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E=B9FIx~<
+X&B'
1. 怎样才能省力 Gmwn:
教学目标: H;CGLis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hb_Ia]b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FK6o
6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B;@yOm=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FxUH?%w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L+?n*;CA
教学准备:图钉 磁铁 小铁片 绳子 木板 钉锤 相关图片 }Bb(wP^B.
教学过程: a0n
F U
第一课时 ;aF / <r
一. 导入 AV'>
1、 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khIh<-
s!
2、掰手腕比赛: Wm
A:"!~M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 qV}zV\Nz
(同学评判) 5GY%ZRHh
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mkWIJH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 z(m*]kpL"
3、认识简单机械: e*g; +nz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x;nP 6mV
4、 拔图钉比赛: z[';HJ0O;
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At _^hSqz
方法:手拔 磁铁吸出来 用小铁片撬 o#T,vu0s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m}XI?[!s
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hsl8@=_ B
二. 新授 cVz.ac
1. 简单机械的应用 $a-~ozr`C
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KL`^UqR
将油桶送上台阶 Mz06cw&
将桶盖打开 $+mmqc8
将泥桶送上房檐 `)%eU~
将谷物磨碎 |%tR#!&[:g
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Q`oi=OYB
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a"v D+r7Ol
2. 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dFUsQ_]<
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z><JbSE?
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S~ #E,Tg
全班汇报交流 "#9WF}
3. 动物的省力“工具” Y3-P*
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Hp,r
@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UB<;6wy
啄木鸟:杠杠、斜面 a@ lK+t
蜘蛛、蚂蚁:杠杆 =HSE
虎:斜面 RJWlG'i
板书设计: ('gjfl
R1SEv$
Og,,s{\
fb#Ob0H
课后小结: 2D-*Z=5^
1、掰手腕活动让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全员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用力的不同。比赛分两次,一次是悬腕,一次是支撑桌面,强调用腕力而不用臂力,体会两次不同比赛腕力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支点,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认识简单机械的概念、认识杠杆。 [A3hrSw
2、活动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图下面写出简单机械的名称,再小组讨论汇报。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_(o% \"7
3、吊车一图可参考课本第11页分解图认识,只要简单讲讲就行了,具体的到讲第三课的时候再详讲。 S`R
( _eD@
QQ?` 1W
2、撬棍的学问 8kqxr&,[
教学目标: K=~h1qV: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GoF C!nx
2. 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c#l
(~g$D+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g<,|Q5bK
教学重点: eF2<L [9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wRuJein#
教学难点: vI+PL(T@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F"bbU/5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VRxBi!d
教学准备: r3KV.##u,
简单机械实验盒 钩码 各种重物 平衡尺 天平 ad"&c*m[
教学过程: Bz24U wcZ
第一课时 5-+Y2tp}
一. 导入 EJ86k>]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R{*p\;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lID5mg31
二. 新授 ^ i\zMMR
1、杠杆三要素。 pZWp2hj{X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C. 1'<]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A5nu`e9&
1. 将重物抬起来 gHm^@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g&0CFF <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jOio=s:
汇报交流。 fs`<x*}K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D45X<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ZkK +?:9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J"SAA0)@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FS20OD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Ba'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O'p
7^"M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vF*H5\ m<a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Hgq7v
ZG
第二课时 )\s:.<?EQ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r_o2d 8
小结:规律 阻力X 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FS']3uJ/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NcPzmW{#;g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TX 12$p\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tnTr&o#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zZA I"\;W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7-(tTBH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Dun<\
4、 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ck;.)
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lQ)8z
I
跷跷板 蒜夹压汁器 夹子等 3<Cd>o.
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mDo]5 i<
5、拓展: {9)LHX7dN
(1) 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_2O:7qe
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M>'-P
(2)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F`8OD`u
(3) 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3_2h4O
3J@#
V '
板书设计: IoA"e@~t
2.撬棍的学问 56L>tP
Gd"lB*^Ht
阻力X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AR)&W/S)7,
cU*7E39
教学后记:
g\n@(T$)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9}5Q5OZ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r Yc?y
3、轮子的妙用 /LJ?JwAvg5
教学目标: bk"` hq
1、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cDLS)
2、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优点和不足。 [5:F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轮子的作用。 kkqrlJO|
4、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遇到的应用了轮轴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v8*8OJ&
教学重点: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F-2HE><
+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和不足。 TCB<fS~U-
教学准备:螺丝刀、扳手、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bu\,2t}B
教学课时:3课时 om@` NW
教学过程: @aBZ|8
第一课时 2< ^B]N
一、导入 "IB)=Hc
谈话:人们利用杠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发现,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于是人们又进一步地改造了杠杆,发明了其他简单机械。 `kFxq<?aK
二、杠杆和轮轴 j
b77uH_
1、多媒体出示石磨工作图。 4(o0I~hpB?
(1)学生观察、分析石磨上使用木棍有什么好处? A*@!tz<
(2)进一步分析石磨杠杆的工作原理;并试着找出石磨杠杆的三个点。 l=kgRh
2、多媒体出示汽车方向盘图。 jz/@Zg",
(1)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并试着找出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 Kf(% aDYq
(2)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t7n*kiN<q
3、教师介绍: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D(XDN
4、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K\o!
(1)小组讨论交流。 Is-Kz}4L
(2)全班交流。 (swP#t5S
三、巧用“轮子” 0*h
\
/!e
1、谈话: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对轮子进行改造,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 R0{n0Br
2、多媒体课件出示改造的“轮子”。 .XS rLb?
3、小组讨论: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EKYKLwr
4、交流。 a_FJN zL
第二课时 8a"aJYj
四、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r@wWGbQ|L
1、分组观察吊车图片,讨论 <y~`J`-
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g_.BJ>Uv
2、交流。 $JcU0tPq0
3、分小组研究吊车上的一种“轮子”。 U4M!RdG
(1)分组制定研究计划,教师指导。 b)
.@ xS
(2)交流研究计划。 |9}G
(3)分组实施研究。 Z @j0J[s
要求填写好实验记录,并给自己研究的“轮子”取一个名字。 U9kt7#@FDK
4、交流研究结果。 !AP|ozkL
5、活动:到底谁的力气大。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