中是双击“雪花”元件,进入元件编辑状态,绘制更多的雪花。为确定每个雪花所在的位置,需要多次试验,以达到更好的动画效果。
_kBmKE B、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三节“制作漫天飞舞的雪花”
>q;|
dn9 C、学生动手操作
0 @#Jz#? D、教师巡视
N|mggz 四、制作眨动眼睛的雪人
\'=svJ
A、学生自学课本P43“我来做”第四节“制作眨动眼睛的雪人”
o%Q9]=%! B、学生动手操作
gA=Pz[i)p 涉及到了影片剪辑元件的制作(这里用逐帧动画做影片剪辑元件)以及使用。
nP*DZC0kE& C、教师巡视
jk`U7G* 点拔:要注意雪人的眼睛与雪人脸部协调搭配。
jy~hLEt7 五、播放影片。影片剪辑元件虽然只有四帧,但却可以贯穿整个影片的播放过程,并不受主影片时间轴的限制,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影片剪辑元件的特点。
NCg("n,jx 六、全体同时播放,学生可下位欣赏。
Srw`vql{( 七、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o Tvg%bX "zw{m+7f, \
3E%6L 十一、春节贺卡
\#biwX 教学目标:
#.u&2eyqQ 知识目标
c@,1?q1
bv 1. 熟练使用动作补间、形状补间制作动画;
Pjq9BK9p 2. 学会使用渐隐渐显效果制作动画;
jA^yUd- 3.学会给动画添加背景音乐;
L__{U_p 能力目标:利用FLASH制作完整的短片的过程;
,8DC9yM, 情感目标:懂得珍惜亲情、友情。
Ew]&~:$Ki 教学难点:移动中心点
rui 8x4c 教学时间:二课时
uLv 教学过程:
[.l,#-vp 第一课时
Y|mtQE?c 一、欣赏作品,激情导入
rk%pA-P2 师:新年好,新年好,新的一年又来到了,辞旧迎新的时候,动手制作一张FLASH动画,为亲朋好友送上自己最真诚的祝福,(边播放春节贺卡动画)
Gmu[UI}w8 二、制作贺卡:
V9ZM4.,OCN 1、制作四个灯笼:
6 [bQ'Ir^8 A.找一名学生读“我来做“第一段。
[GCaRk>b, B、学生动手操作,按书上内容试做。
E
@r &K C、教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进入点拔。
M%jR`qVFg. 2、制作灯笼摆动的动画:
X%I@4 B7Ts A.同桌两个人为一组,一人读,一人操作
M`7lYw\Or! 小提示:这一部分应注意移动中心点(有的版本称为“注册点”)到灯笼顶端,此时才能保证灯笼摆动时是以顶端为基点的,和实际生活中的一样。设置好各帧“灯笼”元件的旋转角度后,如果想让灯笼摆动起来,需要设置动作补间。
Y, Lpv| B、教师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演示,检查自学效果
0XljFQ C.教师点拔。
.`KzA]&
# 3、制作灯笼变形为文字的动画:
;]R5:LbXS A.学生观看课件(教师可把这里的操作录制成片断,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V!Wo4M 小提示:灯笼变形为文字的效果时,设置字体为华文彩云是因为有些字体(如楷体)在分离后会变得模糊不清。“试一试”中制作空心文字图形可以让学生在新建的Flash文档中操作,或者在课后尝试。应使学生明确:要想实现文字的动态效果如变大、变小或变形,就需要先把普通的文字通过分离转化为图形,然后再处理。
fvta< B.学生动手操作。
*pO`sC> C.找学生到前面演示。
mb_6f:Qh3 4、测试影片,观察效果
DIYR8l}x 5、欣赏学生作品。
k{!9f=^
三、课堂小结。
nCV
7(ldmH 第二课时
uYO$gRem 一、观看对比影片,导入新课
!`H!!Kg0L 1、复习,观看学生上节课的作业
B !x6N" 2、欣赏教师作品(带音乐的)
t0<RtIh9e 3、师问:观看这两个影片后,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Z1$S(p=)L 二、完成上一节的内容:
LCXWpUj~ 师:上一节课我们有的同学可能没有做完,现在给一点时间,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完成一下。(上节课内容较多,可能有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时间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确定)
|pknaz 三、制作空心文字并设计其渐隐渐显效果
^[I>#U 小提示:渐隐渐显效果是通过调整Alpha值来实现的,其原理为:Alpha是Flash动画场景中图形符号的一个主要属性,改变其值(0—100之间)便可改变对象符号的透明度。如果给各关键帧上的对象设定不同的Alpha值,则该对象就呈现出动态变化的透明效果。
