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152阅读
  • 1回复

硬盘故障分析及日常维护全攻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09
金钱
8851091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8-06

硬盘故障分析及日常维护全攻略  1


一.硬盘零磁道与分区表的修复
零磁道处于硬盘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硬盘的主引导记录区(MBR)就在这个位置上。MBR位于硬盘的0磁道0柱面1扇区,其中存放着硬盘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在总共512字节的硬盘主引导记录扇区中,446字节属于硬盘主引导程序,64字节属于硬盘分区表(DPT),两个字节(55 AA)属于分区结束标志。由此可见,零磁道一旦受损,将使硬盘的主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信息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硬盘无法自举。

  零磁道损坏属于硬盘坏道之一,只不过由于它的位置太重要,因而一旦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通常的维修方法是通过Pctools9.0的DE(磁盘编辑器)来修复(或者类似的可以对磁盘扇区进行编辑的工具也可以),其方法如下:

  用Windows 9x启动盘启动,插入含有Pctools9.0的光盘。运行PCT90目录下的de.exe,先进入“Options”菜单,选“Configuration”(配置)命令,按下“空格”键去掉Read Only(只读)前面的勾(按Tab键切换),之后,保存退出。

  接着选择并执行主菜单“Select”(选择)中的Drive(驱动器),进去之后在“Drive type”(驱动器类型)项中,选择Physical(物理的),并按空格选定,再按“Tab”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硬盘),最后,选择“OK”并回车。

  之后,回到主菜单中,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选中并进入,之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如果硬盘有两个分区,l分区就是C盘,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

  要注意的是,在修改之前先将硬盘上的重要资料备份出来。重新启动,按Delete键进入回CMOS设置,选“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数比原来减少了1,之后,保存设置并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即可救活硬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DE工具仅对FAT16分区的硬盘有效,因此,对于FAT32分区的硬盘来说,可以通过分区大师(PQ)等磁盘工具,将FAR32转换为FAT16,然后再对其进行处理。

  另外,有人还探索出了通过修改硬盘电机定位系统来改变零磁道位置和通过电路调整来改变磁头的分配逻辑,以达到重新定位零磁道的目的。当然这需要更深厚的硬件水平,实现起来也比较复杂。

分区表损坏的修复

  硬盘主引导记录所在的扇区也是病毒重点攻击的地方,通过破坏主引导扇区中的DPT(分区表),即可轻易地损毁硬盘分区信息。分区表的损坏通常来说不是物理损坏,而是分区数据被破坏。因此,通常情况下,可以用软件来修复。

  通常情况下,硬盘分区之后,备份一份分区表至软盘、光盘或者USB盘上是极为明智的。这个方面,国内著名的杀毒软件KV3000系列和瑞星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另外,对于没有备份分区表的硬盘,也提供了相应的修复方法,不过成功率相对较低。

  另外,中文磁盘工具DiskMan在这方面也是行家里手。重建分区表作为它的一个“杀手锏”功能,非常适合用来修复分区表损坏。

  对于硬盘分区表被分区调整软件(或病毒)严重破坏,引起硬盘和系统瘫痪,DiskMan可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重新建立分区表。在菜单的工具栏中选择“重建分区表”,DiskMan即开始搜索并重建分区。DiskMan将首先搜索0柱面0磁头从2扇区开始的隐含扇区,寻找被病毒挪动过的分区表。接下来搜索每个磁头的第一个扇区。搜索过程可以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重建分区表功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修复分区表,除非你以前曾经备份过分区表,然后通过还原以前备份的分区表来修复分区表损坏。因此可见,平时备份一份分区表是多么的必要!

 二.硬盘不能分区
  用FDISK给硬盘重新分区时,遇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就是原扩展分区怎么也删不掉(用的是品牌机)!

  用软盘启动电脑,进入FDISK,发现该硬盘的容量为40GB,扩展分区占了25GB,没有逻辑盘(早被他删了)。于是依次进入“Delete partition Or Longical Dos Drive——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菜单,删除扩展分区,然而却提示“Cannot 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While logical drives exist”(当逻辑盘存在时不能删除扩展分区),咦,怎么回事?不是没有逻辑盘吗!为了再次确认,我又依次进入“Delete partition Or Longical Dos Drive——Delete Logical Dos Drive(s)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菜单,删除逻辑盘,却提示“No logical drives defined”(没有定义的逻辑盘)。

