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第一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3YTIH2z5
一、教材的主要变化与特点 _.f@Y`4d
1.内容安排更注重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序 FP;":i RL
小学四年(三-六年级)的信息技术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教材的编排以任务为导向,整个体系的序更偏重于学生的认识规律,因此,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是感性的,零散的。初中阶段应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因此这一册教材在编排上更偏重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序,也就是说更有系统性一些。考虑到与小学教材更好地衔接,对原教材的内容做了一定的删改。如原第3、4、15、16课中的全部内容在小学教材中已经有所涉及,因此已经删除,第5、6、7课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合拼和改编。 IrO+5 w
通过正文或阅读材料等形式增加了文件系统、磁盘碎片整理、数据压缩、Linux、OCR等新内容,增加了有关苹果电脑的叙述篇幅,改变学生对个人电脑的思维定势。 ul}'{|4
2.力图体现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iK x+6v
更好地反映信息技术领域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考虑到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增加了新的内容或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修改。操作系统由原来的Windows 98改变成目前较流行的Windows XP,大量更换了原有的插图以适应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变化。 3h JH(ToO
(1)移动通信 U1^l+G^,~
(2)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 <psvd
(3)迅驰芯片 G)+Ff5e0L[
(4)PDA h;n\*[fDc
(5)家庭的嵌入式电脑 jyjQzt
>\
(6)Windows的下一版本longhorn '?}R4w|)
(7)Linux -lp"#^ ;
(8)OCR技术 +2O=s<fp
…… ]GS~i+ =M
3.内容更加名符其实
RSH/l;ii
力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不仅仅是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大致、全面的了解。原教材所涉及的都是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增加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如信息的特点、信息的作用、电报、电话、移动通信等等,还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教材与“信息技术”这一名称更相适应。 "#XtDpGk
4.阅读材料力图体现人文精神 9A*rE.B+W
本册教材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共有17篇,一方面可以极大丰富学生知识面,另一方面由于多为叙述性内容,可能会给教师的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FU]4oKx
但阅读材料当中蕴含了丰厚的人文精神,比如: i_YW;x
通过对《电报是怎样发明的?》的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莫尔斯的敏锐以及对科学坚持不懈地追求精神。 97x%2.\:
通过对《计算机界的风云人物》的阅读,学生可以感受比尔.盖茨当年的雄才大略与今日的不朽成就;也可以了解到求伯君的WPS给我国软件产业带来的巨大推动;还可以学习王选教授积极开拓、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和锲而不舍、勇攀高峰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团结协作、甘为人梯的高尚胸怀…… j#o3
.v7`$(T
二、教材主体结构 9UmBm#"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任务 练习 阅读材料 Y2vj}9jK
走近信息技术 第1课 zv9MHC
&
信息技术在我们身边 1.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9%TT>2#
2.信息技术及其发展历史; "
~n3iNkP
3.身边的信息技术; 了解身边的信息技术 1.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技术? |B|@GF?:
2.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1.电报是谁发明的 foyB{6q8
第2课 $F1_^A[
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3B"7VBK{
2.计算机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AgI >
3.各种各样的计算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台式机、笔记本、PDA等); iwkJ~(5z
4.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4@~a<P#
5.家庭中的嵌入式电脑; afy/K'~
6.未来的计算机。 了解计算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1.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4f
jC
2.计算机的主要应用有哪些方面? KZ4zF
3.在你家里,哪些家电使用了嵌入式电脑技术? 2.计算机的诞生; )[ w&C_>]
3.当今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公司。 9i[4"&K
第3课 B$DZ]/<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WjJN Q
2.计算机的五大部件; 5l&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