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预览 全部请下载附件
1、小苗的诞生 iY`%SmB
一、教学目标 tS|9fBdCs
1、 能对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进行完整的实验研究。 "~=mG--I
2、 能从研究结果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rJGgK#
3、 能通过研究找出对种子进行分类的合理方法。 ub7zA!%
4、 能制作出规范、美观的种子标本盒。 :}r.
二、重点难点 h
8 'v d3
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制订较规范的实验方案。 _tSAI
难点:同重点。 76>7=#m0u'
三、课前准备 Kh(ZU^{n
豆种、布、等配套实验材料。 .U"8mP=&
四、教学课时:2课时。 tyfTU5"x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开始到撰写实验方案部分。第二课时,完成交流及总结部分。 !icT/5
五、教学过程 m.px>v-
(一) 导入:种子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萌发? DjI3?NN
(二) 指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geHiQHA
1、 让学生展开讨论。
.w> 4
2、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HODz*pI
3、 学生分小组观察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种子。 kxp);
4、 学生进行猜想。 (
xXGSx
5、 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qP2ekI:y
(1) 学生制订实验方案。 [~kdPk
(2) 学生交流各自的实验方案。 wUiys/OVM
(3)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on0]vEE
(4) 归纳小结。 4Y,R-+f
6、 让学生提出还想研究的问题。 =1
O<E
7、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z ^_*&
(三) 指导学生制作种子标本。 LUH"
六、板书设计 -:Fe7c
1、小苗的诞生 Y7#-Fra0W
Na$Is'F&p
适当的水分 #mZpeB~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适当的气温 ^
"i l}8`
阳光
2、 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一、 教学目标 pAb.c
1、 能与其他同学共同研究三种土壤的主要差别。 SfJA(v@E
2、 能正确使用实验法研究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从而推测出三种土壤的保水能力。 BYTnrPA&Z;
3、 能通过对比实验总结出某种物体适合生长在哪种类型的土壤中。 6 `Aj%1
4、 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原因进行解释。 fbWFLSm;
二、 重点难点 KBXK0zWh7
重点:指导学生探究土壤的渗水能力。 TT50(_8
难点:观察同一种植物在不同土土壤里的生长情况。 YX=2jI
三、 课前准备 UbEb&9}
配套实验材料、烧杯等。 I8+~ &V}
四、 教学课时:2课时。 [cTe54n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拓展部分。 U7!.,kR-
五、 教学过程 ]?Fi$3Lm
(一) 导入: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Q7H
(二) 指导学生探究认识不同的土壤。 psnTFe
1、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中三种土壤的照片。 {GKy'/[
2、 让学生观察三种土壤,比较它们的颗粒大小、颜色和黏性。
b !%hH
3、 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共同找出三种土壤的区别。 4(Ov1a>
4、 归纳小结。 B=>RH!&
(二)指导学生进行渗水比赛。
+Vo}F
1、提出问题,交代活动的任务。 eh4gQ^l
2、让学生猜想哪种土壤的渗水能力强。 N=5)fe%{4
3、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9k!A]KD
4、让学生按照课文给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CT KG9 T
5、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lc2 i`MC
6、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小结。 O(tX8P
Q5N
(三) 指导学生探究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tH[[4tw,
1、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经验进行推测,豆苗在哪种土中长得好。 HDda@Jy
2、 让学生把推测的结果和理由填在课文给出的横线上。 {%VV\qaC
3、 学生按照课文的提示进行实验。 ddfs
8\
(四) 指导学生调查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5DXR8mLoaJ
1、 提出调查的要求。 by'DQ 00
2、 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is1' s[
六、 板书设计 1"pI^Ddt
2、土壤与植物的生长 7_.11$E=H
沙质土:秀气好、保水性差。 ,g7.rEA
土壤 黏质土:秀气差、保水性好。 4Ue_Y'LmM
壤土:秀气、保水性都较好
3、怎样让植物长得更好 :Xn7Ha[f
一、 教学目标
%r-V2)
1、 能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p/j; 6H
2、 能联想出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MJq#@K
3、 能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进行假设。 s:2|c]wQ#R
4、 能客观地评价本组和其他组的研究成果。 za:a)U^n
二、 重点难点 %&->%U|'
重点: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对比实验及规范操作的能力。 tG8jFou
难点:指导学生进行对比实验时如何控制实验变量。 Q\GDrdA
三、 课前准备 S#-wl2z
植物、黑色的纸袋、豆苗等。 y kW [B
四、 教学课时:2课时。 _bzqd"
31I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设计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对比实验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1的交流部分及活动2。 :Gu+m
五、 教学过程 qS/V"|G(
(一) 导入:植物的小苗钻出土壤后,怎样才能让它长得更好呢? t~e<z81p
