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d^`;tD
#99 =wn
第1课 小草和大树 nWhf
教学目标: hZWkw{c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
g- HB'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b1G6'~U -
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CW
JN{
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f{uS
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 $zN
教学过程: / %iS\R%ca
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Ffa{Tt!
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今天。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y/b}8
2、要求: ?y__ Vr
w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_xBh
Mu2f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 1[D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jy_4W!4a
3、观察 L[<CEk
4、整理汇报: JB=L{P J
(1)、“我”观察到的小草 s(e1kk}"
(2)、“我”观察到的大树 kq([c r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K3h"oVn
5、认识: : %uaaFl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m"6K_4r]
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 p#3G=FV
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 l}k'ZX 4
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JY,oXA6O
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 j?g#8L;W\w
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 cl |}0Q5
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w,
_LC)9
5、汇报分类的结果; _;:_ !`
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 k(Q:
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 ",#Ug"|2
绿藻 T0.sL9
水绵 e E(+
肾蕨 =
uepg@J
苔藓 RD;A
板书设计: P>$+XrTE
小草和大树 Ndyo)11z
草本植物:蟋蟀草…… /!y;h-
木本植物:玉兰树…… 7Jd&9&O U
其他分类的标准:根、叶、花、种子…… c#>:U,j
Sz]1`%_H/
第2课 植物博览会
kKY,&Fn-
教学目标: LabI5+g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k~F,n
2、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cr?ZXu_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k_?~@G[I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lCQ+s!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DF'~ #G8
课时安排:2课时 'pO-h,{TS
材料与工具:1、 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d`%7Pk
2、 布置展览台。 `LKf$cx(A
教学活动:活动1参观植物博览会 zQUNvPYM
活动过程: P"Z1K5>2L
1、 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52^,qP'6
2、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Z&=Oe^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B,R+==G:
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fzAkUv
o
小结。 $BG]is,&5
活动2筹办植物博览会 .q!i
+0
活动过程: ?FEh9l)d\
1、 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 oq b(w+<
提示: sP~xe(
(1)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PU}==*q
(2) 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ZFN8
(3) 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M&sQnPFH
(4) 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y{~tMpo<
(5) 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I|;C}lfp
2、 学生绘制一个展览的预示图。 %:Y(x$Qy
3、 学生开始用所搜集的资料来布置展览会。 @X9T"
拓展活动: @W~aoq6
让学生把展览后的资料分类存档。 W@zuN)U
1、 提问:如何保存资料? !1A< jL
2、 怎么样保存资料科学些? 8Z)wot
小结。 ?crK613 t
课后记:
':DL
第3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F(^#_tXP
一、教学目的要求: \'|t>|zhp
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n-,mC/4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 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Der'45]*^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mX?t|:[b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CNwuN\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 d#W^S[[
能相近。 h`( VMf'#
二、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 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Ug4o2n0sk
三、教学重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BWB}bq
四、教学过程: %c%`<y<~L
1、导入: Prc1U)nfo
平时见过哪些鸟? .YP&E1lNi
2、学习新课: SwaPRAF
A、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XM*y
活动目标 yL
-}E
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nK
I?Sc
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 TefPxvd
察项目。 u1d%w
OY
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 @gM}&G08
类的特点。 2!9Zw$
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AS[j)x!
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9E0x\%2K
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 xr7M#n
活动过程: '/AX'U8Y
1.上课前,出示一些图片、标本,一些鸟类的视频资料。 z2!