<QgpePyoN A.教师演示,学生观看,突出重点。
L09r|g4Z B.学生动手操作。
',Z]w;D!G C.教师巡视检查。
V~8]ag4 四、添加背景图片和音乐,并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sWTa;Qi 1、学生网上搜索音乐:
o]]tH 使用恰当的背景音乐和图片能烘托出Flash作品的整体效果,如歌曲《新年好》、鞭炮声或自己录下来的祝福语等。教师不必约束学生使用何种背景音乐,只要学生认为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自己喜欢就行。
lP4s"8E`h 2、书写对亲友的祝福词
#xR=U" 五、交流:
@G>eCj 制作过程中还可以增加什么样的效果,使贺卡更加漂亮。
=^zGn+@z 六、欣赏作品,提高创作激情
r^E(GmW 1#|lt\T a&kt!%p: 十二、水中倒影
@}r
s6 G 教学目标:
o=zl{tZV 知识目标:灵活使用遮罩实现水波动画的效果;学会调整舞台大小的方法;
r_8;aPL 能力目标:合理安排各元件在舞台中的位置,使动画优美流畅,培养学生创作美的能力。
_/ 5 情感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主义教育。
$WRRCB/A6 教学重点:合理安排各元件在舞台中的位置
%b h:c5 教学过程:
6c>:h)? 一、听音乐,导入课题:
<RbsQ^U 师:远处青山层林尽染,近处绿水微波荡漾,远山近影,相映成趣。(边放音乐高山流水),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制作动画《水中倒影》
0e:j=kd)NH 二、制作动画,新授新知:
2#qcYU 1.网上搜索一张美丽的图片。
Yp3 y%n 图片可以选择群山,也可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花草,或者是自己的绘画作品。
_9=cxwi<w 2.播放一段水中倒影视频或图片,观察其特点。
n%}#e! 师:水中的倒影有什么特点?
klc$n07 3、制作倒影画面:
8B "^}y\0 A.导入图片:
&\ad.O/Q 图片导入到舞台中,有很多需要进行大小调整才能与舞台相符。但是有些小图片在放大之后可能会变形或者不清晰,这时可引导学生去调节舞台大小:在舞台工作区右击选择“文档属性”,可通过调节“尺寸”所对应的“高”和“宽”的数值来改变舞台的大小;也可以将图片移到舞台的左上角,在“文档属性”对话框中“匹配”所对应的三个选项中选择“内容”(也可由学生尝试比较三个选项对舞台大小的影响,自主选择调整方法),此时舞台大小就是图片的大小,可提出问题“舞台这么大够用吗?倒影图片放在哪呢?还需要怎么调节呢?”,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将“高”的设置值放大2倍。
F *U.cJ% 舞台大小的调整也可在将 “群山1”和“群山2”及“倒影”层中的元件的位置调整好之后再进行。
trA ^JY B.制作倒影图片
`Um-Y'KE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将“群山2”中元件缩小高度,Alpha值设为90%的原因(因为水波流动,水中倒影看起来就会比实物的实际高度低一些,改变Alpha值是增强水波的明亮感),使学生了解一些水中倒影形成的原理,倒影与实际事物的区别。
9[&q
C “倒影”层中的元件下移5个像素的操作方法,可以通过方向健,下移5次即可;也可以使用工具栏中的“选择工具”,将元件选中,下移5个像素(根据图形属性面板中的Y值可确定移动位置)。
jW^]N$> 3、设置水中倒影的水波效果:
vXM{) A.教师演示:
/nh3/[u 提示:第1帧处,“水波”元件的底端不能高于“倒影”图层中元件的底端,第40帧处,“水波”元件的顶端不能低于“倒影”图层中元件的顶端。因为“倒影”中元件是被遮罩物,要求“水波”元件由使至终的运动都必须达到将倒影完全遮住,但不一定要求两个元件对齐。
Rb^G~82d? B、学生动手操作:
NTGWI$ 三、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M4
})) 四、交流:如何利用遮罩制作更加真实的水波效果
fG8^ |: 制作结束之后,可组织学生谈一谈水纹波动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栅格的宽度、帧频等),栅格的颜色是否影响波纹效果(不影响),第二个关键帧位置的改变将如何改变水波效果(第二个关键帧帧数越大,水波波动越缓慢)。
0a!|*Z 五、共同欣赏优秀作品。
[T3%Xt'4 六、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动画知识?
