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13阅读
  • 0回复

[医学卫生]中医穴位及相关知识大全【fiash动画演示教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发帖
17310
金钱
88510930
威望
88
贡献值
2007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4-03
中医穴位及相关知识大全(fiash动画教程) VlW#_ .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f uojf+i  
  印堂穴 GypZ!)1   
  寻找方法: ~45u a  
  取穴时,可以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姿势,印堂穴位于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 $;un$ko6%  
  主治疾病: <B 5^  
  印堂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tb,.f3;  
  迎香穴 zi:F/TlUC  
  寻找方法: Z+ubc"MVb  
  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仰卧姿势,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Hzn7L  
  主治疾病: ^|}C!t+  
  迎香穴的主治疾病为: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是当您上齿牙痛时,指压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 Ab7hW(/  
  水沟穴 Rs B o\#`  
  定位方法: Wu)ATs}  
  取穴时常常采用仰靠坐位的姿势,水沟穴即人中穴,位于上唇上中部,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的交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iHjo3_g)n  
  主治病症: |)6(_7e9  
  水沟穴的主治病症为:人事不醒、心腹绞痛、剧烈腰背痛等。人中穴为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而且也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部位,如果采用此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时候,注意力道不要过于强烈。 992;~lBu  
  睛明穴 9 [DQ[bL  
  取穴方法: 5_Yv>tx  
  找寻此穴道时患者应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睛明穴位于眼部内侧,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 P Y +~,T2  
  主治疾病: TR z~rW k  
  睛明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偏头痛、结膜炎、睑缘炎、眼睛疲劳、眼部疾病、三叉神经痛、近视等。此穴同样是治疗眼部疾病常用的穴道之一,尤其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士来讲,更应该熟练准确的掌握此穴的取穴方法,只要简单的按摩一两分钟,就可以明显的缓解眼部疲劳,对于学生而言,更是不可多得的预防近视的穴道之一,此外,还有攒竹穴、四白穴、太阳穴、承泣穴、鱼腰穴等眼部重要穴道一起配合来做,效果会更佳。
. > 7!aZO  
&QE^i%6>\  
TI}H(XL(  
  攒竹穴 Gb 61X6  
  寻找方法: ub6\m=Y7  
  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在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ufHk  
  主治疾病: aM 0kV.O  
  攒竹穴的主治疾病为: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kN9S;o@)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N;!. 5lX3  
  百会穴 m6V1m0M  
  位置:头顶正中,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 5X&<+ {bX  
  主治:升阳固脱,振奋阳气,清热开窍,健脑通络。适用于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头昏脑胀、目眩耳鸣、中气下陷、内脏垂脱、头痛、高血压、中风、久泄等病症,为人体阳气聚会之气。 *F:]mgg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0w\X  
  风池穴 iM2 EEC  
  位置:颈项后枕骨下,与乳突下缘相平,项肌外侧凹陷处。 yW Iieztp  
  主治:袪风解表,清头明目,通脑活络。适用于颈项强痛,头痛眩晕、失眠健忘、高血压、风湿病等病症。对发热恶寒、热病汗不出、目赤痛、鼻塞、鼻衄、耳聋气闭、耳鸣、牙痛、中风昏迷、口眼歪斜等病的疗效也非常显著。 OdQ >h$ gZ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t^?8Di\  
  完骨穴 WA Y<X:|We  
  位置:在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与风府穴平。 ,2JqX>On>Y  
  主治:常用于头痛、颈项强痛、口眼歪斜、牙痛、面颊肿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Te'^O,C)y$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1E$Z]5C9  
;KQ'/nII  
  太阳穴 C koPno  
  位置:眉梢与外眼角之间,向后移1寸凹陷处。 q<>2}[W  