4w +2
2.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 %%)y4>I
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 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寻找机会自然引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动物——这是什么? x3.,zfWs
鸟,关于鸟类,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P@O{Xi+K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鸟,学生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 7KJ0>0~Et
进行小组讨论 ={;+0Wjb8
4、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特征。以 9`? M-U
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其他内容。 V'UFc>{o
5、引导学生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特征,最终形成共识,明确鸟的共同特征。 8U4In[4
6、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动物不是鸟? ~[~#PO
B、鸟喙与取食 $xF[j9nM
活动目标 {z;4t&5
1.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能相近。 R|``A5zQ
2.能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各种形状的鸟喙适合吃哪些食物。 VUz+_)
3.能把自己的推测与其他同学交流。 FN (O
4.能说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喙对鸟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 [,MK)7DU
5.能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的不同看法。 0"ooHP$1
活动过程: Ww#!-,*]o
1.本活动因为是趣味性活动,可不必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 'C#[iRG4
(典型 的鸟喙不一定非选教材上的四种,当地典型的鸟应优先考虑。只要 k2PK4Ua_}q
能让学生体验到不同的鸟喙与其取食方式是相适应的即可。) BMV\@Sg
2.准备模拟食物时尽可能选取易找到的物品,还可以有别于教材提供的材料。如木棍洞可以用泡沫块打洞代替,钻孔留下的泡沫甥料粒刚好也要用到;橡皮虫可用细小的纸团代替;硬纸剪成的兔子要固定在木板上。 ` K0PLxSv
3.活动时可让学生分别观察鸟喙及几种工具的特点,然后再将不同的鸟喙与其形状和功能相似的工具对应起来,在教材上可用直线将它们连接。 ]&`=p{Z
4.根据教材上的提示步骤做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时争取让每个人都有一次体验的机会,为确保实验数据的可比性,要提醒学生注意计时的准确性,注意不能随意改变“食物”的摆放位置。记录时兔子以块为单位,其他以粒为单位。 K@
&;f(Y
5.把自己组的结论填写在表格下面,内容不强求统一。引导学生将取食的物品与实际环境中的食物对应起来。 M-q5Jfm
6、说一说——要想又快又多地“吃”到某种食物要选取哪种工具最方便,为什么? iun_z$I<+Z
7.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对鸟类起源问题的不同看法,意识到对鸟进化的问题还在继续研究。 t~) g)=>
8.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8pp;"
"b
C、小结: S2W@;XvV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蝙蝠、猫头鹰属于哺乳类,蜻蜓、蝴蝶属于昆虫。 ^\Q%V
TM
2、不同鸟喙与工具的对应关系:北美红雀(尖头钳子);鹈鹕(汤
M=SrZ,W
匙);沙锥鸟(镊子);秃鹫(起钉器)。 >J_P[v
D、作业:课后继续收集更多种类动物的图片、标本及相关资料 {zLgLBM
Iek]/=
第4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I:YgKs)[
教学目标: OPogH=vf
1、经历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过程,获得对动物多样性的认识。 rR#wbDr5
2、按照一定特征对动物分类,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 'T3xZ?*q=
3、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合作、学会倾听、乐于讨论,从而体验与人交流、合作的快乐。 } j;es(~D
教学重点:学生对动物进行分类的过程。 mG0_&'"YIG
教学难点:学生对动物特征进行归类并抽象成概念 m&be55M;
课时安排 v\?l+-A?y
第一课时 ;cp||uO
一、 导入:
dxtG3
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除了鸟类以外,还有哪些种类的动物?每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_sy]k A
二、 给常见的动物分类: vg_PMy\
1、观察15页的图片 x\VP
X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请你介绍其中一种动物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法。 bka%W@Y%
2、学生观察图片,汇报 02T'B&&~
3、小组讨论: , q{~lf-
根据动物的特点,自己制定标准,给以上动物分类,并做好记录。
K\s<<dRa
类 别 包括的成员 V)ag ss w?