T'Jl,)" q&:%/?)x McbbEs=) GUJ?6; 十三、美丽的海洋世界
}Q^*Zq9- 此课没有新的知识目标,根据课本的量很大,可删去,对于新知识点:会创建影片剪辑元件,可在后面制作中增加上。
mtLiS3Nk8 十四、小小船儿水上漂
(6
RWI# 活动目标:
yr.sfPnJK 知识目标:综合使用动作补间动画创建情境动画;
K|D1 能力目标:会一些解决动画间断问题的办法;锻炼学生的整体规划能力;
^@Qc!(P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p9MJa[}V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
7pyaHe
教学过程:
DdeKZ)8 一、播放音乐,导入新课:
! P$[$W 同学们,你们听过《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吗?知道是谁唱的吗?
>C5u>@%9O 播放熟悉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优美的歌声赫然回荡在教室里,同时也明确了此次活动的任务。文字信息转换成图像信息,突出体现了信息的转换。体会用文字和图像表达信息的特点。
k|jr+hmn": 二、制作动画:
lG[j,MDs 1.制作动画背景,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
4T~wnTH0Xg 学生按书上的画“背景”,但是“背景”图层 中的景色可以由学生自主发挥,不一定只画白塔、绿树和红墙,可以画上花花草草、小动物、大山等,或者是导入一张图片做为背景。如果学生想画另一种意境的岸边,应给以鼓励、支持。
F{
C2%
s# 2.制作流动的河水:让学生熟练使用调色器,练习动作补间动画的设置,学习解决画面停顿的办法。
u{sb
^cmy A.教师演示,指出要点:
: S-{a ①绘制“水面”图形元件:
k2#|^N 画好闭合图形后,提示借助“混色器”面板去调节水面的颜色,然后填充。颜色填充好之后,通常是左右颜色区别,并不是作品所需要的上下颜色的区别,这时,可选择“颜料桶”工具,由学生尝试在图形上拖动鼠标,观察图形颜色的变化。掌握方法,就可以按要求为图形填充颜色了。学生在连接图形时,会遇到颜色不一致或者水波重合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办法(例如使用“取色器”来调节颜色,用“箭头工具”调节水波等)。
d<m.5ECC} ②绘制“水面2”图层中的深色水面
L{XW2c$h 思考:是不是可以复制“水面”元件,将此元件的颜色变深就可以了呢?
