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502阅读
  • 0回复

液晶显示器常见问题以及部分产品推荐(教你选购液晶显示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2-28
关键词:1.尺寸 2.“点” 3.质保 4.面板 5.dvi 6.双屏 7.清洁保养 8.其他问题 9.产品推荐
    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已经非常平易动人,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主流LCD产品的尺寸就从最初的15英寸发展到现在的22英寸。这样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当初CRT显示器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多的朋友打算为自己选购一台液晶显示器,来替换掉服役多年的老crt显示器。我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对网友反映比较多的问题也会在此集中解答。仅代表一家之言,有错误之处请大家指正。
  1.尺寸的选择。
    市面上常见的有17普,19普,19宽,21.6宽,22宽这几个选择。到底那个尺寸最合适,我觉得没有定论,根据自己的适应范围,经济承受能力,桌面空间决定。
    17普屏:价格便宜,入门级的选择。大部分的产品都在1500以下,部分产品更是到了13**的价位。但缺点也很明显:尺寸小,点距小。液晶显示器点距在0.27mm~0.30mm之间是最舒适的,而17lcd的点距是0.264mm ,长时间进行文本浏览的话容易造成眼疲劳,当然眼神好的话也无所谓。
    19普屏:游戏玩家首选产品。如果没有宽屏显示器的诞生,那么19寸普屏显示器应该是市场上的绝对主流产品,可惜这仅仅是“如果”。19普的点距为0.294mm ,字体是除15寸lcd外浏览起来最舒服的,在游戏应用中,普屏也占有一定的优势。缺点是价格高。
    由于宽屏显示器的绝对强势局面,普屏货源,价格都是问题,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19宽屏:主流产品 价格不高。在人体工学及视频播放上有先天优势。另一方面,液晶面板的制造成本上,19宽屏远远低于19普屏。这也从显示器的售价上可以体现出来。目前一线品牌19宽屏入门级产品已经稳定在了15**元到18**元左右,要明显低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19普屏产品。缺点是显示面积略小,另外对老游戏兼容性不好。
    20宽:在价格性能上没有明显优势,如果非要说优点,因为点距小看起来画面比较精细算是一个优点吧。但正因为点距实在太小,0.258甚至小过17普的0.264;为了不折磨眼睛,还是华丽的无视这个尺寸吧...
    21.6宽:这个尺寸的显示器最近有抬头的趋势,简单说一下吧。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21.6寸是个非常奇怪的尺寸,我们可以把这个尺寸看做是面板生产厂家为了自己的某一代生产线上,获得最大切割数量而设计出的一个尺寸规格。6代线基板可以切割18片21.6寸屏幕,而22寸只能切割出15片。所以21.6的成本相对较低,反映在市场上比22宽便宜200rmb左右。而尺寸仅小了0.4英寸,论点距0.276mm也还算是舒适,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甚至有不少媒体认为21.6寸LCD会凭借价格优势取代22寸,成为又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IT产品”...
    22宽:目前的首选。随着面板成本的下降,22宽的价格在19**到2500左右,0.282mm 的点距文本浏览比较适合,可视面积也比较大,作为桌面显示器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
    24宽:少数人的玩具。这个尺寸上一般都是发烧友或者pc玩家。虽然经过长城V247等重磅炸弹的洗礼,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价格可以接受的产品,但最低的也在2800以上。而且到了这个尺寸,tn面板可视角度带来的影响已经比较明显,除长城247以及玛雅241外,大部分广角面板显示器的价格都不是普通用户可以接受的。除此之外,1920*1200的分辨率对显卡也提出了新要求。所以24寸目前还不适合一般用户。
不同尺寸显示器大小对比
0.27mm~0.30mm的点距最合适
  2.关于lcd的“点”问题