#C
B Kt,
FT-=^VA\
LB}J7yEQvj
4、学生汇报分类结果。 xe3Jxo!U
5、讨论:哪种分类更合理?理由是什么? !T8sWMY
三、了解科学分类方法: _5$L`&
1、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呢?我们来进行一个活动。 crSqbL
2、活动:摸脊柱 3*(><<ZC
两个同学一组,相互摸一摸后背中间,你发现什么? yx ;K
&>
(有一节一节的骨头) ,]das
这叫做脊椎骨,它一节一节的组成脊柱。 Uty0mc(
3、讲解:科学家根据有无脊柱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m/qR74+"
四、猜一猜: NVB#=!S
两人一组,其中一人任选一张动物卡片,不让对方看到,只能用“Yes”或“No”回答对方提问,对方围绕动物特征提问猜测,用较少的问题在最短时间猜出动物名称。 aH8]$e8_,\
五、作业: YRd`G3J
思考:科学家的分类还能继续分下去吗? && PZ;
第二课时 2k&Voa
一、复习导入: kX:1=+{xg
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分类的? Pj{I}4P`
科学家的分类还能继续分下去吗?我们来看看。 I
}8b]
二、区分更多的动物: =ReS
lt
1、小组研究: 3v `@*
*
根据自己的理解,在18页各类动物的分类圈中补充更多的动物 D>Rlm,U
2、小组汇报结果 '- #QK'p
3、小组讨论: ,pQ[e$u1
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n1PvZ~^3
4、将19页各类动物的特征的序号填入上图相应的位置。 EV-# E
5、对照各类动物的特征,检查在分类圈中填写的动物是否正确? XJ" xMv
三、阅读科学在线 r>CBp$
四、作业: aMJ2bu
收集各种动物的分类资料。 dNov= w
板书设计: t"e %'dFv
种类繁多的动物 *Gj`1#Z$
无脊椎动物:昆虫…… E]^n\bE%
动物 哺乳动物 LZE9]Gd
脊椎动物 爬行动物 hFhC&2HN
两栖动物 <JvYCWX`
鸟 4p6T0II_$
鱼 NdXC8
课后记: G{Uqp'=G
第5课 细菌和病毒 LCq1F(q
教学目的: zTi
8 y<}
1、 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L;+e)I]
2、 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uX&h~qE/
教学重点:1、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 lZ <D,&
2、细菌、病毒的危害和作用。 ?Jgqb3+!o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病毒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NJOV!\k
教学过程: 6KPjZC<
一、导入: ApplWa3
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中,除了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各种植物、动物以外,还有一些极其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它们就是细菌和病毒。 +"~*L,ken0
二、寻找细菌的特点: ^BW8zu@=O
1、提问:与常见动物和植物相比,细菌有哪些特点? wgq=9\+&
2、有关细菌的问题卡 ejbtdU8N<
(1)身体大小有什么特点? K5??WB63B
(2)生活在哪儿? Kq+vAp).
(3)怎样繁殖?繁殖的速度如何? PGVP0H+RV
3、将细菌的特点以图或文字的形式记录在自己设计的图表中 U#XW}T=|
三、细菌、病毒的害与利
1YU?+
K
1、说说自己曾经患过的疾病,并记录在21页表中 ~~I]SI k{
所患疾病 主要原因 AgUjC
EZhk(LE
mGoC8t}iP
2、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中哪些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 D}-HWJQA3
3、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P*hYh5a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才能表现生物活性。 ]"j%:fr
4、总结细菌、病毒的危害 d(|4 +^>
细菌:腐生细菌可使食物腐败,一些致病菌可使人得病(大肠杆菌能使人得肠道病,痢疾杆菌使人得痢疾,肺炎菌使人得肺炎,结核菌使人得结核病) f2v~: u
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肝炎病毒、鸡瘟、牛瘟、人的脊髓灰质炎、烟草的花叶病、口蹄疫病毒 Y ._Om}H
5、找出细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例子 _)4zm
细菌:制酸牛奶要用乳酸杆菌 BIg2`95F|
制醋要用醋酸杆菌 m"AyO"}I5
根瘤菌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细菌,它能产生氮肥,就像化工厂一样,对农业和自然界都很重要 uv{*f)j/d
每年地球上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死亡,每时每刻都产生出大量的尸体、枯枝落叶和粪便垃圾。可是地球并没有像我们想像那样“垃圾”堆积如山,想一想,这些东西最终都到哪里去了呢(地球上一些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 2^U?Ztth6
病毒:可以用来治疗细菌性疾病和防治农业害虫。例如:用来防治松毛虫 X
d1+?2
四、让我们更健康: dwiLu& ]u
1、判断23页图中做法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健康,说说理由,怎样做才能使我们更健康? ft iAty0n
2、学生判断、汇报 V|{~9^
3、与同学交流看法,找出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 qP=a:R-
五、作业: _eH@G(W(
回家制作酸奶 w[)HQ1K
8&bNI@:@
rm|,+{
第6课 生活中的真菌 |O"Pb`V+
教学目的: 'gsO}xj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pF}E`U=Z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s2{$3