  许多电脑厂商为了减轻顾客重装系统的苦恼,将系统装好后做了备份,放到一个专门的分区里,莫不是该品牌电脑也有个专门存放备份系统的分区,而且被隐藏起来了?由于FDISK本身不能查看分区是否隐藏,只好借助PQmagic工具软件,进入PQmagic查看硬盘,果然有一个分区被隐藏了,点击取消隐藏后退出PQmagic。当再次进入FDISK后,发现了一个逻辑盘,进入“Delete partition Or Longical Dos Drive——Delete Logical Dos Drive(s)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菜单,删掉逻辑盘。又进入“Delete partition Or Longical Dos Drive——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菜单中,扩展分区终于被成功删除


三.报废硬盘维修实例

  微机对硬盘自检的故障提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HDD Not 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另一种是“HDD Control Error(硬盘控制错误)”。现介绍具体的修复步骤。

  先用水洗净双手,目的是洗净手上的油迹与汗迹,同时泄放掉人体可能残存的静电。最好能戴一双医用手套再进行操作。本人的15只硬盘在自检时均能听到磁盘旋转的声音。磁盘能正常旋转,估计主电机和控制电路板均无故障。对于“HDD Not Detected”错误提示的硬盘,首先检查硬盘外部数据信号线的接口是否有变形,接口焊点是否存在虚焊。排除以上的可能后,取下硬盘后盖,露出电路控制板。拧下控制板上的固定螺丝,将控制板与硬盘主体分离。这时可以看见硬盘主体的两排弹簧片。一排作为主电机的电源,另一排作为硬盘主体的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电源以及硬盘主体与电路控制板间数据传输接口。对于无特殊封装的硬盘,往往可以看见弹簧片与控制电路板对应部位均有灰尘。用脱脂棉蘸无水酒精清洁,对弹簧片变形的部位校形,并除去氧化层。本人的7只硬盘经以上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如果以上处理无效,那就得打开硬盘主体。选取一个灰尘很少的环境,拧开硬盘前盖的螺丝(有的是用胶粘牢)。取下硬盘的前盖,这时就可清楚地看到盘面。首先用数字万用表检测磁头机械臂驱动线圈是否断路。该线圈的正常阻值为20Ω左右。其次检测磁头上的连线是否断开。每张盘面的两侧均有一个磁头,每个磁头均有两根连线接到磁头机械臂上的集成芯片上。该芯片常见的型号为H1710Q,作用是将磁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再送到电路控制板处理。磁头阻值应在23Ω~26Ω之间。若磁头阻值较大,说明磁头损坏。磁头连线与芯片H1710Q相连,H1710Q对应脚阻值应在1.7kΩ左右,若在1.2kΩ以下说明该芯片已被击穿,可与排线一起更换。

  若磁头上的连线断路,可用∮0.2mm的优质漆包线取代。一端压在磁头的金属弹片上,另一端焊在H1710Q相应的脚上。注意将漆包线卡在机械臂相应的卡槽内,并用少许502胶水固定,防止硬盘转动时与漆包线相摩擦。将硬盘各部分复原后,最后用702硅胶将硬盘周围封死,防止灰尘进入。由于磁头体积很小,不易将漆包线卡在上面,最好在放大镜下操作。在本人的废硬盘中,有两只系磁头上的连线损坏。本人在卡漆包线时由于用力过猛,造成一只磁头损坏,因此只修复好一只硬盘,开机后恢复正常。

  对于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错误的硬盘,大都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硬盘主引导记录(MBR)上文件受损。MBR位于0磁头/0柱面/1扇区上,由FDISK.EXE对硬盘分区时生成。若MBR受损,微机会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实际上是零磁道上文件损坏,这时格式化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用专用软件来处理。首先用系统盘在A盘启动后,运行Scandisk命令检查C盘。

  若零磁道未损坏,只需用Norton8.0软件将该磁道上的文件修复即可。具体作法为:找一台内置硬盘与待修硬盘型号规格完全相同且装有Norton8.0版软件的电脑,将待修硬盘与硬盘电源线相连接,但硬盘信号线不接,跳线不变。1)开机后运行Disk Edit命令,从菜单Tools中点取CONFIGURATION项,将Read Only项取消,2)从下拉菜单O-biect中选取Driver项,将Hard Disk类型设置为Physical Disk,点击OK项确定;3)从Ob-ject菜单中选取Partition Table项,将接在完好硬盘上的信号线拔下,接到待修硬盘上,点击OK项确定。4)选择Hard Disk1点击OK项确定,再从Write Ob-ject to Physical Sectors对话框中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0、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软件,这样就将硬盘的主引导信息恢复。重新启动,硬盘恢复正常,原硬盘内的文件也不会丢失。

