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87阅读
  • 0回复

[医学卫生]中医穴位及相关知识大全【fiash动画演示教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09
金钱
8851091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4-03
中医穴位及相关知识大全(fiash动画教程) *A c~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I_%`15>  
  印堂穴 VY~WkSi[<  
  寻找方法: #r:J,D6*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HT kce,dQ  
  主治疾病: Oh<Z0M)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q {1\#  
  迎香穴 * C's7O{O  
  寻找方法: * Oyic3F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_)CQ%W?  
  主治疾病: 9I30ULm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SZvw>=)a  
  水沟穴 w?<:`  
  定位方法: +z(" 'Cv  
  取穴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水沟穴即人中穴,位于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N-K.#5  
  主治病症: ;?h#',(p  
  水沟穴的主治病症为: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人中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 E(]yjZ/  
  睛明穴 HmRwh  
  取穴方法: D.R5-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9aaHf@'  
  主治疾病: EzzzH(!j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 <Hm:#<\  
i!YZF$|  
*%uv7G@%N  
  攒竹穴 dpE\eXoa,  
  寻找方法: G?>~w[#mQR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FPx8b;#  
  主治疾病:  /=[M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bw>)&)b`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l_^>spF  
  百会穴 [J-r*t"!  
  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v+G}n\F  
  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K2: r7f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A[%7LY  
  风池穴 :qgdn,Me  
  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6TPcG dZ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 pPG!{:YT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br$!}7#=L  
  完骨穴 ^ Fb"Is#S,  
  位置: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与风府穴平。 iWQBo>x  
  主治: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3S'V>: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t6-c {ZX>A  
a; /4 ht  
  太阳穴 &~||<0m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jCKRoao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S9I`p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uvD 6uIW<  
  下关穴 Ldir'FW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B>a`mFM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kqPw<R  
  颊车穴 \EB]J\ x<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uv{/L b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WMh'<'w N_  
  翳风穴 CAc nH  
  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n (cSfT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s/P\w"/fN  
  耳门穴 0SvPyf%AC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uO< ]  
  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CK,(?t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ISq7*%F  
  膻中穴 Qyd3e O_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平第四肋间隙。 YhR?*Di  
  主治:宽胸理气,宣肺降逆,宁心除烦。适用于情志不舒、胸部胀闷。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气喘、呃逆等病症。 "NC( ^\l/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4uU(t  
  中脘穴 =bv8W < #  
  位置: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详见上述图解。 S$muV9z2=  
  主治:调理脾胃,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安神定志。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胃炎、便秘腹泻、呕吐、肠鸣、心慌失眠等病症。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 8Bhot,u'T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s8eiq`6\H}  
  天枢穴 u$<FKp;I  
  位置:肚脐旁开2寸处。 _;LHC;,:  
  主治:调理脾胃,理气和中。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肠鸣腹泻、腹痛腹胀、大便不畅、肠炎、水肿、月经不调等病症,对减肥有一定作用。 b2p<!?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有时可向下发散。
F<IqKgGzH  
1{";u"q  
qc*+;Wi+5  
 气海穴 .=^h@C*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1.5寸处。 "lN<v=  
9h*$P:S;1v  
  主治:升阳补气,益肾固精。适用于气虚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等病症。为补气要穴,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 NG5H?hVN=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并向下腹发散。 YWq[)F@0G  