    不明白什么是“点”的请自行充电,部分品牌包点情况:
    http://bbs.zol.com.cn/index20071010/index_106_64006.html
    对于面板分级,因为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分类也是比较混乱的。
测显示器用display x,地球人都知道~
  3.关于质保。
    一般来说大厂的产品质量都是不错的,但绝对没有哪个厂商敢保证自己的产品100%不出问题。同时出货量不同返修情况也不相同,试想:返修率同样是1%,出货100w和10w两者的返修量能一样吗?而且有时候买电子产品确实是需要一点点rp的,百万级的奔驰宝马尚且会有各种问题,更何况小小的电子产品。有了问题应该找销售商或者厂家售后解决,再不行找315。而不是来论坛大骂某品牌多么垃圾~如果骂完能解决问题我鼓励大家都来论坛骂,但事实上这样做有没有用处我想各位心里都明白。
  对于质保时间,很多人在买显示器时都很看重质保时间,毕竟显示器的价格不便宜,而且显示器是电脑配件中比较保值的一个,选个质保长的产品无可厚非。国内用户对三星、LG等韩系品牌只提供1年质保多有不满,其实这也跟国家的三包政策有关,毕竟三包中只要求厂家提供一年质保。服务态度水平等各地也会有些差异,但做售后的是中国人而不是外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同胞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国内消费者的地位各位也都清楚。就我个人经历而言,北京地区大品牌售后做的还是不错的。另外质保时间长不代表质量好,况且很多厂商在质保时未必就痛痛快快,总会以各种原因来踢皮球,比如将责任归到用户使用不当,人为原因等方面不予保修。退一步说,即使厂家肯为用户保修,电脑硬件发展速度这么快,谁知道几年之后市场的主流产品会是什么规格。举个例子,以前艾尔莎显卡质保是5年,02年买的一块ti4200,到今年正好是第五年坏掉了。根本没法维修,现在NV显卡都出到8系了,5年质保根本就是空谈。如果3年前买个15寸lcd,厂家还有没有老型号的备件?现在主流的22寸宽屏,在三年后还会是主流吗?所以对保修问题也要理性看待。
    厂家一般是根据产品序列号来保修的,如果有发票按照开发票的日期开始计算;如果没有发票则按显示器出厂时间后一个月之后开始计算。
国家三包条例
部分品牌质保情况
  4.关于面板。
  “面板论”影响了一代人,无论菜鸟老鸟提起面板言必称lpl,三星。全球化采购是趋势,没有哪个厂家会在一颗树上吊死,企业毕竟不是慈善家而是以盈利为目的,无论是三星,还是国内长城,有谁能找出一家不换面板的品牌?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看出所谓lpl,三星面板和台湾面板的区别。同样是tn面板,区别并没有那么夸张,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16.7M色的tn在可视角度上确实有了一定提高,但再怎么改良tn终归是tn,色彩不会超过广角面板的。各位买显示器究竟是为了使用还是YY面板?或许可以在意面板1个星期,1个月,难道还能1年2年的思考自己显示器用的什么面板?如果就是要买两个同型号不同面板的显示器天天作对比看区别,这么萌的主我无话可说 ... 关于面板的情况可以进入工程模式查询,具体方法见:http://bbs.zol.com.cn/index20070413/index_106_61356.html
  5.DVI接口问题汇总。
    具备DVI接口的显示器越来越多了,价格也到了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只具备模拟接口的显示器在价格上还是有一定优势,这时候有些人就迷茫了,要不要多花钱买个带dvi接口的显示器?虽然有言论称22寸以下lcd模拟接口与数字接口区别不大。我的观点是没有dvi接口的lcd不能称为一台完整的lcd,lcd作为一种数字显示器具备数字接口是理所应当的。加上显示器经典的相位问题(详见8.其它问题),dvi的优势不言而喻。而且各位想用宽屏lcd玩普屏游戏的朋友请注意,让宽屏支持老游戏有两个条件:一是需要显卡驱动支持;二是显示器必须通过DVI接口和显卡连接(如果显卡没有DVI接口,可以用转接头进行转换),否则就无法调节“平板显示器缩放”的显示模式。如果显示器本身支持等比缩放功能或者不在乎这个功能的也可以无视dvi,按自己需求理性购买。
    有些品牌没有赠送dvi线需要自行购买,建议买线体粗一些,两边有磁环的产品,但也没必要花高价买名牌。22寸以下(含22)买18+1的线就可以,24寸(含24)以上买24+1。AOC的dvi线和其他牌子不太一样, 这点请注意。动手能力强的也可以自己改造适用aoc的线缆,具体见:http://bbs.zol.com.cn/index20071015/index_106_64078.html

