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hDjQs 随着大家对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医疗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一大话题,不管是说看病难看病贵,还是针对目前医疗改革的针砭时弊,其实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当自己作为一名患者的时候,该怎么面对医生,用门诊那几分钟来又快又好的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通过《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医学课程,五个问题就能教你如何有效的与医生进行沟通。 `+7F H a:kAo0@":j ( xs'D4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9Q(3$} A~zn; 薄世宁是谁? t*{L[c9.Uq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 ZlT }cA/n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博士 P"YdB|I ——美国布朗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j6
wFks ——国家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现场处置指导专家 =C"[o\]VV ——2003年北京大学“抗击非典勇士” y7Po$ )8l ——2013年国家卫计委首批赴雅安地震伤员救治专家组成员 48^-]}; ——2016年国家卫计委赴江苏盐城龙卷风伤员救治专家组组长 Wn%P.`o# 他有20年重症医学的临床经验,对于“怎么让人活下来?”他有一整套方法。 om3
%\ 据薄世宁医生讲:医生要遵守的一个原则就是——“生命第一” o+A7hBM^ 生命第一怎么来的呢?它有两条医生必须要做的事情: u?osX;'w 第一、就是要收集信息,无论你在门诊做核磁、CT、化验检查、尿常规、便常规、化学肝肾功能,这些都叫收集信息。信息收集越全面,治疗成功率越高。 Ltlp9 S 第二、就是治疗。治疗在ICU医生来讲,只有一个,就是救命,先维持基本的生命体征。 YEL0h0gn 什么是基本生命体征? }LHYcNw^z 维持生命重要的就是心律、血压、呼吸。ICU的医生只要掌握了这些关键点,就为病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最重要的契机。 XJ18(Q|w' 我们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和医生交流时间太短,交流不充分,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我也听不懂医生说的话。 BI'>\hX/V 5个问题和医生高效沟通 &i#$ia r 1.这个检查或者治疗有必要吗? @Jt$92i5PS 2.这个检查或者治疗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23F@s1 因为我们知道任何治疗都有不良反应发生,比如说你在进行穿刺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平常做胸穿、腹穿的时候,尽管我已经做了超声定位,都有可能会发生穿刺其他脏器的不良反应。 wi(Y=?= 3.这个检查和治疗有什么副作用没有? j3j?2#vR 提到副作用,你可能会觉得怎么医学还会有副作用呢?实际上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的发生,只要是有治疗的效果,就一定有副作用,我们今天在手术室讲到手术。再好的医生,国家再有名的医生,他的手术精准度最高的医生,操作非常细腻的医生,无菌原则做得最好的医生,手术后仍然有可能发生术后感染。 HiCh:IP7>/ 4.也是比较关键的,就是我不做这个治疗,会怎么样? SSK}'LQ 因为有的病可能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安慰病人的心理,就是给一定的治疗。我不做会怎么样?也许我不做和做是一样的,那我为了减少它的副作用,我就可以选择不做。 ]e>qvSuYh 5.也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还有没有其他的可选的可替代的治疗方案。 6g(;2gY 如掌握这样五点,我们和医生沟通就可以做到非常流畅,实际上医生也最喜欢这样懂得沟通的病人。 v 6 ~9)\!j 因为这样沟通的话,大家才会产生效率,医生才能把在最短的时间内跟你进行最有效的沟通,从而做到最好的治疗。 "<,lqIqA; 医患共同决策减少失误 Y:^hd809 个人选择都会遇到人性的弱点,越是在疾病状态下,越容易出错。 18&"j 8'm 比如,在肾结石疼痛难忍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切掉肾的心都有。 7]=&Q4e4 所以,共同决策,保持理性思维,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问题。 Nx}nOm 选择的核心,是根据当下的信息、概率,和病人期望,作出最理性和最客观的判断。至于结果如何,并不完全是决定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i/Df? 很多时候选择没有对错,也没有通用原则。 z0"t]4s 主管医生是支持你的第一人选 ^T=9j.e'ja 所以,在决策的时候,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不是你的医生朋友,而是你的医生。 Od1\$\4Z 医生朋友可以给出某些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在时间非常充裕,病情非常稳定,有很多选项的时候起到支持作用。医生朋友只能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二人选。 (gt\R} 患病期间,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和压抑的过程,还要不断地选择下一步治疗,比如癌症的长期治疗。 K-qWT7< 所以,选择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团体或者志愿者机构,对于长期的治病有很好的支持作用。这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三人选。 +m=b
"g 在疾病面前,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正向的安慰,能引导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复。 0PzSp ] 《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门课讲什么? |v&)O)Jg 它不是零散的医学知识,是融合了整个医学智慧,不是对医学的科普,而是提炼出背后的认知。 cslC+e/ 我们如何学得懂《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这门课? !xs}CxEyA 这里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每个人都吃过药,一个小药片几块钱、贵的几百块钱,这个药片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它是一个知识体系的物质载体。你看着是一片药,它背后是整个医学知识共同体对于某个疾病的认知。 RS5<] dy 药物就是医学知识的这样一个载体,同样的,《医学通识50讲》的心法也是用的载体的心法,把医学浩瀚的知识海洋,它的认知体系、它的知识体系,我们用载体,用《医学通识50讲》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大家获得最大的一个收益。 crmQn ^4\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npd8eoKVL_hHpwnk0E_m4A 提取码: ine7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y>o: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