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sncIqsZ
:EtMH(
1. 怎样才能省力 BvU"4d;x
教学目标: 1,V`8 [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S',9g4(5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gs
W0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6st^4S5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sIl33kmv
教学难点:了解简单机械在生活中的利用。 w~@-9<^K]v
教学准备:图钉 磁铁 小铁片 绳子 木板 钉锤 相关图片 "|m|E/Z-9
教学过程: V
>,Z-&.%
第一课时 o_Si mJFK
一. 导入 ?QA\G6i4
1、 谈话:欢迎同学们度假归来。过了一个年大家都精神抖擞,有些同学又长胖了不少啦。同学们都大一岁了,看看是不是也长高了、长力气啦?老师想选几个同学先来玩玩掰手腕比赛,看看谁的力气大? !4rPv\
2、掰手腕比赛: K$
v"Uk
选三至五组同学进行比赛,请大家留意观察他们是怎样玩这游戏的,(看看新一年回来大家的观察能力是不是也增强了),谁赢了?为什么能赢? jb /8?7
(同学评判) #2tCV't
老师参与比赛:(1)先是悬腕进行比赛:请同学们观察点评。 L}j0a> =x4
(2)找个支点进行比赛:请同学们点评。 t+nRw?Z
3、认识简单机械: - /c7nF
有了支点,我们可以借力,或者说可以省力。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整个地球撬起来。这不是阿基米德的狂妄之言,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的科学原理。我们把这种借助支点省力的原理称作杠杆原理。杠杆是简单机械之一。简单机械提高了工作效率,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工作的?是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 Y?#i{ixX6n
4、 拔图钉比赛: 3qQUpm+
设计方法:尽可能多地设计出省力的方法,看谁拔得快。 J@9}`y=K
方法:手拔 磁铁吸出来 用小铁片撬
4q$H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的区别(不使用机械会手痛,感觉很用力,使用机械感觉很轻松,省力。) ]/T-t1D
讨论:人们还使用那些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XW L^
二. 新授 ~B$b)`*
1. 简单机械的应用 w G8Wez%
出示任务:我们怎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任务? M3zDtN
将油桶送上台阶 *g;-H&`
将桶盖打开 <TNk?d
f7
将泥桶送上房檐 s^T+5E&}
将谷物磨碎 somfv$'B
分组讨论、交流(使用各种机械,也有同学会说到机械的组合使用。) IB|]fzy
小结:杠杆、斜面、滑轮、轮轴都是简单机械。 2>\\@1
2. 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eQ[Fi!!
出示图片(看书中插图):我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那些工具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那些简单机械? $cVi;
2$p
小组讨论:将自己找到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CT d|`
全班汇报交流 &gc`<kLu
3. 动物的省力“工具” )h^NR3N
动物身体上的那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仔细观察,比比谁的发现多。 s{/qS3=
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H0*5_OJ!i
啄木鸟:杠杠、斜面 M@
p"yq
蜘蛛、蚂蚁:杠杆 (P==VZQg
虎:斜面 _N3}gFh>
板书设计: *wi}>_\
Q;nAPS
Ewo*yY>
>m_v5K
课后小结: y7<&vIEC
1、掰手腕活动让同桌为一组进行比赛,全员参与,让所有学生都能体会到用力的不同。比赛分两次,一次是悬腕,一次是支撑桌面,强调用腕力而不用臂力,体会两次不同比赛腕力的不同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有支点,可以省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认识简单机械的概念、认识杠杆。 Xev54!619
2、活动3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在图下面写出简单机械的名称,再小组讨论汇报。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既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又学会小组合作交流。 B(l-}|m_
3、吊车一图可参考课本第11页分解图认识,只要简单讲讲就行了,具体的到讲第三课的时候再详讲。 ;TZGC).6
0>!/rR7
2、撬棍的学问 WP-jtZ?!"