  若零磁道损坏的硬盘,先仍按上述步骤用Nor-ton8.0软件处理,只是到了第三步时,将Cylinder、Side、Sector分别设置成1、0、1点击OK项确定。当出现Warning对话框时选Yes项。退出Norton软件,重新启动计算机,在CMOS设置硬盘自动检测一栏中可以看到,CYLS数值减少了1个。如原来CYLS为2112,则变为2111。说明原硬盘分区表是从C盘的0柱面开始,现从1柱面开始。保存CMOS设置后退出。重新分区、格式化后硬盘恢复正常。另有3块硬盘,自检时提示“HDD Controller Er-ror”。采用以上方法处理无效,只能报废。同行们手中若有坏硬盘,先不必废弃,可先按以上的方法维修,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硬盘维护全攻略
前段时候的IBM硬盘事件,可能许多受害者还记忆犹新、心有余悸吧。硬盘,也一度成为电脑中最脆弱、最娇贵的配件了,PCPOP上公布的三段IBM硬盘损坏的工作声音使我们毛骨悚然。由于硬盘存有用户的重要资料,所以,每个人都会尽自己所能地挽救硬盘。在BBS中,我们也常会看到许多人向大虾求救,询问维修的方法。而很多人却不负责任,很粗略地说了一下。完全不能解决用户的难题。针对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故将目前所常见的硬盘故障和其解决方法罗列以下,旨在将用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硬盘常坏在哪里?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硬盘常坏在哪里,是怎么坏的,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逻辑坏道:俗称“软坏道”。是由软件安装或使用错误造成的,一般对硬盘本身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2、物理坏道:这类坏道就是前段IBM硬盘事件的普遍症状。磁头和磁盘间的间隙仅有0.015~0.025 μm ,这么小的间隙,硬盘在运输途中,如果受到强烈颠簸,会使硬盘产生物理坏道。除此以外,人为的错误也会使一块硬盘报废。一些粗心大意的人在装机时,硬盘螺丝没有拧紧,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隐患。硬盘工作时的震动也会造成物理坏道的产生。

3、零磁道故障:众所周知,硬盘读盘都是从0磁道开始的。如果0磁道损坏,就会造成硬盘不能读盘、开机不能找到硬盘等等。

  以上三种算是硬盘常见的疑难症状。逻辑坏道算是硬盘故障中的伤寒而已,一般很容易解决,用Windows的磁盘扫描程序就能解决。如果无法“扫到病除”,大不了FORMAT硬盘、重装系统,也可以摆平。但对于物理坏道和零磁道故障,我们就得花费点时间和精力了。

  症状一:在你打开某一文件或运行某一程序时,硬盘反复读盘且出错,或者要经过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成功。与此同时,硬盘会发出异样的杂音;启动时不能通过硬盘引导系统,用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FORMAT硬盘时,到某一进度停止不前,最后报错,无法完成;对硬盘执行FDISK时,到某一进度会反复进进退退。

  这些症状都是物理坏道的常见病症。目前尚无完全修复物理坏道的良药。只能通过修复少量的坏道或屏蔽坏道来缓解这一问题。

1、首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如果能进入Win9X系统,则使用Win9X自带的磁盘扫描程序,“扫描类型”选择“完全”,对所在分区进行一次完整的“体检”,发现并尽量修复潜在的坏簇。对于以上不能通过硬盘引导,即不能进入Win9X的现象,则可以用Win9X的启动盘启动系统,然后在A:>提示符后键入SCANDISK D:(其中“D”是具体的硬盘盘符)来扫描硬盘。对于坏簇,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

2、由于Win9X只能修复逻辑坏道,对付物理坏道就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第一步往往不会奏效,但在所有的修复工作中,它却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病症发生在哪个部位。在这些坏道上作好标记,对它疏而远之,惹不起,总躲得起吧。切记第一步中坏道的位置,然后对硬盘Format,将有坏道的区域单独划成一个区,如果坏道不是连续的,而且相距较远,可以将邻近的坏道划在一个区内,甚至可以多划几个区。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为吝啬硬盘空间而把含有坏道的区划得过分紧凑,坏道周围应留有适当的“好道”空间作为缓冲。以后就不要在这些危险区域内存取文件了,因为坏道具有扩散性,如果动用与坏道K得过分近的“好道”,那么过不了多久,病情又会扩散了!

