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
-
- 注册时间2003-12-31
- 最后登录2025-04-27
- 在线时间700小时
-
- 发帖17319
- 搜Ta的帖子
- 精华5
- 金钱88512080
- 威望88
- 贡献值2007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17319
- 金钱
- 88512080
- 威望
- 88
- 贡献值
- 20070
|
"e\:Cq>\ 切实做好中小学安全工作第一讲 第二讲 Ph*tZrd*# 主讲人:郑增仪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副巡视员 切实做好中小学公共卫生安全工作 第一讲 第二讲 JtrLTo
主讲人:廖文科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副司长班主任工作专家介绍 W\? _o@d 杨瑞清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校长,全国十杰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劳动模范,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小组成员。 wZA(><\ 魏书生 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全国中学生学习研究会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K2glkGK 董 奇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督学、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班主任培训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健康与教育评价的研究。 <|'C|J_! 主持人: 任小艾 人民教育编辑部管理室主任 全国优秀班主任 <e
'S' 专题一: 温暖的师德 快乐的教育 专题二: 班集体建设一靠民主 二靠科学 Wl:vO^ 专题三: 遵循科学规律,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专题四: 班主任工作讨论 小学语文专家介绍 KC-q] 付宜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主编,教育学博士。一直以来从事课程、教材、教法,特别是语文教育的实践研究。出版专著有《日本语文教育研究》等。 \)pT+QxZ 乔亚梦 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汉语拼音教学研究中心理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培训专家。“十一五”课题试验用书《读写同步》主编。 ,nELWzz%{ 李明新 北京市北京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五四奖章获得者。出版课改专著《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等。
^Fr82rJs 刘永胜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改革等研究,出版著作有《为了光明的明天》等。 {-
(B 专题一 怎样备好一堂课 4M&6q(389 话题1:教学目标的确定 U0/X!@F- 话题2:教学过程的设计 ( &U8NeWZ 话题3:教案的作用与写法 od\Q<Jm} 专题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eh-/,vmRa 话题1:关注学生学习 jz_\B(m9% 话题2:发挥教师作用 'K=n}}&
: 话题3:实现师生互动 > T,^n
{_v 专题三:怎样评价一堂课 #Cda8)jl( 话题1: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活动 :N<ZO`l? 话题2:要把握好课的标准 b[3K:ot+ 话题3:学会学习与思考
lth t'| 专题四:怎样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DV(^h$1_ 话题1:身边处处是资源 0#
D4;v 话题2:如何使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 S/?KC^JP 话题3: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 初中语文 专家介绍 !dVth)UV 郑桂华 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二期课改高中语文教材副主编,初中语文教材特约撰稿人。著有《听郑桂华老师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 语文》等;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 中学教学卷》和《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等。 0\*6UH 程 翔 语文特级教师,北大附中副校长。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年语文教师发展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首都师大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播种爱心》、《语文人生》、《课堂阅读教学论》等。 {[
j+y 张彬福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秘书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专家指导组成员,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主持“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和北京市市级教师培训等多个教师培训项目,并担任核心课程主讲教师。 |7V:~MTkk& 苏立康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市模范教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特聘主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京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学、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教材的编写工作,在该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 !'()QtvC< 专题一:怎样备好一堂课 ]C =+ 话题1: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材分析 x>^r%<WbX 话题2:怎样分析学生 %{*}KsS`p 话题3:怎样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 !thxG/_ 专题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aB3 话题1:时时关注学生 fD#VI 话题2:改进教学方法 _
FcfNF 话题3: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 G(-1"7 专题三:怎样评价一堂课 }>\+eG 话题1:如何观课并作好观课记录 M4rOnIJ 话题2:从哪些维度评价一堂课 $:R"IqDG 话题3: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A$C9RA 专题四: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Ffn
W 话题1:树立正确资源观 lZ5 lm
sCU 话题2:利用与开发“农远工程”的教育资源 jjgjeY 话题3:利用与开发身边的课程资源 小学数学专家介绍 >W=
0N( 吴正宪 特级教师,任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数学室主任,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委员、全国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优秀奖,曾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北京市优秀跨世纪人才”、“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 H[ Dr
G6GA 张 丹 北京教育学院数学系副教授,教师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所长。张丹研究与教学的重点集中于数学课程与教学、教师培训等领域,是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组成员,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 ]urrAIK 专题一 怎样备好一堂课 smLXNO 话题1:备课的重要依据之一——课程标准、教材 z}vgp\cuT 话题2:备课的重要依据之二——学生的实际 *_puW
x 话题3:怎样设计一堂课的教学活动 T&Y?IE} 专题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R&13P&:g 话题1:如何关注学生,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jrGVC2*rD 话题2:如何注重启发,开展有效地讲授
ssv4#8p3 话题3:如何有效组织合作学习,促进互动交流 8'Eu6H&$G 专题三 怎样评价一堂课 ^[{\ZX 话题1:课堂评价文化的重新塑造 Nj
Ng=q 话题2: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n%lY7.z8d 话题3:如何做好教学反思 2YD;Gb[8 专题四 怎样利用和开发各种教学资源 [:geDk9O#' 话题1:学生是重要的资源 K4Mv\! Q<8 话题2:“农远工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IG?044Y 话题3:如何根据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初中数学专家介绍 V#:`:-$$+ 王建明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数学系系主任,北京数学会副理事长、中学教育委员会主任,《高中数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主要从事数学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数学文化论的研究和教学。多次承担国家级、北京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具有丰富的教师培训经验。自2004年起,承担北京市远郊义务教育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绿色耕耘)数学项目负责人,熟悉农村教师教育。 75j`3wzu 赵鸿雁 清华附中教务处主任,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海淀区中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曾担任十四年班主任,所带的实验班学生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国际数学城市邀请赛获队际赛冠军,培养的学生共有39人在北京市数学比赛中获一等奖,2人获全国一等奖,曾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数学说课比赛,获得全国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Sq,ZzMw 刘忠新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北京市试教工作先进个人,海淀区区级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空中课堂授课教师,国家级课题《主体教育视野下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研究》的外聘专家,多项国家、市级课题的骨干成员,论文及课例多次获得全国、北京市的一等奖,《中小学数学教学》报初一版的编辑,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国中学生》、《中学生数学》等报刊杂志上。 &[*F!=%8 专题一:怎样备好一堂课 F2yc&mXyk 话题1: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内容分析 k\UDZ)TQV 话题2: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学生情况分析 K~p\B
话题3:怎样设计好数学教学活动 )x1LOMe 专题二:怎样上好一堂课 iq> PN:mr 话题1:如何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_@[M0t}g_ 话题2:怎样进行有效的讲授式教学 Omkl|l9 话题3:如何组织互动交流 85U')LY 专题三:怎样评价一堂课 -AUdBG 话题1:听课、评课文化的重建 n22k<@y 话题2:评价一堂课的几个维度 5`oVyxJ< 话题3:教师如何做好课后的反思 FI1R7A 专题四:怎样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S'5`-& 话题1:学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 +;7Rz_.6f
话题2:教育部“农远工程”资源的有效利用 :jB
8Q$s 话题3:如何开发和利用身边的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