  主治:醒脑明目,袪风镇痛,清堵除烦。适用于头痛头晕、偏头痛、神经衰弱、感冒、视物不清、口眼歪斜等病症。 ]wne2WXE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重按较痛,有时向四周发散。 mXc/sh")X  
  下关穴 ulfpop*2  
  位置:颧弓下缘,下颚切迹之间的凹陷处,闭口取穴。 .u7d  
  主治:下颚关节炎、面颊肌肤麻木、口眼歪斜、上牙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U nTd$m  
  颊车穴 $ajw]2kx  
  位置: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咬牙时,咬肌隆起处。 z+" :,#  
  主治:适用于下牙痛、牙关紧闭、腮腺炎、口眼歪斜等病症。 ~b\7 qx_a9  
  翳风穴 CW\o>yh  
  位置:在耳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下缘的凹陷处。 3+A 0O%0*  
  主治:常用于耳聋、耳鸣、牙痛、颞颌关节病、面神经麻痹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u4VQx,,  
  耳门穴 {DN c7G  
  位置:在耳屏上切迹前方,当下颌髁状突后缘凹陷中。 @PwE om`a  
  主治:耳部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k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Qnnzp$]  
  膻中穴 y fTnj:Fz  
  位置:胸部前正中线,两乳头之间,平第四肋间隙。 <eN>X:_N  
  主治:宽胸理气,宣肺降逆,宁心除烦。适用于情志不舒、胸部胀闷。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气喘、呃逆等病症。 p5F[( H|9  
  感觉:局部按压有微胀感。 8YkP57Y%[Z  
  中脘穴 1bzPBi  
  位置: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详见上述图解。 #PXl*~PrQ/  
  主治:调理脾胃,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安神定志。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胃痛胃炎、便秘腹泻、呕吐、肠鸣、心慌失眠等病症。是中医治疗脾胃疾病的重要人体穴位之一。 aS~k.^N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tB(Q-c  
  天枢穴 :NbD^h)R  
  位置:肚脐旁开2寸处。 83R"!w1 8  
  主治:调理脾胃,理气和中。适用于胃肠功能紊乱、肠鸣腹泻、腹痛腹胀、大便不畅、肠炎、水肿、月经不调等病症,对减肥有一定作用。 9k7|B>LT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有时可向下发散。
4] ?  
*qOo,e  
#S<>+,Lk  
 气海穴 $,i:#KT`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1.5寸处。 D VSYH{U4  
D%^EG8i n.  
  主治:升阳补气,益肾固精。适用于气虚乏力、脘腹胀满、肠鸣腹泻、月经不调、阳痿遗精等病症。为补气要穴,有强壮和保健的作用。 tm]75*?  
  感觉:局部按压有沉胀感并向下腹发散。 K?I@'B'  
  关元穴 I">z#@CT  
  位置: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 }1R k]$XC  
  主治:温肾减阳,回阳固脱,增补元气,通调冲任。适用于虚症、神疲乏力、元气不足、性功能低下、腹泻肠鸣、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不孕及慢性病的恢复,有强壮作用。 EiJSLL  
1M 3U)U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ReAl_Cm  
  大椎穴 Nm,v E7M  
  位置:第七颈椎棘突下。 WX0@H[$i#  
  主治: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适用于头颈强痛、骨蒸潮热、神疲乏力、腰脊拘急、感冒、落枕、颈椎病、气喘、热病等病症,有防病强壮作用。 R o-Mex2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麻感。 x[(2}Qd  
  肩井穴 )3..7ht3^5  
  位置: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8<]> q  
  主治:开窍通经,理气活络,振奋阳气。适用于元气不足、头颈强痛、肩背疼痛、麻木、上臂抬举困难、高血压、感冒、风湿病、颈椎病等病症。 r ,b  
  感觉:局部揉拿有酸麻胀感,并向头部及下背部发散。 ie$=3nZJ}  
  天宗穴 p^L6uM  
  位置:肩胛骨冈下窝的中点凹陷处。 r`S]`&#}(  
  主治:颈项、肩背及上肢的疼痛、麻木,肩背风湿症,外感风寒等病症。 q>Q|:g&:  
  命门穴 <M$hj6.tn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 W1: o2 C7  
  主治:补肾壮阳,培元固本,强壮腰脊。适用于肾虚腰脊疼痛、精亏脑鸣、阳痿、闭经、尿频、腹泻、肢冷、神经衰弱等病症,有补阳的作用。 iz*aBXVA[  
  感觉:局部按压有胀感。 tS!~> X  
  腰阳关穴 }>Os@]*'^(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下。 P%/+?(?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腰骶部疼痛、下肢痿痹的治疗与保健。 -9aht}Z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p O: EJ  
J|'T2g  
dUe"qH29s  
  肺俞穴 {X"X.`p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DG:=E/@  