  关元穴 &L q @af#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9iS3.LCfX  
  主治:温肾减阳,回阳固脱,增补元气,通调冲任。适用于虚症、神疲乏力、元气不足、性功能低下、腹泻肠鸣、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及慢性病的恢复,有强壮作用。  pLyX9C  
8yztVdh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hI#6k8o_  
  大椎穴 WYaDN:kZf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 }$ AC0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Cqg 2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P'>~W,~  
  肩井穴 b[RBp0]x  
  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7zQD.+&L  
  主治:开窍通经,理气活络,振奋阳气。适用于元气不足、头颈强痛、肩背疼痛、麻木、上臂抬举困难、高血压、感冒、风湿病、颈椎病等病症。 HJg)c;u/2;  
  感觉:局部揉拿有酸麻胀感,并向头部及下背部发散。 "#e2"=3*  
  天宗穴 JZP2NB_xt  
  位置:肩胛骨冈下窝的中点凹陷处。 - *yj[?6  
  主治:颈项、肩背及上肢的疼痛、麻木,肩背风湿症,外感风寒等病症。 $V5Ol6@ 2  
  命门穴 UbQeN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 7*[>e7:A  
  主治:补肾壮阳,培元固本,强壮腰脊。适用于肾虚腰脊疼痛、精亏脑鸣、阳痿、闭经、尿频、腹泻、肢冷、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补阳的作用。 6e~+ @S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hk,Q=};  
  腰阳关穴 o5Qlp5`:u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 )]qFI"B7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部疼痛、下肢痿痹的治疗与保健。 jh8%Xu]t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V TEyqo2  
o_\b{<^I  
p}(w"?2  
  肺俞穴 |ZRl.C/e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w2Nh eM 3  
  主治:宣肺理气,平喘止咳。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 b)q.2'#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Yq5}r?N  
  心俞穴 !7bC\ {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D 3Int0n  
  主治: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 w_|WberU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 $L`7(0U-  
  肝俞穴 4r5,kOFWb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z': >nw  
  主治:疏肝利胆,宽胸和胃,清头明目,理气调经。适用于情志不畅、胸肋胀闷、头目昏花、烦躁易怒、肝郁气滞、黄疸、肋痛、脊背痛等病症。对肝胆病有一定的作用。 k?xtZ,n{s  
  脾俞穴 ~r=TVHjqi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F7"Ihb^l  
  主治:健脾化湿,和胃止泻。适用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溃疡病、糖尿病、呕吐、泄泻、身体乏力、腰背痛等病症。对脾胃病有一定的作用。(俞穴图) "aa6W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1bj75/i<6  
  肾俞穴 @ )}Vk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pxA: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w;#9 hW&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IOmIkx&`GP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Q g"{F},4  
  曲池穴 KCCS7l/  
  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Vx=7 D  
  主治:袪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气血。适用于外感发热、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病症。 CQtd%'rt6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向上肢指端发散。
... =M(\R8  
0!(Ii@m=N  
K"=v| a.  
内关穴 '`3-X];p  
  位置:掌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possM'vC  
  主治:宁心安神,理血止痛,宽胸理气。适用于情志不畅、神经衰弱、失眠心烦、胃脘不舒、心绞痛、胃痛、恶心、呕吐、晕船晕车等病症。 5'z&kl0"S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可发散至中指端。 w"l8M0$m  
  外关穴 eY&UFe  
wbr"z7}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9:=a FP  
  主治:清热疏风,疏通肩臂。适用于上肢外侧疼痛或麻木、偏瘫、落枕、偏头痛、热病、耳鸣耳聋等病症。 C %EQ9Iq6r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发散至手指。 ;j/ur\37  
  合谷穴 Jv)]7u  
T-5T`awf  
  位置:拇、食指掌骨之中点,稍偏向食指侧。 >StvP=our  
  主治: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神、通利五官。适用于头昏脑胀、口眼歪斜、咽喉肿痛、头痛、牙痛、耳鸣、发热、神经衰弱、手臂疼痛等病症。并可防治感冒。 9Pem~<  
H!45w;,I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痛的感觉,有时可向上肢发散。 ^kXDEKm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BB|{VwN  
  足三里穴 @cjhri|vH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crhck'?0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Zn9w1ev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YDQV,`S7  
  阳陵泉穴 *~:@xMa  
  位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UWdT]>!?  
  主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  z|idy{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n*O/ X  
% [p[F~Z^Z  
c6lEWC:  
委中穴 G: @gO2(D  
s V77WF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2r* o  
iK.MC%8?  
