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机械和工具 A J"/T+g_
1.1~1.2 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 DX%D8atrr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N(BCe\FV
2、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gTjhD
(
3、知道对工具的爱护和工具使用中的安全。 {kp^@
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e'Z.vm
教学难点:能根据生活的需要正确地使用相关工具。 SebJ}P1x
教学用具:日常生活上常用的工具、启瓶器等。 f6zS_y9gn
教学时间:一课时 =F
rbhh57
教学过程: `Aa*}1
一、 导入新课: UAq%Y8KA
出示一没开盖的汽水瓶问:老师想请同学们尝尝这汽水的味道,但瓶盖好紧用手拧不开,谁能帮老师打开? ?sm@lD
Z\
生:用牙齿。 @%sr#YqY
生:用启瓶器。 dw]wQ\4B
…… WYNO6Xb#
:
师:你们说的方法都不错,如果我们使用工具那会更方便。在生活上有很多的地方必须借助工具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与打开盖子的工具” (板书课题) kw.IVz<
二、探究过程: ('VHL!
1、生活中常常需要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 5%`[&
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好记录。 8}(ul
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U}#[Vie
2、我们是怎样使作这些工具的? J,=:
]t
学生自由描述再当众表述 OGqsQ
3、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 fK{[=xMr@
分组记录:(表一) iu(+
N~
工具名称 使用方法 可心以完成的工作 v5N2$Sqp*
nfbq
J
/)E'%/"A
4%L-3Ij
二、试用工具 {#'M3z=
1、 试一试,要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起出来,选择什么工具会更加方便省力? ]h6mJ{
k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计划并解决问题,再分组表述及演示) dn)pVti_
要求:用不同的工具来做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5zBayJh#
发现了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 +|=5zWI/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Qo;#}%}^^
1、 打开油漆桶 ';0NWFP
2、 打开一瓶饮料 3Ta<7tEM
(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杠杆都有三个点。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力点;承受重物的点叫重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支点) ko%B`
力点 重点
, JUP
支点 9?_ybO~Oq
3、 通过观察着重让学让认识这几个点并形成印像。 U
DC>iHt
四、课堂小结。 mC}!;`$8p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bb^$]lT'
1.3 杠杆的研究 P.;S6i
n
教学目标:1、会做杠杆尺的探索性实验,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_noQk3N
2、能够观察记录杠杆尺的状态,学习使用图示法简化问题。能够从众多看似杂乱的数据中,通过分析整理,发现杠杆省力的规律。 qm&Z_6Pw
3、能利用杠杆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B
O,see9
教学重点:认识杠杆的作用。 {UR&Y
教学难点:了解杠杆的简单原理。 j2/3NF5&
教学用具:杠杆尺、钩码、标尺。 pt!Q%rXm
教学过程: a|v}L,
一、 导入新课: "<J%@
杠杆能在生活中产生这样大的作用,为什么杠杆能省力?它工作的秘密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杠杆的秘密。 _,i+gI[
二、杠杆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yw(E}
1、 出示杠杆尺,认识杠杆尺的结构。 K{s%h0
2、 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PAgab2$
三、杠杆能省力吗? OLdD3OI
1、 杠杆尺是研究杠杆的好材料。 i;Y@>-[e<
(我们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MqWcB9&
2、 如何将使用杠杆尺。 F}lgy;=h
(将杠杆尺调平: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当在杠杆尺右边的第1、第2、第3、第4孔上也挂上两个钩码时,杠杆尺会处于什么状态?) Twj?SV
3、 对杠杆尺在不同时候的状态作好记录。(P6) oe5.tkc
4、 实验:(1)分别改变挂在杠杆尺左边和右边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改变? k<M~co;L
(2)把那些有较少的钩码能够使较多的钩码翘起来的情况都找出来,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从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P7) C;jV{sb9c
5、 分组分析统计数据。
426)H_wx
省力杠杆 g#ZuRL
不省力杠杆 !^|%Z
四、思考问题: ab=s+[r1
为什么在有些地方人们要使用不省力的杠杆? R;XR?59:.
五、课堂小结 `>q|_w\e
通过我们的学习,请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联系生活中的要求进行使用。并想一想那些用的是省力杠杆,哪些用的不省力杠杆?
板书设计:
'%m0@5|hCD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