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音的结构单位    0n:?sFY>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XXW]0{k:y
 +Edzjf~Tt
 (一)音节和音素 %MJL5
 音节 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
h&<_9
 音素 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Q2/MnM
 #:J:YMv
 (二)元音和辅音 -<qxO
 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D~#Ei?aH
 元音 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如a、o、u。 :O $@shV
 辅音 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如:b、d、g、c、ch、q、f。 T><{ze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LY]nl3{E
 n/QfdAg
 (三)声母、韵母、声调 }q% jO
 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RU2c*q$^X
 声母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媚mèi”开头的“m”就是声母。“二è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hv*>%p
 韵母 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它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鼻韵母有鼻辅音n或ng作韵尾)。比如:“发达fādá”的a,“机器jīqì”的i,“电线diànxiàn”的ian就是韵母。韵母是每个音节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没有韵母,就不能构成音节。韵母里面分韵头、韵腹、韵尾。比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如i、a。做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如ia、ua、üe。做韵尾的只有元音i、o(u)和辅音n、ng,如:ai、ao、an、ang。 XTJvV
 声调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是由音高决定的。比如:“辉huī”、“回huí”、“毁huǐ”、“惠huì”四个音节的声母都是h,韵母都是ui,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义。所以,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一个音节没有标上声调,这个音节就毫无意义,好像一个人没有生命。 	fb\DiKsW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相拼构成的基本音节(包括零声母音节)有400多个,加上声调的区别有1200多个音节。这1200音节的能量非常大,它构成我们语言里成千上万的词。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音系就是北京音系。 (一)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6M ^IwE 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例如:“布bù”和“铺pù”,“变biàn”和“骗pià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X8/T
l\c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J
t$
a;
 普通话能区别意义的音素有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构成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iF!mV5#
 元音音素: cjuZBFl
 舌面元音: 前元音 i衣 ü 迂 ê
  OJ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