  主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m,.d< **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r!x^P=f,MJ  
  承山穴 sxsM%Gb?H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线,委中穴直下8寸,小腿腓肠肌两肌腹下方之间凹陷处。 :*oI"U*f  
  主治:疏筋止痉,疏利腰腿。适用于腰脊痛、小腿转筋、下肢无力等病症。 A: @=?(lI3  
#lB[]2]N  
  感觉:局部按压可有酸麻微痛感,揉捏可有胀感。 FlkAo]  
  三阴交穴 o oS4F1ta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wCI.jGSBW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FS@SC`~(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gK%&VzG4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N[42al  
  涌泉穴 , g6.d#c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SQgyb0  
  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B?75~  
  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 u_ Q3v9  
  厉兑穴 I;xT yhUd  
  位置:在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 cAiIbh>c  
  主治:常用于面肿、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多梦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XP[tLY Y  
  昆仑穴 p jrA:;  
  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 p@Qzg /X  
  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 #Wf  
  申脉穴 Z]Qm64^I  
  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详见上面穴解。 _zpn+XVdQ  
  主治:常用于头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疗与保健。 DD-DY&2R  
  太溪穴 :#gz)r  
  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7'&Xg_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O=-|b kO  
C'=C^X%   
G;^iwxzhO  
  寻找穴道诀窍: 60p1.;' /a  
  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h$+EE!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t^7R6y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P!vBS "S  
  因此,本站在严选特别有效穴道的同时,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任何人都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方法。 kKjYMYT6  
  寻找穴道的诀窍,在本站相关疾病穴道疗法的网页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50C j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6}|vfw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7C 4Njei"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Sqb#U{E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Xajjzl\b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nTHP~]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NuP@eeF>,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y'+^ ME$H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FK=w]P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Xpa;F$VI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c{852R  
  首先,先从代表性的穴道刺激法开始介绍。 2`Pk@,:_  
  ★ 指压 Lc.7:r  
  在家庭中进行的穴道刺激中,使用普遍的是指压。指压最主要是利用施力容易的大拇指,或食指、中指。利用指腹部分按压是其诀窍。因为这样,可加重压力,而且长时间按压也不致疲倦。 lRO8}XSI  
  因慢性病等因素而导致身体衰弱时,一般仅予以轻压,这称为“补法”,即补充能量,是促进器官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刺激法。神经亢奋、有强痛时,则予以重压,这称为“泻法”,此乃抑制过高能量的刺激法。虽然统称“指压”,实际操作时,应视疾病、症状而有不同指法。压的时间是每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每一部位重复3-5次。注意指压时要配合独特的呼吸法,基本要领是:指压时呼气,停压时吸气。 >Ek `PVPD  
  ★ 按摩 dIf Jr}ih  
  认为按摩是一种搓揉身体的刺激方法的人也许很多。可是,真正的按摩,五指并用,有“捶”、“搓”、“揉”、“压”等各种按摩法。其中,所谓“压”的手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指压。 t /47lYN)  
  一般来说,捶或用力压的是泻法,应用于神经痛等疼痛厉害时使用。轻轻搓、揉等是补法,用于手脚发麻等,按摩时间为5-15分钟以内。 vw(};)8  
  ★ 灸术 $GPA6  
  灸术,是利用艾草给予皮肤热刺激。基本上,灸术是种补法,自古以来便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Bf-&[ 5N}  
  在家中进行灸术时,首先在手掌中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制成大约是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 T2Vj &EA@  
  以少许的水弄湿皮肤,在穴道上放置上述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穴道上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此法是在发热之后拿掉艾草,故称为“知热灸”。 *3k~%RM%?  
  由于灸发热后,会留下痕迹,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如果这样,可使用“间接灸(温灸)”。此法是在皮肤上放置大蒜、姜、盐、味精等,再在其上燃烧艾草。依使用材料之不同,可称为蒜灸、姜灸、盐灸等等。 bh_ALu^CSX  
  这种热刺激十分缓和,不会有留下痕迹之虞。市面上已有卖间接灸的商品,所以可利用这些商品。 p,4z;.s$  
  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g4?c  
  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
s/T5aJR  
  穴道疗法,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穴道,刺激的传导较佳,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JRo{z{!O6  
  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即使指压穴道,也仅是痛,刺激本身并不太会被传达。相反地,呼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若给予刺激,痛感少且刺激传导佳,是非常有效果的“刺激”。 v |i(peA#  
  因此,要刺激穴道时,请配合呼吸的频率进行。 oOD|FrlY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