    使用DVI接口后黑屏。
    这个比较常见,一般情况下都是dvi线的问题。我个人第一次用dvi接口也黑屏,用的还是所谓120元的原装线,后来换根dvi线就解决了。另外跟显卡驱动设置也有关系,比如ATI催化剂catalyst设置问题。显示器有双接口,DVI和D-sub,进入系统后加载驱动,但是catalyst催化剂默认可能将D-sub接口设为默认显示器,而DVI则被识别为扩展显示器,而默认设置为“单一显示器”,故DVI不能使用。将其改为“扩展显示器”,并设为“主显示器”,重启后成功显示。还有一些显示器则通过source或者enter键来修改信号源。
有些显示器则需要在安装驱动时确定接口
      开机bios自检无显示,进入系统才有画面。
    使用dvi接口开机自检看不到大部分情况下跟显卡有关:某些显卡接VGA时支持60,70,75的刷新率,而接DVI只能支持到60,而一些BIOS启动画面输出的是70的刷新率,所以就看不见。而启动以后由于windows识别显示器只能到60也设定为60,所以就能正常显示。另外就是跟显卡的bios有关,此时有两个办法可以试试,一是借块显卡装上看看,另一个就是致电厂家售后,咨询是否有新显卡bios提供。
    使用dvi接口后auto键无效
    d-sub接口在传输中要经过“数字-模拟-数字”的无效折腾,会造成图像细节的损失和信号的畸变。而数字DVI接口却能将播放器产生的数字信号,原汁原味地传输给显示器。另外,不少厂商对于显示器D-Sub接口的设计有缩水迹象,具体表现为文字有虚影,需要不定时按“AUTO”键校正才可消除虚影。而这种问题在DVI接口上是不会出现的,所以“AUTO”键无效。
    使用dvi接口后亮度对比度不可调
    按照DVI标准指定组织DDWG的说法,即使你使用的是DVI接口,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都是可以调节的。是否可以调节亮度、对比度,并不取决于是否采用了DVI接口,而是取决于液晶显示器厂商的设计。其实,使用DVI接口(如果显示器、显卡上的DVI接口都是真的)后,许多产品真正不能使用的是液晶显示器画面几何调整、自动调整等功能,亮度、对比度调节反而是仅有的两项可以调整的功能。即使使用dvi接口后亮度和对比度不可调,软件调节是可用的。如三星的magictune调整,显卡驱动中调节等等。
驱动中可以调节亮度对比
  6.关于双屏的用法
    拥有两台甚至更多显示器的用户越来越多,那么把两台显示器一起接上吧。如果同时拥有普屏和宽屏lcd,普屏用来玩游戏,宽屏用来看电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方法见链接,讲的很详细:http://bbs.zol.com.cn/index20070912/index_106_64369.html
    一些另类的玩法可以看看这个:http://www.pconline.com.cn/diy/graphics/study_gra/0507/676983.html
        选择双屏显示,两台显示器即可按照各自的分辨率和刷新率输出 
没有新版的催化剂控制中心,将就着看吧
    使用N卡开了双显之后会发现副显示器无法播放视频,虽然有声音但是黑屏。只有主显示器可以播放,这点请注意。所以如果用的是一宽一普,请将宽屏设为主显。
    而且windows下切换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切换了主副显示器,但windows任务栏,桌面图标还是停留在副显上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一边看电影一边工作~
宽屏是主显,但任务栏和图标在副显上
    另外最近有人问道两台主机如何共用一台显示器,理论上如果显示器是双接口,那么一台主机接一个接口就可以,然后靠切换信号源来决定使用哪台主机。但是以前上大学的时候我有同学这么用不行,具体表现为切换后黑屏,是显卡,连接线的问题还是驱动的问题当时没有深究,最后用了一个KVM解决了。有时间我会把双主机接单显的情况测一下,然后把结果发上来。
KVM实现的就是通过一个显示器和键鼠来操作两台电脑
  7.关于LCD的保养及清洁
    LCD相对与CRT来说要脆弱一些,但绝对不是天上的林妹妹一碰就挂~正确使用没那么容易完蛋的。lcd都有一个相对适宜的工作温度和湿度。高温会加快显示器的老化速度,引发某些故障;湿度大了电器内部就会结露,结露会造成漏电、短路。如果湿气已经进入了液晶显示器,最好关机将其放到干燥的地方,以便让其中的水分挥发掉。虽说lcd发热低适宜长时间工作,最好不要让lcd连续开机超过72小时,毕竟灯管的寿命是有限的,也不要使用屏幕保护程序,不用时将lcd关掉即可。
    另外有些用户有“指点江山”的习惯,lcd的屏幕是比较娇嫩的,尽量避免戳碰等外力冲击,如果实在喜欢指点一番,可以考虑买个钢化镜面屏的lcd,虽然有反光等弊端,但是可以有效保护屏幕。市面上有屏幕保护膜最好也不要选购,首先影响面板散热,其次影响透光率并会带来反光等负面影响。
