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1+JBl~/d
o~
v
1. 怎样才能省力 #u<^
教学目标: v,
=[!=8!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M/O4JZEqh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I04GQq
l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qHAZ)Tz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qX,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fAgv
教学准备:图钉 磁铁 小铁片 绳子 木板 钉锤 相关图片 ??4#)n
k
教学过程: s8/sH];
第一课时 f3g
#(1
一. 导入 >u6*P{;\
1、 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0ezr[`.
2、掰手腕比赛: /b$0).fj@,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
GT -(r+u
(同学评判) ?Re6oLm<B
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Awip qDAu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 o@p(8=x
3、认识简单机械: 1XwW4cZ>: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0{g~cU4
4、 拔图钉比赛: 2jMV6S9
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dBB;dN
方法:手拔 磁铁吸出来 用小铁片撬 7tEK&+H`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
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Lq-Di|6q
二. 新授 x_C#ALq9
1. 简单机械的应用 yMJY6$Ct
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5|4=uoA<
将油桶送上台阶 igoUKDNiQ-
将桶盖打开 gK`o;` ^
将泥桶送上房檐 xh7[{n[;
将谷物磨碎 e:h(,
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Oq7R^t`b
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R"
2. 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9PU9BYBG
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gwf*M3(
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Mtw9[
全班汇报交流 Mp8FYP
jZ
3. 动物的省力“工具” @,Re<%\
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BIFuQ?j3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8Wa&&YTB
啄木鸟:杠杠、斜面 oicj3xkw?
蜘蛛、蚂蚁:杠杆 X5(S+;v"^
虎:斜面 ^/)!)=?
板书设计: ?|&plf|
*=6,}rX"I
TQcEe@$)
(>E}{{>2r
课后小结: %LL*V|
1、掰手腕活动让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全员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用力的不同。比赛分两次,一次是悬腕,一次是支撑桌面,强调用腕力而不用臂力,体会两次不同比赛腕力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支点,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认识简单机械的概念、认识杠杆。 4\#!Gv-
2、活动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图下面写出简单机械的名称,再小组讨论汇报。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EB/.M+~a
3、吊车一图可参考课本第11页分解图认识,只要简单讲讲就行了,具体的到讲第三课的时候再详讲。 !Q`vOVSUD
C< :F<[H
2、撬棍的学问 75O-%9lFF
教学目标: k Xs&k8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C*S%aR
2. 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rE#lHo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w""5T|
教学重点: v}$s,j3NO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AADvk_R
教学难点: WWO@ULGY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sMc}k?9S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zF&>1y.$
教学准备: Esc*+}ck
简单机械实验盒 钩码 各种重物 平衡尺 天平 1pUIZ$@?`
教学过程: A?
=(q
第一课时 Fu
K(SP3
一. 导入 33R_JM{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4e^Km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L4)@lmd3
二. 新授 N|pyp*8Z
1、杠杆三要素。 X j'7nj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Tl.%7)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5y}kI
1. 将重物抬起来 o9tvf|+z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if
S)
< t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2n9E:tc
汇报交流。 A.mIqu,: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Rwy<#9R[x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P]Hcg|&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a]-.@^:_i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W6Os|z9&|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hb6UyN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B{D!5{t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2Z ?
N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Hkc:B/6
第二课时 %cDTy]ILu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QSCky*i
小结:规律 阻力X 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R!v ?d2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Ea)`'/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TS>ck@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_;A?w8z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4_`ss+gk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HHVup1f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R+c
{Pl
4、 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x?ajTzMv
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uW.)(l
跷跷板 蒜夹压汁器 夹子等 t^|+|>S
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n9J.]+@J
5、拓展: K%Sy~6iD&
(1) 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D@Zb|EI%<
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FyXz(l:
(2)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a\wpJ|3{=T
(3) 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l!B)1
hL\gI(B
板书设计: MTKd:.J6
2.撬棍的学问 \#bk$R@
EZm6WvlxSI
阻力X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NFc@Kz<H
erG;M! 9\
教学后记: P=)&]Pz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sA3=x7j%c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4XkSj9D~z
3、轮子的妙用 IC-k
教学目标: {r9fKA
1、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1|za>N6[yu
2、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优点和不足。 [Z3B~c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轮子的作用。 3^>D |
4、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遇到的应用了轮轴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XO)|l8t#$=
教学重点: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T)IH4UO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和不足。 ''9FB5
教学准备:螺丝刀、扳手、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k1A64?p
教学课时:3课时 H3=U|wr|
教学过程: 0Ey*ci^ue
第一课时 $K)9(DD
一、导入 0|0<[:(hc
谈话:人们利用杠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发现,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于是人们又进一步地改造了杠杆,发明了其他简单机械。 8:j8>K*6
二、杠杆和轮轴 E(i<3U"4h[
1、多媒体出示石磨工作图。 N'L3Oa\%
(1)学生观察、分析石磨上使用木棍有什么好处? @"*8nV#
(2)进一步分析石磨杠杆的工作原理;并试着找出石磨杠杆的三个点。 :
"[dr~.
2、多媒体出示汽车方向盘图。 @"jV^2oY1
(1)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并试着找出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 XYbc1+C
(2)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E2xIhV
3、教师介绍: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rPV\ F
4、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PvzB, 2":
(1)小组讨论交流。 mVYLI!n}0#
(2)全班交流。 q?x.P2
三、巧用“轮子” P^-
tGo!
1、谈话: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对轮子进行改造,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 R3]Ra&h6N)
2、多媒体课件出示改造的“轮子”。 QdM&M^
3、小组讨论: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33O@jbs@
4、交流。 ;cBFft}D
第二课时 w5I
+5/I
四、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8oI)q4V
1、分组观察吊车图片,讨论 ^O
cM)Z6h
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_v2K1 1
2、交流。 ,!"\L~6
3、分小组研究吊车上的一种“轮子”。 Sm2 |I6
(1)分组制定研究计划,教师指导。 mlgw0
(2)交流研究计划。 ?]S!-6:
(3)分组实施研究。 ~]71(u2
要求填写好实验记录,并给自己研究的“轮子”取一个名字。 0&1!9-(d
4、交流研究结果。 lNSB "S
5、活动:到底谁的力气大。 :@6,|2be=
第三课时 &e\A v.n@-
五、研究另一种“轮子” rC>')`uk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另一种轮子——齿轮,看看齿轮有什么作用。 ;J3az`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研究计划,并制定出本小组的研究计划。 I|=$.i
3、发放材料,分组开展研究活动。 #D"fCVIS
4、交流研究结果。 D. 2HM
六、课后作业:设计一种新“轮子”。 C LhD[/Fo
@g*=xwve=~
板书设计: ;C8'7
3.轮子的妙用 YadY?o./
杠杆和轮轴 A&i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5b_[f(
sF?N vp
@P:
教学后记 i"uAT$x e
]k[y#oB
|Ew\Tgo/2
4、斜坡的科学 v4}kmH1
教学目标: PjEKZHHz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以及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 P7n+@L$
2.他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说明斜面有省力作用的实验。 lgC
|3]
3、愿意与同学交流使用斜面的好处和不足。 f!}c0nb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研究斜面的作用。 oI9Jp`
教学难点: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 i)V-q9\
教学准备:简单机械实验盒、多媒体课件等。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