3、有些用户可能在硬盘中存储了大量的重要信息,如果亲手把这些价值连城的信息摧毁掉,那岂不是心如刀割?除了Format外,我们是否还有鱼和熊掌兼得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尝试使用PartitionMagic对硬盘进行处理。PartitionMagic允许在不破坏数据的前提下对硬盘重新分区、动态改变分区大小、改变分区的文件格式、隐藏或显示已有分区等等。将PartitionMagic的DOS版拷在软盘上,用WIN9X启动盘引导系统,运行软盘上的PQMAGIC.EXE。由于PartitionMagic中
Operations菜单下的“check”命令也能扫描硬盘,检查坏道,所以我们大可以化烦为简,跳过前两步。检查完毕,标记了坏簇后,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坏簇分成一个(或几个)区后,再通过Hide Partition菜单项把含有坏道的分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9X中误操作。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经过格式化而直接将有坏道的分区隐藏的话,那么该分区的后续分区将由于驱动器盘符的变化而导致其中的一些与盘符有关的程序无法正确运行。解决的办法是利用Tools菜单下的DriveMapper菜单项,它会自动地收集快捷方式和注册表内的相关信息,立即更新应用程序中的驱动器盘符参数,以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这种方法适用于全系列的PartitionMagic,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强烈建议不要使用3.0以下的版本(可能你也找不到这版本了),因为3.0以下的PartitionMagic还很不成熟,会造成执行操作失败、甚至硬盘资料丢失的情况。对于想保留自己信息的用户,可要关注一下啊。

  症状二:当你开机时,检测CPU、内存正常后,硬盘不能通过自检,屏幕显示“HDD Controller Error(硬盘控制器故障)”,而后死机。进入BIOS中仍然无法对硬盘进行设置,也找不到硬盘。用Norton、KV3000等软件也无法找到硬盘。

六.硬盘坏道的维修

1、Scandisk磁盘扫描程序是解决硬盘逻辑坏道最常用的手段,而常见的Format命令不能对任何硬盘坏道起到修补作用。如果硬盘出现了坏道,可在Windows系统环境下,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要处理的硬盘盘符,选择其“属性”,在出现的“工具”按钮中选择“查错状态”,点击“开始检查”,再在“扫描类型”中选“全面检查”,并将“自动修复错误”打上“勾”,然后“开始”既可,它将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其次,在Dos状态下,硬盘有坏道,计算机在启动时一般会自动运行Scandisk进行扫描,并将坏簇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如果系统在启动时不进行磁盘扫描或已不能进入Windows系统,也可用软盘或光盘启动盘启动电脑后,在相应的盘符下运行Scandisk *:(注*为要扫描的硬盘盘符),回车后来对相应需要扫描修复的硬盘分区进行修理。

2、诺顿工具箱中的NDD“磁盘医生”及PCTOOLS等相关工具对硬盘进行扫描也是修复硬盘坏道的最常用的方法。

3、如果硬盘上出现了无法修复的坏簇或物理坏道,大家可用一些磁盘软件将这些坏道单独分为一个区并隐藏起来,这样可令你的硬盘延长很多正常的使用寿命。

4、系统显示“TRACK 0 BAD,DISK UNUSABLE”,意思为“零磁道损坏,硬盘无法使用”或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其它硬盘时其0扇区出现红色“B”。硬盘0扇区损坏,可以合理运用一些磁盘软件,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能起到起死回生的效果,这样的软件如Pctools9.0和NU8等等。以Pctools9.0为例来做说明。用盘启动电脑后,运行Pctools9.0目录下的De.exe文件,接着选主菜单Select中的Drive,进去后在Drive type项选Physical,按空格选定,再按Tall键切换到Drives项,选中hard disk,然后OK回车后回到主菜单,打开Select菜单,这时会出现Partition Table,选中进入后出现硬盘分区表信息。该硬盘有两个分区,找到C区,该分区是从硬盘的0柱面开始的,那么,将1分区的Beginnin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保存后退出。重新启动电脑后按Del键进入回Coms设置,运行“Ide Auto Detect”,可以看到CYLS由782变成781,保存退出后重新分区格式化该硬盘。

七.硬盘出现物理坏道的迹象及修复技巧

  对于个人电脑用户来说,硬盘的更新频率一般没有CPU 或显示卡那么快--即使要买新硬盘,老硬盘也要挂在机箱里发挥余热,所以人们最不愿意看到硬盘出故障,尤其是当硬盘中保存了珍贵的数据资料时。硬盘属逻辑损坏倒也罢了,大不了重装软件,但物理损坏呢?其实只要情况不是特别严重,用一些方法处理,一般也能解决问题。

  首先来看看硬盘有了物理损伤,也就是有了坏道后有哪些现象:

  1.读取某个文件或运行某个软件时经常出错,或者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盘不断读盘并发出刺耳的杂音,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盘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坏。

  2.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盘引导,软盘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盘盘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

  3.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
  对于前面3种情况,我们一般都有办法作或多或少地补救。以下提供了几种方法来对硬盘的坏道作修复,要注意的是,应该优先考虑排在前面的方法。

