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Qmc;s{-r;
1.1~1.2 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 Z_4H2HseL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BO\`m%8md
2、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W1Jkp(
3、知道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 ThqfZl=V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fM[fS?W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X\`
7`v
教学用具: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工具、启瓶器等。 ,DUQto
教学时间:一课时 hu*>B
教学过程: %IH|zSr)EM
一、 导入新课: Vi-!E
出示一没开盖的汽水瓶问:老师想请同学们尝尝这汽水的味道,但瓶盖好紧用手拧不开,谁能帮老师打开? >zx50e)
生:用牙齿。 RO3e
生:用启瓶器。 )+{omQ7v
…… iKEKk\j-w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如果我们使用工具那会更方便。在生活上有很多的地方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 (板书课题) =
]HJa
二、探究过程: Cq;K,B9
1、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9qO:K79|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好记录。 BMsy}08dQ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m\G'hY2
2、我们是怎样使作这些工具的? T+`GOFx
学生自由描述再当众表述 O}iKPY8K
3、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E$yf2Q~k
分组记录:(表一) VS@W.0/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心以完成的工作 c68$pgG
}
PD(kk6fX
wNZS6JF.d
T7Qd
I[K%b
二、试用工具 X%\6V;zR#
1、 试一试,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8 P y_Y>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并解决问题,再分组表述及演示) IhKas4
要求:用不同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
)Jv
发现了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 q>l kLHS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u>NEb
1、 打开油漆桶 n_NG~/x
2、 打开一瓶饮料 )^@V*$D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O:pZz
力点 重点
,7$uh):
支点 *wZV*)}
3、 通过观察着重让学让认识这几个点并形成印像。 -EIMh^
四、课堂小结。 GQAg
ex)D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oiPW#
1.3 杠杆的研究 *E q7r>[
教学目标:1、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 OGy-"
2、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F s)"?
3、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Z42 Suy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 <y/AEY1
教学难点: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 iP\&fZY_
教学用具:杠杆尺、钩码、标尺。 aZ0iwMK
教学过程: ?BZ`mrH^
一、 导入新课: X1QZEl
杠杆能在生活中产生这样大的作用,为什么杠杆能省力?它工作的秘密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 gK_[3FiKt
二、杠杆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k 5kX
1、 出示杠杆尺,认识杠杆尺的结构。 iYs?B0*JWK
2、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qBrZg
三、杠杆能省力吗? eeR@p$4i
1、 杠杆尺是研究杠杆的好材料。
0
9'o
(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PsT v\!
2、 如何将使用杠杆尺。 Pb&+(j
(将杠杆尺调平: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当在杠杆尺右边的第1、第2、第3、第4孔上也挂上两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什么状态?) BJ2W}R
3、 对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作好记录。(P6) `fh_8%m]*
4、 实验:(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改变? e~[z]GLO%
(2)把那些有较少的钩码能够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况都找出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P7) d33Nx)No
5、 分组分析统计数据。 yFtf~8s3
省力杠杆 tl#s:
不省力杠杆 kF~e3A7C
四、思考问题: #EK8Qe_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们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杆? Mp}NUQHE
五、课堂小结 _( /lBf{|
通过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杆,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杆?
板书设计:
T}x%=4<E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