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28阅读
  • 0回复

[教案及计划总结]小学语文第二册教学计划[人教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9
金钱
8851208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2-24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册教学计划 TmH'_t.*T~  
i,3[0*ge  
+?&|p0  
教材简析 jE.yT(+lW  
{Xj2c]A1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界。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Dr?#Cr  
I4Y; 9Gg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v \xuq`  
{(00,6M)i  
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a 'cP  
8dBG ZwyET  
本册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书后的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 $>Mqo  
_--kK+rU  
教材特点 Gdi8Al]\Nl  
H.H$5(?O  
(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S|_}0  
=o<iBbK#|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6i~Rx>  
SniKC qmC]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0Qa kFt  
$h)VKW^\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习这些意境优美、内涵丰富的识字课,学生不仅识了字,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并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VK ~ OL  
[Y %H8}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Q+r8qnL'  
jf|5}5kSlf  
(三) 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reU*apZ/  
r6u ) 6J=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全册书中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并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8*-N@j8  
$@ R[$/  
课后练习重视语言积累和感悟(如,朗读背诵,词语积累与扩展,词句练习),重视语文基本功(如,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也重视课内外结合,将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n}f*>Mn  
%XU V[L}  
(四)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o|Gx  
ophQdJM  
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mSWNV  
sz?/4tY  
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0</]Jo%  
`g~T #U\>d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练习,或是语文园地,都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非常亲切、自然。在部分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灵活的形式提出问题或引导实践。如在《春雨的色彩》之后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课后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 gtqwH]   
VvS  ^f  
2.教材注重引导发现,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5PCMxjon  
fN h0?/3)  
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和学习伙伴一起去发现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认识汉字。又如“语文园地四”,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有不同的意思;还引导学生读带有多音字的句子,启发学生了解多音字的特点。 @71n{9  
hj<h]dhp  
在语文园地里还设有“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 +OTN n@!9  
LY? `+/  
3.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 $dk  
MU-T>S4  
各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连,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创造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题目是“未来的桥”。在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习中,已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分头设计未来的桥的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以得到很多启示,还可以从现实中、在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对未来的桥的设想。这样的题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Ad#Eu]M  
E7c!KJ2  
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h vVh9  
a2vZ'  
(五) 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EAE\'9T&g  
K9@F1ccQ/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1638U 1  
R{X@@t9@  
在阅读方面,在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但对认真阅读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 b5Sgf'B^  
6cm&=n_u  
另外,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体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程度上的提高与发展。 I8%2tLVY  
$QbaPmHW  
教学目的 <,Z6=M`  
F(5(cr 7K  
1、学会100个字,认识40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P%nN#Qm  
P_:~!+W,  
2、通过课文教学,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积累词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OPzfHrI  
ov@N13 ,$  
3、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X*K~  
]'%Z&1 w  
教学重点 .0gF&>I}  
FkS$x'~2$  
1、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逐步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 w:0=L`<Eu  
>0kZ-M5  
2、认识550个常用字,认清字型,会口头组词。 z;F6:aBa  
7w_cKR1;  
3、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H`XE5Hk)P%  
#K[UqJ+x  
教学难点 ='p&T|&  
 oRbG6Vv/  
1、提高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SCU sDr+.  
x9NcIa9  
2、能说完整的话,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想法和认识。 b_p/ 1W:  
(8$; 4q[!  
教改措施 /@!%/Kl  
)uJu.foE  
1、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U}.w}  
/%P|<[< [  
2、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开口,做课堂的小主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i- v PJg1  
tzKIi_2  
3、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HF\|mL  
[ BpZ{Ql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