(二) 指导学生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6)UhS8
1、 引导学生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植物的生长。 P7 ]z
2、 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 (]RM6i7
3、 提示学生和可以用对比实验法研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外界条件。 $`8Ar,Xz`
4、 学生设计自己的研究方案。 E,wVe[0)f
5、 学生互相交流。 {^m(,K
_
(三) 指导学生研究怎样才能使植物长得更好。 Dy]I8_
1、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CV:2iq-
2、 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 s-Aw<Q)d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X|<@'933
4、 让学生把结论落实到实践中。
d\H&dkpH
5、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R
g?1-|Tj
六、 板书设计 Ja
]?&j
3、怎样使植物长得更好 8>7RxSF
适当的气温 Bd^"=+c4
适当的水分 zP:cE
适当的光照 植物长得更好 4<lQwV6=
丰富的营养 ( 7ws{)
……
:qR=>n=
4、根和茎 '
lo
一、 教学目标 ~
^>417>
1、 能通过植物器官的特点及生活环境推测出这些器官的功能。
Ku/~N#
2、 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j7MO'RX`&
3、 能独立地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GyW.2
4、 能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归纳出结论。 /w8"=6Vv~
二、 重点难点 \eGKkSy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各种各样植物的根,并探究根和茎的主要作用。
tM,%^){p$
难点:同重点。 {/LZcz[
三、 课前准备 'JZJFE7Z
各种各样的根、各种各样的茎。 4g}FB+[u
四、 教学课时:2课时。 xq%{}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及活动2。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及阅读“科学在线”的内容。 'q>2t}KG
五、 教学过程 .}k(L4T|=
(一) 导入: \ A%
eG&
植物通常用什么来吸收营养物质的? 5tv<8~:K
(二) 指导学生认识植物的根。 @ct+7v~
1、 让学生把植物拿到桌面上。 li]
6Pj,
2、 让学生把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9 ?:VoD
3、 根据植物根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E RdL^T>
4、 学生互相交流。 '.Ym!r~wL
5、 归纳概括出根的共同特点。 Sf/q2/r?6[
(三) 指导学生研究根的作用。 _Cy:]2o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几幅图。 6yu]GK}es
2、 学生讨论根的作用。 -h-oMqgu(
3、 让学生把自己的认为记录在表格中。 G\/"}B:(
4、 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3Db3xN
5、 学生实验探究。 '4OcZ/oI
6、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C#i UP|7hh
7、 学生交流研究结果。 H^~.mBP
n
(四) 指导学生研究茎的作用。 T#!lPH :&h
1、 让学生猜想植物的茎的作用。 _Mc>W0'5@
2、 学生汇报各自的猜想。 8ga_pNe
3、 学生从自己的假设中选择1至2个,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zSv^<`X3
4、 与其它小组的同学交流研究结果。 J4tcQ
5、 归纳概括出茎的作用。 BHj\G7,S
6、 让学生阅读“科学在线”部分的内容。 j2M+]Zp.
六、 板书设计 2X88:
4、根和茎 S2C]?6cTq
根的作用:固定、吸收营养物质、贮藏营养物质…… }wwe}E-e
茎的作用:支撑、运输营养物质……
bm}6{28R
ciMM^ZRIb
5、动物的食物 C;Ic
一、 教学目标 aF8k/$u
1、 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h?UVDzI!O
2、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某些动物齿和爪的特点。 [9mL $;M
W
3、 能推断出不同种类的齿和爪对它们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sk2%
4、 能设法弄清一种陌生动物的食性。 _7kM]">j
二、 重点难点
7S
$&S;
重点:研究不同动物需要不同的食物,并按食物给动物分类。 ^1jk$$f
难点:同重点。 :XV}
c(+d
三、 课前准备 *Q}[ ]g
动物标本。 d"~(T:=r
四、 教学课时:1课时。 rrs"N3!aT
五、 教学过程 99OD=pxQ
(一) 导入: IeF keE
不同种类的动物,它们的食物一样吗? x`Fjf/1T*m
(二) 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食性。 mzD^Y<LTd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 uXQ >WI@eF
2、 图中的动物分别吃什么? ?4z8)E9Ju
3、 我们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分别吃什么? %G?K@5?j?
4、 指导学生根据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 kII7z;<^`
(1) 学生分组讨论。 >_X/[<
(2)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ad n|N
(3) 归纳小结。 \&}G]
(三) 指导学生认识捕食帮手。 0O2n/`'
1、 让学生观看课文的插图中的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sI 4yG
2、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DkAQ-<~
3、 让学生在课文的表格中记录三类动物的牙齿和爪的不同特点。 Y:
x/!-
4、 让学生说说这些不同特点对动物的捕食有什么好处。 R9
r+kj_
(四) 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0 Q8iW:
1、 让学生说出各类动物多在什么环境中取食。 3+YbA)i;
2、 根据动物的食性,推断并制订出保护动物的措施。 %*)2s,8
3、 学生互相交流 8
#oR/Nt
(五) 让学生选择一种动物,研究它对不同食物的选择情况。 Jm(ixekp
六、 板书设计 kJ=L2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