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科学教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dvcmXR
t.]
e8=dE
第1课 小草和大树 {+ WI>3
教学目标: mam(h{f$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7_s@4: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x0~ih
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习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B0!W=T\
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6S?*z
`v
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KCfcEz
教学过程: ^S^7u
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l_ycB%2e^
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今天。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M!iYj+nrP
2、要求: T]?QCf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L"G,l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6}q# c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1myf Z
3、观察 @W!cC#u
4、整理汇报:
**Q
K}j[D
(1)、“我”观察到的小草 P26YJMJ'
(2)、“我”观察到的大树 oHx =Cg;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8@U-7f,
5、认识: nNcmL/(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67d p)X
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 3o^oq
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 +FYhDB~m
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Z#|IMmT;*=
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 qjd8Q
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 -W XZOdUjs
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VTxL
BFK;
5、汇报分类的结果; YGr^uTQb
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W\<p`xHk
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 BW%"]J
绿藻 9h
0^_|"
水绵 x 0x/2re
肾蕨 } T1~fa
苔藓 P6o-H$
a+
板书设计: oS_<;Fj
小草和大树 |
.[4$C
草本植物:蟋蟀草…… NQhlb"Ix
木本植物:玉兰树…… S t0AV.N1
其他分类的标准:根、叶、花、种子…… U/bQ(,3}
K~aIY0=<
第2课 植物博览会 `)s>},8W!
教学目标: @~`2Lo/
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E cW$'>^
2、 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0YVkq?1x9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相互交流、沟通。 rWMG_eP:
教学重点:锻炼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X?Mc"M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筹办一个植物博览会。 / =2
课时安排:2课时 Qd$!?h
材料与工具:1、 学生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 hh>mX6A
2、 布置展览台。 VC@{cVT
教学活动:活动1参观植物博览会 #v`J]I)$
活动过程: b
ZEyP
W
1、 学生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wH Q$F(by
2、 学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 v(2|n}qY
如:经济作物、食用植物新品种、观赏植物等 RAW(lZ(
提问:虞金香、构骨、马尾松、大豆、猪笼草、金灯藤、蔬菜温室大棚、含羞草、银杏、耐储存的转基因番茄、珙桐这些植物应该把它们分别放在哪个展台上展示? QBiLH]qa
小结。 V_"K
活动2筹办植物博览会 P
2;I0 !
活动过程: 0qrsf!
1、 学生讨论如何筹办植物博览会。 )Vb_0 n=^
提示: RxVf:h'l
(1)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展览的内容。 xl~%hwBd
(2) 根据展览的内容,进行小组分工,相互协作。 l ,T*b
(3) 在室外单独搜集资料时,要注意安全。 KW.QVBuVO#
(4) 布置各部分展区时,要有条理,尽可能作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gr")Jw7
(5) 结合展览内容,写出解说词。 T7{Z0-
2、 学生绘制一个展览的预示图。 Z:PsQ~M
3、 学生开始用所搜集的资料来布置展览会。 GKNH{|B$D
拓展活动:
Qpc+1{BQ
让学生把展览后的资料分类存档。 6T5nr
1、 提问:如何保存资料? 3+2&@:$t
2、 怎么样保存资料科学些? 1>SCY_Cv
小结。 1MCHwX3/
课后记: 007SA6xq
第3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HV??B :
一、教学目的要求: ;hOrL
y&O
1、能从外在形态结构和行为等方面设计不同的观察项目。 /v1Rn*VF!
2.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 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b^
3.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G,8LF/sR
4.能科学地辨别某种动物是否属于鸟类。 #Pz},!7
5.能根据鸟喙的外形判定其与生活中的哪种工具的形状和功 uwl;(zwh_
能相近。 Dm1;mR S+
二、教学重点: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 述各种鸟类的特点 >~5>)yN_a1
三、教学重点: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I
=t{ u;
四、教学过程: MU^7(s="
1、导入: }7Si2S
平时见过哪些鸟? Mlp[xk|
2、学习新课: XQu~/{A=
A、寻找鸟类的共同特征 rlvo&(a
活动目标 -O2ZrJ!q
1.能说出常见的鸟的名称。 :o}Ju}t
2.能从不同的角度(主要是外在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等)设计不同的观 tVZjtGz=
察项目。 eyZ /%4'q
3.能根据各种资料(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等)客观地描述各种鸟 r`|/qP:T[
类的特点。 vnXa4\Vdy
4.能归纳出鸟类的共同特征。 PF-7AIxs"
5.能根据鸟类的共同特征辨别能飞翔和不能飞翔动物中哪些是鸟类。 4425,AR
6.能举例说出生活中哪些常见工具是模仿了鸟类哪种特征制作的。 =>Vo|LBoe
活动过程: Nt^R~#8hF>
1.上课前,出示一些图片、标本,一些鸟类的视频资料。
L[d7@
2.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鸟的名称及大致形态,汇报观察到的鸟的名字,对鸟还有哪些了解。 Y#_,Ig5.
在学生头脑中有了丰富 的有关鸟的感性认识后,寻找机会自然引发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动物——这是什么? Z~tOR{q
鸟,关于鸟类,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qJj;3{X2
3.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常见的鸟,学生比较熟悉的鸟作为观察对象,
t]Xdzy
进行小组讨论 v?)-KtX|
4、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的提示,填写观察到的每种鸟的形态特征。以 )z9)oM\
及学生发现的感兴趣的其他内容。 j5ZeYcQ-
5、引导学生用排除法逐渐删掉那些非本质特征,最终形成共识,明确鸟的共同特征。 |Ebwl] X2
6、引导学生据此判断哪些动物是鸟?哪些动物不是鸟? *f:^6h
B、鸟喙与取食 bmotR8d
活动目标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