  1).首先从最简单的方法入手。在Windows98的资源管理器中选择硬盘盘符,右击鼠标,在快捷菜单中选择 “属性”,在“工具”项中对硬盘盘面作完全扫描处理,并且对可能出现的坏簇作自动修正。对于以上第2种情况即不能进入 Windows98的现象,则可以用Windows98的启动盘引导机器,然后在“A:>”提示符后键入“scand isk X:”来扫描硬盘,其中“X”是具体的硬盘盘符。对于坏簇,程序会以黑底红字的“B”(bad)标出。

  2).实际上,第1种方法往往不能奏效,因为Windows98对“坏道”的自动修复很大程度上是对逻辑坏道而言,而不能自动修复物理坏道,所以有必要考虑对这些坏道作“冷处理”。所谓“冷处理”就是在这些坏道上作标记,不去使用,惹不起还躲得起。记住第1种方法中坏道的位置,然后把硬盘高级格式化,将有坏道的区域划成一个区,以后就不要在这个区上存取文件了。要说明的是,不要为节约硬盘空间而把这个区划得过分“经济”,而应留有适当的余地,因为读取坏道周围的“好道”是不明智的--坏道具有蔓延性,如果动用与坏道K得过分近的“好道”,那么过不了多久,硬盘上新的坏道又将出现。

  3).用一些软件对硬盘作处理,其中最典型的是PartitionMagic了。这里以5.0版本为例:扫描硬盘可以直接用PartitionMagic5中的“check”命令来完成,但该命令无自动修复功能,所以最好在Pa rtitionMagic5中调用Windows98的相关程序来完成这个任务。标记了坏簇后,可以尝试着对它进行重新测试,方法是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 Sector Retest”,把坏簇分成一个(或多个)区后,可以考虑把该区隐藏,以免在Windows98中误操作,这个功能是通过Hide Part ition菜单项来实现的。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没有经过格式化而直接将有坏簇的分区隐藏的话,那么该分区的后续分区将由于盘符的变化而导致其中的一些与盘符有关的程序不能正确运行。比如一些软件在桌面上建立的快捷方式将找不到宿主程序,解决之道是利用Tools菜单下的DriveMapper菜单项,它会自动地收集快捷方式和注册表内的相关信息,并对它们作正确的修改。另外,DiskManager这个软件也能做这个工作。隐藏了分区后,不要试图把坏道所在的分区的前后分区合并,因为这两个分区在物理上并不连续。

  4).对于硬盘0扇区损坏的情况,看起来比较棘手,但也不是无药可救--只要把报废的0扇区屏蔽,而用1扇区取而代之就行了,完成这项工作的理想软件是Pctools9.0,具体地说,是Pctools9.0中的DE工具,要注意的是,修改扇区完成后,只有对硬盘作格式化后才会把分区表的信息写入1扇区(现在作为0扇区了)。

  5).不到万不得已,这一招最好不要用:即对硬盘作低格。因为对硬盘作低格至少有两点害处:一是磨损盘片,二是对有坏道的硬盘来说,低格还会加速坏道的扩散。

  6).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主板BIOS的相关内容要设置得当,特别是对于一些TX芯片组级别以前的主板,由于没有自动识别硬盘规格的能力,往往会因设置不当而影响硬盘的使用,轻则硬盘不能物尽其用,重则损伤硬盘。

  以上介绍的是硬盘有物理损伤时的解决方法。但是,这些方法大多数是以牺牲硬盘容量为代价的一种补救措施。硬盘有了坏道,如果不是因为老化问题,则说明平时在使用上有不妥之处,比如对硬盘过分频繁地整理碎片、内存太少以致应用软件对硬盘频频访问等。而忽略对硬盘的防尘处理也会导致硬盘磁头因为定位困难引发机械故障。另外,对CPU超频引起外频增高,迫使硬盘长时间在过高的电压下工作,也会引发故障,所以,平时对硬盘的使用还应以谨慎操作为上策。

  再介绍一款名为“Disk Genius”的软件,它同样是对付硬盘坏道的能手,操作前的准备:
  1、在Windows下制作一张DOS启动软盘。

  2、从www.ccednet.com/soft/cce下载DG,将其解压缩到软盘上。

  如何对付硬盘坏道
  2、在程序中,按键盘上的“Alt”键激活菜单,用左右箭头将其移动到“工具”项,在该选项中选中“硬盘表面检测”,系统提示“测试当前分区硬盘表面?坏扇区清单将保存到BACDSECT.TXT中” 。

