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中国印象 - 琴韵箫声
出版发行: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发行时间:2003
ISRC:CN-A23-03-324-00/ A·J6
专辑介绍:
琴与箫的清幽缠绵,演绎着琴箫发烧天碟,就连空气中都充满质感的音韵!
专辑曲目:
01 渔樵问答
02 碧涧流泉
03 秋夜长
04 日幕云林
05 平沙落雁
06 挟仙游
07 春晓吟
08 阳关三叠
09 忆故人
10 晋庵咒
作品赏析:
1.渔樵问答
此曲是一首近四百年来流传颇广的琴曲,可能源于宋代的《紫霞洞琴谱》。乐曲描写了古代渔人樵子在大自然中悠然自得、饮樽酬唱的生活情趣。琴箫合奏更突出了其主题音调,增添了问答呼应之意。
2.碧涧流泉
渔此曲于《西麓堂琴统》中的《石上流泉》实为一曲。本传谱则为一首典型的A-B-A三段体曲式结构,中段颇具山歌风格且流畅的旋律,并有右手指法编配的特点,在曲中颇为罕见。
3.秋 夜 长
又名《秋闺怨》,为清末诸城派古琴派大师王宾鲁根据琵琶曲改编而成。琴曲融进了琵琶的轮指技法,风味别具,音节绮丽缠绵,极为动听。
4.日暮云林
“云林”即云林禅寺,杭州灵隐寺的别称,音乐取材于寺庙音乐,描写了沉浸在暮色中的庙宇宁静而安祥的氛围,旋律质朴典雅,反映了作者对淡泊的人生境界的追求。
5.平沙落雁
乐曲初见于明末《古音正宗》(1634年),是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对于曲情的理解,有取“清秋寥落之意,鸿燕飞鸣”来写秋天景物的;有取“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的。现流传的乐谱多数为七段。主要的音调和音乐形象大致相同,旋律起而有伏,延绵不断,给人一种藏动势于静美之中的感受。
6.挟 仙 游
本曲音韵温厚古朴,轻松愉快,颇有飘飘欲仙之感。相传为黄帝所作,亦以黄帝精于养生之道而假托之。
7.春 晓 吟
乐曲短小精炼,曲意隽永,表现了春回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8.阳关三叠
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是一首有名的表现送别的诗。曾用在当时大曲中,称《渭城曲》。采用此诗作歌的琴曲,初见于《浙音释字琴谱》(1491)。目前流行的琴曲《阳关三叠》,是将原诗重复发展为三段而得名。音乐能够紧密结合诗句,深刻入微地表现了诗中依依惜别的真挚感情。
9. 忆 故 人
曲谱始载于《今虞琴刊》(1937),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庆寿)得其父亲所传的乐曲。曲中道出“我有好怀,无有控诉”的凄清孤寂。
10.普 庵 咒
乐曲源于佛教音乐,又名《释谈章》,曲谱最早见于《三教同声琴谱》(1592)。相传为南北朝时期僧人普安所作。《释谈章》原曲极长,段数亦不定,计有"佛号"、“起咒”、“第一回”、“第二回”等。《普庵咒》系从《释谈章》浓缩演变而成,乐曲节奏平稳,气氛庄严肃穆,意在喧染一种延绵、平和的意境。
下载地址:
http://115.com/file/e6ehpxvt#琴韵箫声.r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