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预览 : |?'
gT"#
7#*O|t/'
第一册数学 u |$GOSD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H0.&~!,*
经过一年的实践与体验,我觉得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与传统课程中学科体系强调的系统与规范,强调的严密的逻辑顺序和严谨的知识结构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有一些地方让我感到困惑! mn{R>
1.《第几》 ,0>_(5
《第几》是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个内容。教材通过一幅贴近儿童生活的购票图,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意义。教这一内容,学生一定要明白一些方位名称,如“前、后、左、右”,可是 “前、后、左、右”的学习却编排在一年级的下册第一单元,这样的编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学习规律? ?f:\&+.&
建议:一年级的学生对《位置》这一单元的内容并不陌生,为了知识的连贯性及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学习经验,能否将《位置》这一单元放在一年级上册? n=!5ha%#N
2.《认识物体和图形》 )s 1
Ei9J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教师教学用书》建议这节内容可用2课时教学,实际上2课时的教学,学生完全不能区别对应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好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还是把“长方形和长方体”相混,“正方形和正方体”分不清,生活中的“球和圆”还可以分得清,课本上的“球和圆”就好像长的一样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放在一起教学,是否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学习特点? u8y('\(
建议:一年级的学生直观性较强,对照实物可能分辨的出各种图形,可是一旦没有实物了,只出示图形,学生的认知水平就差多了。很多教师在上这一内容时,不知用了几倍的2课时时间才让学生真正的分清它们。能否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分开教学呢?这样,学生也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啊! 2@ZuH^qhk
3.《认识钟表》 %-!:$ 1;
在一年级上册的《认识钟表》中,教材对于时分的间隔符的写法让我感到困惑:教材第91面的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中间,而第92面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下面,第93面的间隔符又写在时分的中间,第94—95面的间隔符又写在时分的下面了;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七单元的《认识时间》的间隔符则全部写在时分的下面,但是《教师教学用书》上全部将间隔符写在时分的中间。对于间隔符的书写,到底怎样写才规范呢? ;]/cCi
建议:对于间隔符的写法,正确的写法应是在时分的下面一点点。但是我们的教师比较尊重教材和教学用书,所以一直对此还疑疑惑惑。那么能否将教材上的间隔符书写规范,并且与教学用书上的间隔符的写法统一呢? JvW!w)$pY
教材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0b,{4DOD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tE=$#
第一单元: 6XVJ/qZ
教学目标: u`*$EP-%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aMJ9U)wnK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bV@5B#] 2R
重点: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fUz}w (
难点:教会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 _8z
第二单元: n^epC>a" b
教学目标: *K=me/
3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jVk}gi)Jp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u/?;J1z:
3、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4Gy3s|{
重点: 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hA"z0Fszh
难点: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
|~D?&<\
第三单元: MP 8s}
教学目标 : <,T#* fg
1、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G
!;:o
2、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A)^A2xZQ
3、 利用“野生动物园”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sWLH"'Z
教学重点: n ZS*"O#L
学会用不同的物品表示1~5各数,并知道1~5的多少。 N%?8Bm~dP
教学难点 : Yg`z4U'6~
会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 +(
hr5
第四单元: P$;_YLr
单元教学目标 : _P]k6z+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Zxv{qbF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_yp]z"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h"Q&E'0d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W}oAgUd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i +z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kI$X~s$r
第五单元: Tq >?.bq9
知识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分类思想,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