教学目标: ad!(z[F'Y
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对各种杠杆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 Y(GN4@`S
2. 通过实验,找出使杠杆保持平衡的规律。 J -Qh/d%]
3. 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 %d: A`7x
教学重点: A2x;fgi
认识杠杆的特点和作用。 )qPSD2h
教学难点: R#4^s
正确找到杠杆上的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fY2wDD
保持杠杆平衡的规律。 %B EC]
h
教学准备: jiIST^Zq#t
简单机械实验盒 钩码 各种重物 平衡尺 天平 l9{#sas
教学过程: ^ua12f
第一课时 a%hGZCI
一. 导入 JatHSW7j9
讲述:阿基米德的故事 fo\\o4Qyh
问:要帮助阿基米德实现他的设想,我们要提供哪些最基本的条件? dyQh:u
-
二. 新授 :G'xi2bs
1、杠杆三要素。 DM3B]Yl
生讨论回答:支点、长棍、用力点。 v5T9Y-{`
师:由此可见,要使木棍成为杠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V@yRWI
1. 将重物抬起来
"7?js $
师:根据大家的讨论结果,想办法利用绳子和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械,将重物轻易的抬起来。 }sMW3'V
学生实验制作,记录。 Nm8w/Q5D`
汇报交流。 ^{[`=P'/
交流小结: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 ~4
FDKUC
认识杠杆的三个点:动力点、支点、阻力点。 s?O&ZB2GM[
在自己的记录表中标明杠杆的三个点。 ;mO,3dV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 bX~=`
出示杠杆尺,简单介绍。 I{dl% z73
提出探究任务:怎样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E!aq?`-'!
小组讨论,涉及探究的方法过程并简单记录。 Xa`(;CLW?
汇报交流,完善研究方法。 xaXV^ZM3
第二课时 p
q-!WQ
小组实验并记录,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能发现杠杆尺保持平衡的规律吗? v`)m">e*w
小结:规律 阻力X 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p[YWSjf
3、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Rlw9$/D!Z
再次实验,完成以下任务: PO
ko]@~!i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是最省力? ) Ypz!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的将它抬高? GhnE>d;i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0T)Oc|HL/
学生实验并用图画记录实验结果。 L+Pc<U)T+
4、 寻找生活中的杠杆 o`%I{?UCDJ
讨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杠杆,它们的杠杆三点在那? Kp_jy.e7&
跷跷板 蒜夹压汁器 夹子等 ZBj6KqfST%
讨论分析:剪刀、船桨、高尔夫球杆用到了那种杠杆? N^B@3QF
5、拓展: n0.8)=;2
(1) 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 rrQ0
qg
帮阿基米德设计一个能抬起地球的装置,并划出简图。 v7@H\x*
(2) 阅读“科学在线”,认识天平,了解它的使用原理。 b~!om
(3) 设计并制作一架自己的简易天平。 0]a1 5
u~71l)LA
板书设计: |h1^Gv
2.撬棍的学问 3%NE/lw1
vug-n 8
阻力X阻力臂 = 动力X 动力臂 9kd.j@C
< EXWWrm
教学后记: z\[(g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核心,杠杆的三要素让学生从实现阿基米德的设想中去探究发现;杠杆怎样保持平衡也要让学生先思考,作出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后再实施实验。使探究的整个过程完整有序。 `2x 34
省力杠杆放在探究保持杠杆平衡后面,让学生在探究中去发现新的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 , ;'SVe%
3、轮子的妙用 3@X|Gs'_S
教学目标:
d]k='
1、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IvL+}K
2、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优点和不足。 $i&\\QNn
3、能与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并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轮子的作用。 (^S5Sc=
4、将自己发现的生活中遇到的应用了轮轴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d2ofxfpg+
教学重点:知道轮轴的基本组成及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 luF#OP C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工作时省力的原因,并用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和不足。 OQ|,-
教学准备:螺丝刀、扳手、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多媒体课件等。 gY\mXM*^
教学课时:3课时 !?r/ 4
教学过程: ew"m!F#
第一课时 B_@7IbB
一、导入 ^%zNa6BL
谈话:人们利用杠杆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使用中发现,还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于是人们又进一步地改造了杠杆,发明了其他简单机械。 ?W<cB`J
二、杠杆和轮轴 J_/05(48
1、多媒体出示石磨工作图。 %EB;1
(1)学生观察、分析石磨上使用木棍有什么好处? N K"%DU<
(2)进一步分析石磨杠杆的工作原理;并试着找出石磨杠杆的三个点。 !'PlDGD
2、多媒体出示汽车方向盘图。 t|".=3%G
(1)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并试着找出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 !>|`ly$6
(2)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点,它可以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o@@w^##
3、教师介绍: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轴。 vUfO4yfdg
4、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Z`"n:
'&
(1)小组讨论交流。 *C/KM;&
(2)全班交流。 /T#o<D
三、巧用“轮子” J]]\&MtaO
1、谈话:实际工作中,人们经常对轮子进行改造,使它变成另一种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 &O{t^D)F
2、多媒体课件出示改造的“轮子”。 d:3= 1x
3、小组讨论: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