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 C9cQ}
j: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防患于未然,避免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惊慌失措,造成新的或更大的损失,有效预防群死群伤和损失巨大恶性事件的发生,确保学校师生的人生安全,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拟定以下疏散预案: Fy]j33E
一、 组织机构: b~m|mb$
成立了以高君玲校长为领导的校安全综合治理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Edav }z
组长:高君玲 :WdiH)Zv
副组长:金英善 w24@KaKFo
成员:教导处及各班班主任 Y&`nB,'
二、 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常识:
btU:=6
防震常识: }5Pzen
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教师 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qn@:A2ed
防火常识: '|K408i
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明着火的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毒气,并将身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 2aO.t
三、 紧急疏散的判断标准: Hh.l,Z7i7D
紧急疏散是在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来临时,为了避险,迅速将人员由危险场所撤往安全地域的行动。实施紧急疏散难度较大,其行动自身也极具危险性,特别是对中学生而言,因此,不到紧要关头不可实施,而必须实施时则应当机立断。紧急疏散的决定由校长或值班校领导做出。 g R)
)K)
四、 紧急疏散的信号及发布: l050n9#9p
1、 紧急疏散的信号有警报和哨声两种:在电源系统可以使用时,宜采用警报信号,警报信号为两短一长,然后连续长鸣;在电源系统损坏或不便使用时,可采取哨音信号,哨音信号为连续的两短一长声。 97(*-e= e
2、 信号的发布由决定紧急疏散的校长或校领导通知电教教师或体育教师实施,也可以随机指定人员实施。紧急疏散信号从开始,应连续不断,直至全部人员撤出危险场所方可停止。 0~j0x#
五、 疏散通道划分: 6}e"$Ee}9
上课期间紧急疏散通道以教室、附属室所在位置划分。教学楼以内各班学生沿;楼道上安全出口指示方向顺楼道沿楼梯有秩序的下楼,由教学楼楼梯出楼道操场空地集合。注意不能在楼梯上拥挤,靠楼梯右边下楼,以免造成踩踏事故。 S%m$LM]NCg
(一) 主教学楼(一、四、五、六年级) EXYr_$gRs
1、 一楼四楼同时进行:六年一班、六年二班直接从正门到操场。四楼的五年一班、五年二班顺楼梯下楼到操场。 J;7O`5J
2、 二楼60秒后进行:一年一班、一年二班、一年三班、六年三班、六年四班、六年七班下楼到操场。 .TetN}w
3、 三楼班级90秒后进行:一年四班、四年一班、四年二班、六年五班、六年六班下楼到操场。 SiQszV.&
4、 各楼层是当时情况而定,看上一个轮次下完为准择机进行组织所在楼层学生下楼。 [O(8izv
(二) 副教学楼: p/inATH
三年级、二年级出教学楼以信号为准,听到后迅速组织学生出教室沿南侧楼梯到操场集合。顺序是:三年二班、三年一班、二年二班、二年一班。 8_F 5c@7
六、 主教学楼负责人员安排: /0qLMlL$
一楼:王东利 m%km@G$
二楼:高君玲 [D%5
Fh\0
三楼:金英善 uVw|fT
四楼:五年班主任 B>M @ '
副教学楼负责人安排:纪男 eo&nAr
操场:吴炫烨 (六年级)、刘宇洋(四五年级)、孙宇(二三年级) }e* OprF
孙俪霞(一年级)李长兴、刘媛媛负责鸣笛或吹哨,负责广播调动。 X,h"%S<c#H
七、 安全集结地点: Do5)ilt
学生撤出楼后,应尽量靠远离建筑一侧的道路,迅速向操场中心位置集结。出教学楼的学生,应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或部位,可选择远离的路段向大操场集结。各班应集中,各班班长和体育委员应主动招呼本班同学向一起集中。班主任到达安全集结地域后,应立即清查本版人数和损伤情况,迅速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关照学生、 X,8]g.<
八、 紧急疏散的注意事项: J -g<-!>RM
1、 疏散过程要求安全第一、最有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Ljjuf=]
2、 疏散过程要注意秩序,不能相互拥挤。 $,~D-~-
3、 疏散过程重点是在楼梯这一环节,各班一定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不能推撞,不能中途停下,不能中途反方向走。 qA6;Q$
4、 学生在疏散过程中不能无控制的快速跑,只能慢跑或快走。 y
6nPs6kR
5、 如果发生途中有人摔倒,马上扶起,后面同学绕过帅到处,要避让。 m|w-}s,
6、 各班原则上按预定的路线进行疏散。 `aW>h8$I)
7、 班级与班级通行路线不应相交叉。 L) ]|\|
8、 教师必须提前对全体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各楼层负责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8/dx)*JCq
9、 如遇紧急情况学生要以安全为上的原则进行处理。在走的过程中不能随意停下来或逆行。 qKg*/)sD(
备注: 5L4{8X0X8
本次演习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严格要求学生,如有学生在演习中嬉戏、打闹、起哄行为,学校将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其责任,给予纪律处分。 h+7THMI
鞍山市新世纪小学 oMV<Yn_<
2009年5月10日 Q-}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