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P&F)E#Sa
Ffhbs D
yNDyh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u8W*_;%:
7=<PVJ*/
二、教材分析: NK4ven7/
4\$Ze0tv
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念: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动、植物);物体和材料的特性(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水和空气)。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本册教材侧重的技能: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UUVN/$
DC$
S.
{n
《植物》单元解读:这是学生学习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也是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教学大门的单元,这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开篇,是因为学生对动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孩子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 @Td[
rHl
XsR%_eT
《动物》单元解读:本单元是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观察大树、观察各种植物的时候,已经留意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并且被一些动物的活动所吸引;关于动物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已经提出。科学教学内容也从植物发展为对动物的观察研究。 >`NM?KP s
QyN~Crwo
ivagS\Q
《材料》单元解读:本单元学生将开始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它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研究周围常见物体和材料特性的机会。在对材料展开的研究中,学生们将进一步发展运用感官进行观察的能力,从对物体一个特征的注意转换成几个特征的同时注意。学习运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比较材料间的相同和不同,学习根据物理性质给物品分类,并提高对材料特性的描述水平。 C>03P.s4c
n>eIQaV
7}lZa~/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本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本单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往瓶中打人和抽出空气的实验、空气重量的测量、往足球中充气、观察注射器上的刻度及收集资料等。 1mjv~W
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r2<+ =INn
三、学生分析: 7"[lWC!As5
1、整体学习状况: We4 FR4`
三年级共有5个平行班,每班学生均为 55 名左右,其中各班男生比例较大。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 Xoik%T-
2、已有知识、经验: T.|0;Eb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也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O%)9tFT
3、儿童心理分析: MkYem6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Xt7'clr
通过学习,使学生: )RkU='lB "
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Dr2h-
JA)gM
K8+b\k4E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wM yPR_
cj8r-Vu/N
Zk/NO^1b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2W&s
CX:^
]wY
,AD| u_pP
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和谐发展。 M\<!m^~
$yc,D=*Isi
L.Lt9W2fi
五、教学重难点: '~f@p~P
教学重点: iwVra"y
zk/!#5JtK
$e;!nI;z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6X jUb
GHlra^
njX:[_&
教学难点: HcVPJuD
FvNO*'xP
e7?W VV,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EiN.VU `
oy`m:Xp
*c%@f<R~
六、教学措施: A8RT3OiXA
(gf\VYM-7
zo5.}mr+
1 、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M$?6
'
2%<jYm#'z-
$ i&$ZdX
2 、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w2,T.3DT
xWwPrd
[!
q&r(-K
3 、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T l\9we
nSow$6T_
^kD?0Fm
4 、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s7#4%6
O1ha'@qID
Hb+#*42v
七、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p*)
PpIl
i]-gO
_%
2Umy|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0oJ^a^|
iy#OmI>j
`p{!5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mc+wRx
YKg[k:F
w.Vynb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5p|@ )
Uaj=}p\+.p
} E#+7a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竞赛 u/[]g+
\l:g{GnoT
by
U\I5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Q kZM(pG
/kA19E4
m3(T0.j0P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5y3TlR
D,n}Qf!GYk
pG( knu
八、主要导学方法: y9L#@
Wh Zaq
f>5RAg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a-E-hX2
e]
K=Nm
|3,V%>z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v|I5Gz$qpa
euhZ4+
'^l^gW/|\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k
<9v.:
=]QH78\3
0Ad~!Y+1
暗示法 GeaDaYh#T
Jo3(bl%u
1mJ_I|98
九、教学进度: DjzUH{6O
daIL> c"
&7w>K6p
周 次 日 期 内 容 G\+nWvV7
+w.Kv
;
_qeuVi=A
1 9、3 ----- 9、7 始业教育 我看到了什么 =_=Z;#`cXk
$XQxWH|
ZGpTw[5ql
2 9、10-----9、14 校园的树木 大树和小草 nbASpa(
R-Q1YHUQM
)SX6)__
3 9、17-----9、21 观察水生植物 植物的叶 zf,%BI[Hr
GD[ou.C}k
e4Ox`gLa*p
4 9、24-----9、28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植物的共同特点 fHd!/%iG
F> QT|
8M|)ojH
5 10、1-----10、5 国庆节假期 f4k5R
;(Xe
@OtW
dA}
72D?
6 10、8-----10、12 机动 寻访小动物 a*':W%7
q Iy^N:C2'
A3$aMCwKd
7 10、15-----10、19 蜗牛(1) 蜗牛(2) @ 9 {%Kn
l}0V+
48CI8[T
8 10、22-----10、26 蚯蚓 蚂蚁 ,![Du::1
q[7d7i/r6
C5+`<
9 10、29-----11、2 金鱼 动物的共同特点 }11`98>B6:
Z|(c(H2
f5aF6FBH
10 11、5-----11、9 机动 期中复习 >4/L-y+
XalJo@%-
A6N~UV*_
11 11、12-----11、16 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谁更硬一些 '}Wu3X
*NW QmC~
3kiE3*H
12 11、19-----11、23 比较柔韧性 它们吸水吗 KR=d"t Qw
0TO
_1 0D
`pi-zE)
13 11、26-----11、30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砖和陶瓷 I/H
V;g:#
K3rBl!7v
R3
j#WgltP
14 12、3-----12、7 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机动 #*$_S@
@fqV0l!GR
1BMB?I
15 12、10-----12、14 水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JOrELrMx
5@czK*5
U|J$?aFDr
16 12、17-----12、21 谁流得更快一些 比较水的多少 1l+kO,X]
#0bO)m+NZ
*BLe3dok(
17 12、24-----12、28 我们周围的空气 空气占据空间吗 m_m8c8{Y
_ktK+8*6`
dG\U)WA(p
18 12、31-----1、4 空气有重量吗 机动 y9C;T(oi;
1E5a(
:8^M5}
19 1、7-----1、11 复习
u>}w-
_F`$ d2
v/R[?H)
20 1、14-----1、18 复习 b0@>xT
R:'Ou:Mh
xF(
bS+(o
21 1、21-----1、25 期末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