   3、执行扫描,里面共有三个选项,分别为:按扇区扫描、按磁道扫描和按柱面扫描。建议选择“按扇区”扫描,虽然其速度最慢但检测的最全面。

  4、点击“按扇区”进行扫描之后,会弹出扫描进程对话框,扫描到坏道的时候会发出“咯滋、咯滋”的声响,但不一会儿就会扫描过去。完成之后,会出现一个是否有坏扇区、共有几个坏扇区的提示信息
   5、重新启动Windows 98,进入DG软件所在的目录,找到并打开BACDSECT.TXT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详细地记录了刚才扫描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在下面的操作中我们将用到这些信息。

   6、重新用刚才制作的启动盘启动计算机,在DOS下运行DG,把原有的分区删除。操作如下:按下“Alt”键激活DG功能菜单,将其移动到分区菜单项,选择“删除分区”,重复以上操作,将原有分区全部删除。

  7、重建分区:激活菜单后,选择“新建分区”(或建扩展分区)项,根据BADSECT.TXT文件所记录下的坏扇区位置,把坏扇区前后10~20MB的空间单独划分为一个区(这样做是为了给坏道扩散预留一部分空间)。“Tab”键在分区时很有用,分好一个区后,记得要按“Tab”键切换到硬盘的其他位置才可以继续分其他的区。分区操作过程中,如果有误也不要紧,该软件提供了“重新加载”命令,可以把硬盘恢复到初始分区状态。因为这个软件在存盘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只是保存在内存中,所以你可以用多次分区的方法把包含坏道的分区的大小控制在指定的范围之内。在本例中,有坏道的分区的起始柱面为137,结束柱面为164,这样就把坏道(148)包含在其中了。

  8、用“Alt”键将DG菜单激活后,执行分区菜单里的“隐藏”命令,就可以把包含坏道的分区隐藏起来了。然后存盘并退出DG,系统提示分区已改动。

  9、格式化分区:虽然DG自带的有格式化程序,但不推荐使用,建议用启动盘上的“Format”命令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10、如果在对硬盘进行格式化时,系统提示“Track 0 Bad”的话,那么意味着硬盘的0磁道损坏了。一般来说这种故障是难以修好的,但是我们还是不必放弃,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其实0磁道损害也是坏道的问题,只不过关键的0磁道也有坏道而已。此时,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重新标记0磁道的位置。这项工作我们可以交给PCTools 9.0工具包,我们要利用的是其中的DE.EXE命令。

  为了修改0磁道文字,首先要去掉DE的只读属性,我们必须把Configuration下Read Only前的钩消去。随后在主菜单Select中进入Drive type,并选择下一级的Physical→Hard disk。回车之后,我们的主菜单就会出现Partition Table(分区表),注意找Beginning Cylinder(起始柱面)这一项,它代表硬盘的0柱面开始,也就是0磁道的位置。此时大家只要稍微动一下,把它改为1或者2即可。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完成了隐藏坏道的工作了,怎么样,硬盘是不是又可以正常工作了!
如何恢复误删除的文件,常常因为对系统不太熟悉,或者其它原因,误删除了系统内的文件或者其它有用的资料,而导致系统不正常,甚至无法启动,或者把很重要的资料给删除了,而后悔莫及。下面介绍几种找回误删除文件的方法,把失去的文件找回来。

恢复前的注意事项

  在误删除文件以后,要注意不要马上向目标分区写入新文件,比如不要重新启动计算机,或者注销等。因为WINDOWS在重新启动和注销时都会向C盘生成一个临时文件,也就是说,分区内已经写入了新文件,这就给恢复文件造成一定的困难。如果设置不当或操作上稍不留意,可能已经写入了新文件而自己又不知道,针对该注意事项下面举出两点:

1、不要在删除了文件的分区内安装新软件或运行新的任务特别是C盘,因为一般用户都把系统装在C盘。另外虚拟内存要是设在C盘的话,此时也不要运行新的任务,以以免因为虚拟内存的更新而覆盖了数据。

2、要注意WINDOWS扫描和报告的设置,默认状态下,WINDOWS在启动时会检测系统分区有没有错误,如果上一次是非法关机的话,系统启动时就会扫描分区,这就对要恢复的文件造成致使的破坏,就算勉强恢复过来也不能用了。(如果用的是WINDSOWS98建议在MSDOS.SYS里设置一下,在OPTION组加入一句“AUTOSCAN=0”这样在启动时就不会再扫描分区了,要是在2000和XP里,按回车就可跳过扫描直接进入系统了。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离线admin

发帖
17309
金钱
8851091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8-06
硬盘常规维护
  1.硬盘容量限制问题
  有些老主板不能支持大容量硬盘,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这里我们分析一下容量限制产生的原因。