^8dCFw.rU 学生讨论结果:这样做是不行的,那就使得两个图层中都使用同一个元件,它们的状态,包括颜色在内,永远是一致的,即使是位于不同的图层。
.jbxA2 ③设置“水面”元件的动作
>oi?aD% 提示:按住“shift”键再拖动元件可以更好的控制元件的拖动方向,使元件在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保持竖直方向的稳定。
Oe "%v;- ④每设置完一个动作,就进行影片测试,及时纠正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测试影片时发现,水流没有完全遮住背景图的下方,可以加大“水面”元件的宽度,重新测试、调整,直至满意。
*
]D{[hV B.学生练习操作,教师巡视
Le/}xST@ 3.制作小船上下浮动的动画效果
%z~kHL A.同桌同学合作完成,一人读,一人做;
X]W( B.教师点拔:
PH^Gjm 小船的位置,浮动的高低都需要依照整体的结构去设计。“小船”元件关键帧的位置不要求统一,只要最终实现的动画效果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即可。
v@J[qpX 三、交流:
sfy}J1xIL 讨论动画出现闪烁或间断的原因以及解习的方法:
*q[;-E(fZ# 可结合前面“转动的小风车”一课一起进行讨论。出现重复帧时,将重复帧删除。像在“转动的小风车”中,在最后一关键帧的前一帧插入关键帧,将最后一关键帧删除,这样可缓解动画闪烁的情况。同样,在本课中将“水面”的首尾相接也是为了缓解画面停顿现象。弄清其原理,为什么有重复帧会闪烁、停顿。
&xt
GabNk 四、欣赏作品,提高创作能力
(Y^tky$9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I_R 6
M1 ]8'PLsS9<w *|@386
\ 十五、小蚂蚁
$e u
I 活动目标:
{/,AMJ<:G] 知识目标:练习创建影片剪辑;(因略去十三课,这里可做为一个重点)综合使用影片剪辑和引导线,制作出流畅的动画。
2,|;qFJY-@ 能力目标:使用FLASH创作完整的动画
EiZa,}A 情感目标:与科学学科相整合,培养学生爱惜小动物。
Krl9O]H/[ 教学重点:综合使用影片剪辑和引导线,制作出流畅的动画。
*!dA/sid 教学时间:两课时
zXbA$
c 教学过程:
$Fy>N>,E( 第一课时
pEW~zl 一、整合科学课,问题导入:
W u$yB! 师:有土地的地方就有蚂蚁,它们是一种群居的社会性昆虫。你们知识昆虫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吗?
+NiCt S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供各样的蚂蚁图片、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蚂蚁的结构特点:头、胸、腹的相对大小、位置以及形状,三对足的区别和运动特点。
mwI7[I2q 二、新课:
59+KOQul6 1、绘制草地,作为动画的背景:
6V
#EEb 此部分与美术学科整合,属于美术方面的练习,可锻炼学生的美感和使用Flash软件画图的能力。(这部分操作时间较长)
)me`Ud 小提示:在绘制草地时,颜色的选取和搭配会影响到作品的最终美感,建议选取明亮的颜色绘画。也可导入一张图片作为蚂蚁活动的场所。
2Je]dj4 2、制作爬行的小蚂蚁
@*|T(068& 学生看书,进入制作,可小组间讨论,合作完成。
,^DP 小提示:
B^ddi 1、可步按照书提供了蚂蚁的例子,但并不要求统一,在蚂蚁颜色、结构上都可做恰当的变换。
&H
+n0v 2、学生交流讨论:
6)20%*[ 如何体现蚂蚁的爬动?
+m/n~-6q A.教材中是用蚂蚁的足的变化来体现,为了使动画更加生动,可以使蚂蚁的眼睛、触角等都有些许变化。
nI1(2a1 B.可在设置蚂蚁动作之前,组织谈论将蚂蚁腿的中心点移动到与身体的连接处的原因,或者在学生做完这一步骤之后进行交流。(蚂蚁腿的转动是以中心点为中心的,将其中心点移动到腿与身体的结合处,使动画真实)
[%~yY& 3、通过“控制——播放”,检测蚂蚁的爬行动作,针对不理想的地方做调整。
64>CfU(
4、这部分内容要给学生大量的上机时间,会创建影片剪辑元件,这里对《美丽的海洋世界》这一课进行补充
#5{BxX&\ 三、小组内交流,互相欣赏作品
<~:2~r 四、课堂小结。
cRWB`& 第二课时
.;l`V
WP 一、复习导入
j5]ul!
ji 师:我们先欣赏一下上节课同学的作品,请大家评议一下,哪里值得我们学习,哪里还存在问题?