    对于lcd的清洁,市面上虽然有各种清洁套装,实际上质量参差不齐,不建议使用这些东西。我个人经验:面板上的灰尘用皮吹吹掉,顽固些的用哈气加麂皮擦(可用软眼睛布代替),再顽固的就蘸清水拧干后擦,擦后如果留下水迹要及时擦干,否则自然干后会留下痕迹。注意别让水流进面板中,能不用液体就尽量不用液体。机身的清洁要求没那么高,用普通的湿布擦即可。有些显示器机身采用了钢琴烤漆(如三星931BW),太粗的布会擦伤机身,这点请注意。
    各位还有什么保养清洁的好方法欢迎跟贴提出,有硬件专家分和可用分奖励 ^o^
除灰尘皮吹是好帮手
  8.其他问题
    lcd最基础的知识请参阅太平洋显示器版主“菜鸟发言人”的大作,除了基础知识,宽屏上不了最佳分辨率的解决方法,lcd选购注意事项里面都有介绍。(包罗万象,本版吐血推荐)
    黑色产品可以通过tco03认证,原因见链接。目前最新的tco认证是tco06
    使用老显卡又想使用宽屏的同学请自行参考
    液晶显示器画面闪烁及应对法:偷工减料,缩水严重,d-sub接口的弊端开始显现
    宽屏对老游戏不友好?!解决办法不是没有!这篇介绍的不算很完整将就看吧,总结出完全攻略后我会更新
  9.一些常见尺寸产品的个人推荐,想买显示器的同学可以参考。
    这年头想找个没人骂的品牌或型号真的是太难了,价格又便宜又好的东西是不存在的。一分钱一分货这个法则不是绝对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有效。价格来自互联网,随各地市场及渠道不同有差异,请以当地市场实际价格为准。所有推荐型号均有dvi接口。一些新品上市价格虚高,故不在推荐之列。根据行情走势我会随时更新。
  有些同学觉得推荐型号可能太多了,我不是商家,不可能说某品牌某型号为zol指定产品(笑)。lcd产品线空前丰富,产品同质化现象也比较严重,反正都是tn的东东,谁也强不到哪去。普通家用买个一线品牌的就够了,质量售后相对较好,所以我列出来的是按价位排列,市面上销量较好的主流lcd。最后要说明的是:买显示器是很主观的事,别人说的再天花乱坠,你未必喜欢。强烈建议各位亲自到实地看看,用眼睛收货。最后祝大家都能买到心仪的LCD~。
19普: AOC193P+(1690),AOC197P(1850),飞利浦190C7(1799),三星932B+(1950),三星931C(2280,97%广色域)
      推荐理由:上市时间较长,性能可以满足一般应用,质量稳定。但由于宽屏显示器的绝对强势局面,普屏的货源,价格都是问题,应了那句老话:物以稀为贵
19宽: AOC 193FW(1480),LG194WT(1620),飞利浦190CW8(1700),
      LG 196WTQ(1750), 三星931bw(1760),三星932gw(1890),
      推荐理由:目前的热门机型,价位分布广,产品丰富
21.6宽:长城M227(1799),三星223BW(2200),LG L222WT(2190)
      推荐理由:这三款口碑还不错。以前不太关注这个尺寸,价格不是很清楚,供参考
22宽: AOC 210V(1999), 戴尔 E228WFP(2099),LG 226WTQ(2200),
      飞利浦220CW8(2250), 三星2243BW(2300), 三星2253BW(2440),HP W2207(2390)
      推荐理由:新一轮换血开始,三星终于加入等比缩放的功能
24宽: 长城V247(PVA,2850),玛雅WD241(PVA,3599),DELL 2407WFP-HC(PVA,4500)
      推荐理由:长城V247,第一次让人们知道大屏广角居然可以卖的这么便宜。可惜好景不长,这枚重磅炸弹也面临着弹尽粮绝的问题:特价面板终归是有限的,市面上的V247是卖一台少一台,最后这500台所谓的珍藏版恐怕就是绝版产品了。DELL2407,也是一代天骄,现在同样面临着停产退市的局面,清仓阶段价格一度低到39**元,如果能赶上这趟末班车抢一台,我觉得还是很划算的。其他低价的24寸机型还有美格 WG24D(2999),明基 G2400W(2999),三星 245B(3499)等,但它们使用的都是普通TN面板,花这么多钱买TN我个人认为不划算,建议想买24TN的朋友持币观望。
市场上常见的广角面板显示器,对色彩要求高的同学参考下。人气机型19宽,22宽都没有使用广角面板的产品。
19普:NEC1970NX,ips;三星971p,pva;优派 VP930b,mva
20普:DELL 2007FP,ips
20宽:DELL 2007WFP,ips或pva
24宽:三星245T,pva;明基FP241VW,MVA;LG L245WP,MVA

一些支持4:3输出的显示器品牌:
新版的三星显示器,更换型号对比度7000:1和8000:1那些

HP


07年7月后出厂的LG,动态对比5000:1的那些

长城


新款的DELL显示器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