  (1)容量限制问题
  以前的工程师在设计磁存储产品时,就考虑到节省及容易实现的问题,例如使用更少的寻址范围等,而这就为现在的硬盘容量限制问题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众多容量限制问题中比较出名的“8.4GB容量障碍”问题,因为低版本的BIOS使用10位用于表示柱面数,用8位来表示磁头数,用6位来表示扇区数,由此就导致了BIOS支持的最大容量只有512×63×255×1024=8.4GB,所以部分使用这种BIOS系统的用户换上大容量硬盘后会遇到上面所说的容量问题。

  于是,工程师们为了突破8.4GB的容量障碍,想到了定义新的扩展INT13,扩展INT13不使用操作系统的寄存器传递硬盘的寻址参数,它使用了自己的地址包,地址包里保存的是64位LBA地址,如果硬盘支持LBA寻址,就把低28位地址直接传递给ATA对话框,如果不支持,操作系统就先把LBA地址转换为CHS地址,再传递给ATA对话框。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实现在ATA总线基础上CHS寻址最大容量136.9GB,而LBA寻址最大容量是137.4GB。

  (2)解决容量限制问题
  经过上面的原理分析,对于“老主板上不能识别大容量硬盘”的问题,直接的方法就是更新BIOS。

  除了上面的刷新主板BIOS方法外,用户还可以使用一些硬盘管理工具来解决,这些工具可以从硬盘厂商的官方网站找到。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硬盘管理工具,例如西部数据公司提供的数据卫士(Data LifeGuard)程序包中的EZ-Install(EZmaker.exe)就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据软件自述文件说明:“当用户的系统不支持大容量硬盘时,可以使用EZ-Install程序来分区与格式化西部数据的大容量硬盘”。

  2.磁盘清理
  系统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许多“垃圾”文件。这些“垃圾”文件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用户安装的程序未能完全卸载,遗留了一些文件,或操作系统生成的临时文件等。时间一长,“垃圾”文件就多了,不仅会严重影响到系统性能,还会影响到系统的正常使用,所以用户需要定期清理磁盘。

  磁盘清理实际上就是清除系统内的多余文件,如动态链接库DLL文件、从网上下载的临时文件、回收站内的“垃圾”文件等。总的来说,它包括软件安装文件、软件运行文件、软件卸载遗留文件、注册表文件、Internet缓存文件及各类其他临时文件。

  软件安装文件的产生是由于很多软件在安装时,首先要把自身的安装文件解压缩到一个临时目录,然后在这个目录下进行安装。一般说来,当安装结束后,这些临时文件会被自动删除,可是,有时候由于死机、忽然断电或软件本身设计不完善,使这些文件并没有被删除,就遗留在你的硬盘上成了“垃圾”。对于Windows 98系统,这些“垃圾”一般保存在C:\Windows\Temp目录中,而对于Windows 2000系统,它们一般保存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用户名>\Local Setting\Temp,而对于Windows XP系统,软件安装文件有可能保存在上面介绍的两个目录中。

  软件运行文件的“垃圾”种类比较多,例如,WinZip临时文件有一些程序会产生*.old、*.bak文件。还有一些系统查错软件,如Scandisk或Norton Disk Doctor,在检查硬盘时生成的丢失簇的备份文件Chklist.*、*.chk、file????._dd,系统的帮助文件也会产生一些“临时垃圾”,它们的扩展名往往是*.gid、*.fts、*.ftg,一些软件在运行时还会产生一些以.tmp为后缀的临时文件。

  软件卸载遗留文件是由于软件卸载后,遗留在注册表或者系统目录内的“垃圾”文件,例如在Windows\System目录下的.dll、.ini文件等,这部分“垃圾”是最不易清除的,使用普通的磁盘清理工具肯定没法将它们彻底清理,必须借助一些功能比较强大的磁盘工具来完成。

  注册表中的“垃圾”是最复杂,也是最多的。大部分的Windows的软件都会或多或少地向注册表里添加一些信息。注册表的减肥也不是普通磁盘清理工具能办到的。

  上面对Windows操作系统内的“垃圾”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简单介绍,对于有些“垃圾”文件使用常规性的磁盘清理程序即可完成,而有些“垃圾”必须使用功能强大的工具来处理。