O}}rosA 学生讨论;
:AI%{EV-L 继续修改上节课作品。(可能上一节课没有完成,因为绘制作的内容较多,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q.}eb0 二、制作蚂蚁爬行动画:
g=,}j]tl 1、学生讨论:如何使画面更美丽?(各元件的伴置)
#l3)3k*; 2、学生看书自学,动手操作
yO* 小提示,我们为了避免蚂蚁在沿引导线运动的时候,运动过于呆板,可在蚂蚁转弯的时候插入关键帧,调整蚂蚁的位置。更多蚂蚁沿不同引导线运动的动画设置,如同在“美丽的海洋世界”中设置多条小鱼的运动。
xH}bX- m 三、欣赏作品
>Q?8tGfB 四、交流:如何制作其它小动物爬行动画?
1i'y0]f 五、课堂小结:
ZE~zs~z| (XY`1|])` vbZ!NO!H *v?kp>O 十六、月球围绕地球转
Xil;`8h 活动目标:
evNe6J3 知识目标:知道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转动情况;使用遮罩实现地球自转;体会引导线不闭合的原因。
g-]~+7LL 能力目标:与自然学科相整合,培养学生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能力。
~P;A
9A(k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光趣,具有创新的精神。
^5(d^N 教学重点:知道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位置关系及转动情况
P|]r*1^5 教学时间:两课时
j-DWz>x 教学过程:
=)gdxywoC 第一课时
KC9e{ 一、与科学学科整合,激情引趣
?)(-_N&T 师:地球在不停自转的同时,月亮还会绕地球转。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这样转的影片。
1xkrhqq 播放一段地球自转、月球围绕地球转的视频或动画。
%O<8H7e)V 师:大家观察一下:月球和地球体积大小的比例是怎么样的?月球围绕地球转的方向?
n=AcN 学生讨论,为何观察到的月球围绕地球转的方向不同,有自西向东的也有自东向西的,是不是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呢?激发学生了解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ju.pQ=PSX 二、使用遮罩效果制作地球自转的动画:
5
C^@w 1、师生一起探究,制作动画:
3JkdP h 把书上“我来做1”按自然段分成九步,学生按步进入操作,完成作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遮罩层和被遮罩层之间的关系。
P8ZmrtQm 小提示:
3eXIo= A、导入一张世界地形图,调整图片大小。(保持原图的高宽比例,可借助“Shift”键)
`Pc<0*`a B.对图片部分操作,需要将图片分离。在选中“套索工具”后,去掉图片的其他杂点,(可借助“选项”中的魔术棒、“橡皮擦工具”)
n${k^e-= 2、小组内合作,请自己的小老师,小助手,一起合作完成。
Pz\K3- 3、这一部分较多,可给大量的上机时间,教师巡视检查。
CyW|k
Dz 三、测试影片,欣赏作品
t8rFn 四、小结。
^NR
f 第二课时
`|nCnT'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
'Q2c'r 师:上节课我们完成了使用遮罩效果制作地球自转的动画制作,这节课我们继续制作。
gq/Za/!6 二、完成“我来做2”,进行制作:
VuH -> 1、制作背景颜色P62页。
SY%y *6[6 2、小提醒:调整好地球与月球的高度比例。
0y?;o*&U\ 3、制作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动画:
jX(hBnGW 师生一起探究,制作动画:
di0@E<@1: 小提示:
(V]3w A.如果引导线是闭合的,元件将会走自出发点到终点的最短路线,所以,需要擦除一段。
Ke?,AWfG B.为了体现地球的立体感,添加一个图层,画一个和遮罩层上的椭圆相同的图形,填充颜色以浅色为宜,中间半透明。还可以为夜空点缀一些亮闪闪的星星。
KAI2[ gs 三、欣赏作品,共同提高
;FRUB@: 四、交流:怎样制作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的动画?