(4)认识当地常见的食用菌种类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NvpDi&i
教学重点: $%ww$3
使学生认识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特点。 <Oy2JjY
教学难点: &[yYgfsp
使学生认识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k9VWyq__
教学过程: <UGM/+aO
一、导入: ~i>'3j0@k
1、播放《采蘑菇的小姑娘》的歌曲。 :&E~~EUW
2、提问:你认为蘑菇是什么生物? ^a!oq~ZSy
3、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V_|HzYJJ5
二、认识可以食用的真菌: xZloEfv.B
1、认识27页可以食用的真菌,描述真菌的形状、颜色、生活环境等特征 KQ(S\
2、学生观察 j2 >WHh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1WY$Vs
4、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种,我们食用过哪些真菌?它们有哪些营养? -:b<~S[
5、学生分组根据带来的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填写28页记录卡,学生分组汇报研究成果 [:A">eYI
6、并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食用,有些蘑菇有毒,误食后会中毒。(辨认方法:颜色较柔和的一般无毒,而色彩艳丽的一般有毒;有小虫叮咬的一般无毒,而不招小虫甚至周围也没有小虫痕迹的,一般有毒;菌柄憨实粗壮的一般无毒,菌柄较细的一般有毒。) t!>0^['g4
7、讨论: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8. %g&%S
三、食物发霉: (?.h<v1}
1、除了蘑菇、木耳大型真菌以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让我们来观察它们有哪些特点? " ;\EU4R
2、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或图画记录 VHL[Y
3、提问: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食物容易发霉? xz7CnW1
4、学生对发霉的条件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证明假设,学生填写29页实验设计。 8|\xU9VT
(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Y$qjQ 1jF+
5、讨论:怎样防止或减少发霉?为什么? Ct3+ga$
四、布置作业: DnF|wS
设计一种未来的食品保鲜技术。 X-j<fX_
OSC_-[b-
板书设计: Dd$8{~h"G
生活中的真菌 V9
EC@)
食用真菌:银耳、灵芝、香菇、竹荪、金针菇 Cth<x n(Q
发霉的条件: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易发霉 [[ }ukG4
.Lm`v0'w
第7课 宝贵的生物资源 1 Va
@w
教学目的: li}>xDSQ4
(1)通过发现人与其他生物存在哪些关系。 ^vOEG;TR<-
(2)通过调查发现生物资源的宝贵。 5?E;YyA
教学重点: Q"oJhxS
能设计可以表现人与其他生物关系的表达方法 }MM:q R
教学难点: =knBwjeD
写一份保护濒临灭绝生物的倡议书 D2\Ep L/
教学过程: c&`]O\D-c
一、导入: wFBSux$
1、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共同构成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生存。 ;;EFiaA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哪些地方利用了生物资源? 8PG&/"K
二、人类与生物的关系: FGpV
]p
1、设计图表,将人类与生物的关系表现出来 J]Q-#g'Z
2、观察31页设计实例 =Q!V6+}nY^
提问:图表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Jp~[Dm
3、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并汇报 ,^@/I:
哪个组的设计最能体现人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XKT[8o<L
4、阅读科学在线 s-l3_210
三、生物资源的保护: C"h7'+Kw
1、感受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 gO]8hLT
高等植物3万多种,木本植物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种(爬行类300种,鸟类1100种哺乳动物400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10%,淡水鱼600种,海鱼1500种,占世界鱼类10%,还有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熊猫、金丝猴、银杏、珙桐 :1#$p
2、认识生物资源遭到破坏 +^4HCyW
已经灭绝: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10种 ^j?"0|
濒临灭绝: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象等20种 ~y ?v
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因为无计划采集枯竭:冬虫夏草 X(
C=O?A
3、调查:当地有没有破坏生物资源的现象?(捕杀青蛙) \Fu(IuD
4、设计保护生物资源的建议书,汇报设计。
O%Qz6R
四、布置作业: )/bv@Am
收集我国珍惜动植物的资料 8:
VRq
板书设计: :~,V+2e
宝贵的生物资源 df$pT?o
人类的衣食住行与生物密切联系 01+TVWKX
保护生物资源 "
_TAo
D:N\K/p
第8课 生活中的能量 P_
b8_ydU
科学探究目的 4&B|rf
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S&'-wAEd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那种形式的能量 LO)QEUG