  常规性磁盘清理有许多方法,最常用的就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磁盘清理程序。如果用户希望清理某个磁盘,只需要右键单击该磁盘,选择“属性”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磁盘清理”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直接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在磁盘清理程序中,除了上面介绍的清理方法外,还有其他可选项,用户可以单击“其他选项”选项卡,在该选项卡中共有三个可选项。如图4所示。第一个用于清理系统组件,如果用户觉得安装某些系统组件是多余,那么就可以选择该选项以释放更多硬盘空间,单击“清理”按钮后将弹出Windows XP组件向导对话框。第二个用于删除用户安装的软件程序,单击“清理”按钮后将弹出Windows XP下的添加/删除程序对话框。

  Windows操作系统提供的磁盘清理程序是我们最常使用的磁盘清理程序,它具有磁盘清理基本功能,但它的功能不够完善,例如,不能自动清除多余动态链接库DLL文件及系统注册表中的多余项等。为了能在不影响系统运行的前提下更加彻底地清理磁盘,我们还需要借助其他磁盘程序来完成。

  3.磁盘碎片整理
  硬盘碎片准确地讲应称为文件碎片,它是由于文件被分散保存到磁盘上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内所造成的。简单地说,一切程序对磁盘的读写操作都可能在磁盘中产生碎片。在日常使用期间,用户总是不断创建、删除、更新磁盘上的文件,久而久之,磁盘上就会累积众多的文件碎片,这就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甚至还会减少磁盘的寿命。

  在进行硬盘碎片整理前,最好先进行磁盘清理,然后关闭所有应用程序。这是因为在碎片整理时,系统会移动许多文件,如果该文件正在被应用程序所调用,那就无法进行碎片整理,或者碎片整理完成后,该程序发生错误。

  至于硬盘碎片整理方法,我们首选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碎片整理程序,然后可以试试其他碎片整理的相关程序,有些第三方程序,比Windows自带的碎片整理程序快得多,而且效果还不错。

  在Windows 2000/XP系统中进行硬盘碎片整理,用户可以右键单击待整理硬盘,选择“属性”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工具”选项卡,单击“碎片整理”选项组中的“开始整理”按钮即可。
  上面介绍的是Windows XP中的碎片整理程序使用方法,在Windows 98系统中,硬盘碎片整理程序类似。

  4.应用程序的卸载
  前面提到了在磁盘清理中最不易清除的就是软件卸载遗留文件,还包括遗留在注册表中部分数据,这些遗留文件使用常规性的磁盘清理程序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将程序完全卸载显得异常重要。

  现在,除了“绿色”软件(绿色软件指不需要安装即可正常使用的程序),其他软件程序的安装一般都会同时向三个地方写入数据,最主要的数据当然是在软件安装目录,在该目录下保存着该软件系统的主要数据。除此,软件在安装时还会向Windows系统目录内写入数据,例如,C:\Windows\System目录内导入.dll文件等。最后,许多软件在安装时还会向Windows注册表内写入数据,这部分数据最为隐蔽,普通用户不是很容易就能找到,所以想彻底清理这些数据就显得更加困难。

  既然知道了软件安装时都会向这三个位置写入数据,那么要想完全卸载该软件从理论上讲就可以从此入手。由于Windows系统目录及注册表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如果这部分数据清除不正确,反而可能会使Windows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我们采用这样一种顺序来卸载软件:“软件自带的卸载程序→Windows的添加/删除程序→第三方专用卸载程序”,前两种方法比较直接,能够对比较规范的应用程序进行卸载,但有些不规范的软件,就需要专门的卸载程序了。目前具有这方面功能的程序也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Norton公司推出的CleanSweep软件。

  启动CleanSweep,在程序的主界面上,提供了“CleanUp”、“Internet”、“Programs”等选项,每一个选项中也对应了几个相应的选项。如果用户希望卸载开始菜单内某个程序组的全部程序,只需选择“CleanUp”选项,然后再单击“Uninstall Wizard”(卸载向导)选项即可。

  选择“CleanUp→Uninstall Wizard”选项,接着会出现相对应的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我们可以从开始菜单、程序组或者桌面上选择待卸载的程序,选择好了卸载程序后,单击“Next”按钮,CleanSweep即会开始分析卸载程序,然后提示准备开始卸载。

  接下来,系统要求选择将要卸载的程序备份到指定的路径,一般情况下可使用程序给出默认路径。如果卸载程序很大,则可另设路径。CleanSweep的备份功能是为了使用户在卸载了某个程序后,在需要时可以重新恢复,当然如果你觉得卸载的程序已经完全没用了,则完全可以使用CleanSweep的其他方法将它彻底删除,即连备份也删除了。指定路径后,CleanSweep会提示用户是否对每删除一个项目都需要确认,一般选择“NO”选项。

  CleanSweep给出卸载程序信息,单击“View”(查看)按钮可以查看到具体的卸载文件,单击“Finish”(完成)按钮即开始卸载。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