#8yo9g6 五、课堂小结:
N' R^gL
OE9,D:tv V[K N,o{6 +F2OPIanT~ 十七、鸭子水中游
.g\Oj0Cbxh 活动目标:
aekke//y 熟练使用影片剪辑元件和引导线完成动画。(这部分略,因为课程量大,没法完成,再说绘画的内容费时间太多,对于Fash知识属于重复)
) ba~7A PPIO<K 3` 十八、电子相册
$?bD55 活动目标:
tqCkqmyC 知识目标:
$Th)z}A}EA 1、会为影片添加动作按钮,实现对影片播放的控制;
ck5cO-1>6 2、初步知道Flash脚本语言的使用。
c@3 5\!9 能力目标:学习遮罩、插入音频等技术,完成一个可控制播放的相片展示动画;
]a4+] vLK 情感目标:热爱家庭,关爱家人的良好思想感情。
G8klW
ZAJ 教学重点:初步知道Flash脚本语言的使用。
f:<BUqa 教学时间:两课时
'wG1un;t 教学过程:
FiUwy/,ZV 第一课时
E5M/XW\E6 一、联系实际,进行导入
!$oa6*<1 拿出家人的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
^jwzCo- 师:家人是那么爱我们,关心我们,美好的家给我们带来温暖与快乐,今天我们一起制作电子相册。但是由于条件有限,不能把这些照片都扫描到电脑里,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图片,学习制作相册的方法。
hpb|| V 二、制作相册
hr 6j+p: 1、制作逐帧动画,实现照片依次呈现的效果:
}&e HU A.学生自学“我来做1”;
MJ1qU}+] B.教师巡视点拔;
k4{|Xn
C.测试影片。
zIjfxK 小提示:
D5snaGss9a 1、相册的名称由学生确定,可以是:家庭电子相册、我喜欢的照片、我的家或者照片展等等。
-P/DmSS8V 2、名称的霓虹灯效果是用遮罩实现的,对文字的状态不做要求,可以是静止的,也可以是运动着的。
kwc
Cf2 三、试一试:
#X?[")R 测试影片,会发现播放速度很快,看不清楚每张图片的内容。
)&d=
2M;3 师:为了能看清楚每张图片,应该怎么做呢?
5~@-LXqL 学生讨论,教师要鼓励积极发言的同学,并建议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实施,看看动画效果。
hRu}P" 结论:帧频与动画播放速度之间的关系:帧频大,播放速度就大。
6AG]7d<
四、设置帧动作,控制影片的播放或停止:
5P"R'/[PA_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Kq-1 b 2、学生操作。教师点拔
n9}BT^4 v 3、测试影片。
X~0-W Bz 五、课堂小结。
c&',#.9 第二课时
Babzrt- 一、欣赏作品,导入新课
`cXLa=B)9 播放学生作业,进一步修改作品。
abR<( H12 二、制作相册:
pF-
_yyQ 1、插入按钮并设置影片继续播放动作
}3X/"2SW^ A、学生看书,教师演示
dR1IndZl 提示:播放按钮放到了一个新的图层中,它可以实现对整个影片的控制,可以释放任何一帧上的对象,使此对象进入播放状态。因为每一帧都需要暂停一会,方便观看图片,所以每一帧都需要设置“stop”命令。
"5~?`5Ff B、学生上机操作:
az0=jou<Zl 2、修饰相册,配上喜欢的音乐。
,#3Aaw 三、交流:
RBn/7 能不能插入两个或更多按钮,实现不同的控制效果。
A+* lV*@0 [07E-TT2U @Xl(A]w%! 十九、昼夜交替
@tm2Y%Y! (本册书的内容较多,根据需要可去掉这部分内容)
vHcl7=)Q x-CjxU3 二十、铅笔和橡皮
D5P-$1KPt 教学目标:
>B**fZ~L 知识目标:学会多个复杂连续动作的设置;根据需要变化对象的状态,即熟练掌握元件与图形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故事情节安排不同对象的动作;合理安排声音与语言内容的呈现时间。
&'W7-Z\j-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
q| 1%G Nb 情感目标:调动学生制作的积极性,并使学生更进一步意识到爱护公物,遵守公共道德。培养学生不乱写乱画,爱护公物。
xOj#%; 教学时间:两课时
z@~H{glo 教学过程:
ue@/o,C> 第一课时
Za|iU`e\ 一、观看教师范例:
NeY*l 动画小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桌子上的故事,调皮的铅笔在桌子上写了几个字“铅笔到此一游”橡皮过来把这几个字擦掉了。铅笔很不高兴地说:“你我为什么要擦掉我的字?”橡皮告诉铅笔:“不要乱写乱画,我们要爱护公物!”