3、能将自己经常利用的能量形式记录下来 &tlU.Whk+
4、能发现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哪类生物 d ?,wEfwp
5、能通过计算结果说明与能量相关的问题 <!?ZH"F0
科学知识目标 asYUb&Hz88
1、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形式的能量 +a'nP=e&
2、能举出实例说明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P0-K/_g
3、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食物中所含能量从根源上来自植物 \Iz-<:gA'
情感价值目标 byIP]7Ld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从中发现自己观察的不足 b.xG'
2、乐于从小养成保持健康饮食的习惯。 (i]0IYMXy*
教学重难点 z+Ej`$E{lD
1、重点: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Pm|S>r
2、难点:找出身边各种各样的能量 |eej}G(,m}
教学准备
v&"sTcS|
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各种形式能量的图片 u4:6zU/{
教学过程 #23($CSE
第一课时 %D+NrL(
一、导入 x\5\KGw16
1、观察单元页,引导学生了解能量的作用 n<>]
7-
2、提问:关于能量,你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哪些? - QQU>_
(学生交流讨论) F\+!\b*lP
3、讲叙: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进入能量的世界。 &3YXDNm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能量 twql)lbx
二、认识各种能量 W0# VD e]>
1、 认识机械能 F^7qr
① 出示橡皮筋动力飞机模型 hDTM\>.c;s
② 提问:你玩过橡皮筋动力飞机吗?说一说它是怎样飞上天的? i0[mU,
③ 请一个学生上来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橡皮筋动力飞机飞上天的过程。 5g
phza
④ 讲述:当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被绕紧时,橡皮筋就有了一种能量,当它放松时,就将这种能量释放出来了,这种形式的能量就是一种机械能。 6
$+b2&V
2、认识其他能量 257q%"
① 讲述: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效果。 5Ja[p~^L
② 出示利用各种形式能量的图片 )`<7qT_BM
③ 讨论:图片中各种现象利用了什么能量? xx[l
#+:c
④ 学生讨论,交流 H`jvT]
⑤ 讨论:为各种能量的使用举出实力 xGK"`\V
⑥ 学生交流 w?M` gl8r
3、小结: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等都是能量,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能量。 Ng\]
第二课时 r59BBW)M
一、复习导入 /#e-x|L
二、我们周围的能量 W%K=N-kE_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9Awv#+
2、讨论:你能从图中找到哪些能量形式,并清楚的解释能量能帮助我们什么? j$kh
GR!
3、学生讨论,记录 3x
E^EXV
4、活动:找一找,教室里所利用的能量 B..> *Xb
三、食物中的能量 /m+.5Qz9)@
1、提问:你知道一天吃多少食物才能满足活动需要吗? K%NgZ(x(
2、阅读资料,思考下列问题: X%Ta?(9|.^
① 能量的单位是什么? Ny 7vId
② 儿童和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每天消耗的能量是多少? ^xF-IA#ZeB
③ 哪类食物中所含能量高,哪类食物所含能量低? =b#,OXQ
④ 今天早餐摄取的食物大约含有多少能量?是如何计算? [J43]
3、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r?=3TA
A
4、讨论:资料中的食物哪些来自植物?哪些来自动物? nb U?:=P
这些食物所含能量最终来自哪些生物? ~|=G3(I[
5、师生交流,归纳 6i*LP(n
四、拓展 HmRmZ3~
1、交流:自己一日三餐所吃的食物种类和数量 ZgL ]ex
2、利用教材中的食物能量表,计算出一日三餐大约所含的能量 XM?C7/^k
3、交流:自己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比规定的是高还是低,并找出其中的原因。 3qrjb]E%}
4、小结:过多或过少的获取能量,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持我们的健康。 b
@)nB
第9课 植物与能量 m~vEandm
教学目标: :X#'ELo|
1、 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W</o~\s
2、 让学生知道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v^1n.l %E
3、 了解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的意义。 J8PZVeWx
教学重点: }wV/)Oy[
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KvuM{UI5
光能是怎么转变为化学能的。 hE}y/A[
教学难点: G'6f6i|<I@
实验探究植物能量的来源。 ^1z)\p1
教学准备: jo[U6t+pj7
酒精灯、燃烧匙、淀粉 Hp-vBoEk
教学安排:二课时 0t
P{K
教学过程: bODyJ7=[
第一课时 3Cl&1K #5
一、探究植物体能量的来源。 ~X1<x4P\
1、 提问:各种生物需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最终来源是什么? ')~[J$qz
2、 植物体的能量又是从哪里得到的呢?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