v9:J 55x 二、制作动画:
}'eef"DJ9 1、分别录制铅笔与橡皮说的话,保存声音文件。
e&VC}%m A.学生分角色将铅笔和橡皮的这段故事演一演,体会铅笔和橡皮的性格,渗透爱护公物的教育。
}={@_g# B.将铅笔和橡皮的语音保存为两个声音文件,可找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统一录制声音文件做为共享文件。
h@$SJe(hl 2、设置背景色
0<!9D):Bb 3、制作铅笔写字的动画
`~)?OTzU# A.学生观看教师演示;
[S,$E6&j$" 逐帧画出运动的铅笔、逐渐出现的字,也可实现铅笔写字的动画效果。
!?JZ^/u B.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Su>8f[?e 三、“提个醒”:
O~V^] 教师提示:为了使动画效果更好,建议将铅笔设计为上下跳动的影片剪辑元件,这一变化由学生去尝试、体会。
>
UZ-['H 铅笔在写完字后,就不需要再上下跳动了,那如何使铅笔停止运动呢?提出这样的问题,由学生思考解决。“试一试”中提供了一个方法,可参考使用。
$5 mGYF] 四、测试影片,总结。
3Ji
zv
,? 第二课时
ojnO69v 一、复习导入:
c8X;4
My 播放上一节课学生作品,进入评议,并给适当的时间进行修改。
zU&Iy_Ke. 二、制作橡皮擦除字迹的动画
{ im?tZ, A.学生观看教师演示;
uE')<fVX( 这部分动画和铅笔写字的动画设置是类似的,提倡学生在这两部分使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体会两种方法的特点。
k37?No
T B.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v_Wn[Y.H 三、创建铅笔、橡皮说话的动画效果
hb3:,c( 1、对话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是简单的文字,也可以设置文字的霓虹灯效果或者逐字出现效果,在此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造力。
#U`AK9rP_g 2、声音和内容要同步。
(yP1}? 四、交流:
j;`Q82
V\ 如何实现声音与字幕同步的动画效果?
iRsB|7v[ , -z`FKej 2.%)OC!q&5 二十一、珍惜每一滴水
yor'"6)i 教学目标:
>B0AJW/u 知识目标:
+=E\sEe 1、学会按场景划分影片;
_S
ng55s 2、掌握场景的基本操作:复制、粘贴、删除、重命名等。
R%RbC!P 能力目标:多场景的编辑。
=|E
" 情感目标: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宣传节约用水;
\HLo%]A@M 教学重点:多场景的编辑
#9|&;C5',! 教学时间:三课时。
d9S/_iCI 教学过程:
0o>C,
` 第一课时
s oY\6mHio 一,激情导入:
rt*x[5< 师: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面我们动手制作一个Flash宣传片,呼吁每个人都要珍惜一滴水.
8*0QVFn$ 二、制作片头:
&!/>B . A、看书自学P76页第一自然段,制作片头:
t~o"x . 要求:1、宣传词自拟,如:珍惜每一滴水
WBWW7 HK 2、题目效果自定,可设置成霓虹灯效果。
bfz7t!A)A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JGHj(0j C、播放片头,共同提高。
-8qCCV&1i 三、制作水滴落的效果
' J@J$#6 A、看书自学P76页第二自然段
5]Rbzg2t 要求:1、如何插入场景?
2QaE&8vW 2、制作自已喜欢的水滴落的文字效果
e1W9"&4>G{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DW7E ]o
C、播放,共同提高。
doL-G?8B 四、欣赏作品
(%L/|F_ 五、课堂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4aOz=/x2 第二课时
gaz7u8$A= 一、复习导入:
\09A"fs{ 我们今天继续制作《珍惜每一滴水》动画。
@)h>vg 二、制作场景三
Bz } nP9 A、看书自学P76页第三自然段
^.LB(GZ, 要求:1、根据“杜绝水的污染,还小鱼洁净的家园!”进行创编动画。
=8 @DYz' 2、配上合适的文字说明。
0C :8X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z9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