  主治:宣肺理气,平喘止咳。适用于咳嗽气喘、感冒、外感风寒、盗汗、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肺病有一定的作用。 gH_r'j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Ft>ixn  
  心俞穴 ikxSWO_Y=  
  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M.IV{gj  
  主治:调理气血,疏通心脉,宁心安神。适用于心慌心悸、冠心病、心绞痛、神经衰弱、失眠、背痛等病症,对于各种心脏病有一定的疗效。 mR0@R;,p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 c3 wu&*p{  
  肝俞穴 IsRsjhg8x  
  位置: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G4RsH/  
  主治:疏肝利胆,宽胸和胃,清头明目,理气调经。适用于情志不畅、胸肋胀闷、头目昏花、烦躁易怒、肝郁气滞、黄疸、肋痛、脊背痛等病症。对肝胆病有一定的作用。 )E4COw+  
  脾俞穴 ?v")Z 0 ~  
  位置: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v2R6cj5  
  主治:健脾化湿,和胃止泻。适用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溃疡病、糖尿病、呕吐、泄泻、身体乏力、腰背痛等病症。对脾胃病有一定的作用。(俞穴图) ZDVaKDqZ_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mYy3KqYu  
  肾俞穴 CI  @I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KK] >0QAY  
  主治:补益脑髓,强壮腰肾,止咳定喘,聪耳明目。适用于肾虚腰痛、腰膝酸软、耳鸣目眩、健忘失眠、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男子不育、女子不孕、肺心病气喘、肾不纳气、小儿发育不良、诸虚百损等病症。有全身强壮作用,对肾虚、肾炎有一定的作用。 ar^`r!ABEh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痛的感觉,用力不可过大,时间可稍长一些。 #JW1JCT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JN3@NsK  
  曲池穴 yqBu7E$X  
  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I 9u=RI s  
  主治:袪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气血。适用于外感发热、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病症。 xv%}xeE V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向上肢指端发散。
... DX!$k[  
6Edqg   
Hv`Zc*  
内关穴 v(t&8)Uu  
  位置:掌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 M!]9ms  
  主治:宁心安神,理血止痛,宽胸理气。适用于情志不畅、神经衰弱、失眠心烦、胃脘不舒、心绞痛、胃痛、恶心、呕吐、晕船晕车等病症。 K^> qn,]H'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可发散至中指端。 ##n\9ipD  
  外关穴 L`Ic0}|lzy  
-~-2 g  
  位置:腕背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 t)m4"p7  
  主治:清热疏风,疏通肩臂。适用于上肢外侧疼痛或麻木、偏瘫、落枕、偏头痛、热病、耳鸣耳聋等病症。 h5Z\9`f[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发散至手指。 ZU@V]+ww  
  合谷穴 @ =,J 6  
u(~s$EN l  
  位置:拇、食指掌骨之中点,稍偏向食指侧。 Mr1pRIYMd  
  主治:疏风解表,通经活络,镇静安神、通利五官。适用于头昏脑胀、口眼歪斜、咽喉肿痛、头痛、牙痛、耳鸣、发热、神经衰弱、手臂疼痛等病症。并可防治感冒。 HwGtLeB"  
K{iay g!k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痛的感觉,有时可向上肢发散。 q OXL(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utTek5/  
  足三里穴 x[?_F  
  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B#gmT2L  
  主治: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益气健脑等。适用于肠胃功能低下、久病体弱、胃痛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呕吐、肠鸣、高血压、失眠、半身不遂等病症。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中药穴位,对美容、减肥亦有一定作用。 Th8Q ~*v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下肢和足背发散。 S4(IYnwN  
  阳陵泉穴 C4G)anT  
  位置:膝外侧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Ep&:c4:D  
  主治:清利肝胆,疏筋活络,滑利关节。适用于耳鸣耳聋、胸肋胀痛、半身不遂、下肢疼痛或麻木、膝关节炎、胆囊炎、口苦、呕吐等病症。  o _CVZ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微痛感。
m2}&5vD8-  
 qJK^i.e  
2MC\~"L<  
委中穴 fSP~~YSeU  
]I]dwi_g)  
  位置:腘窝横纹正中线处。 K)14v;@  
Y9%yjh  
  主治:疏筋活络,袪风除湿,凉血泄热,强健腰膝。适用于腰背疼痛、屈伸不利、项强、腰肌劳损、下肢瘫痹、半身不遂、膝关节炎、小便不利等病症。 Mfz5:'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麻胀感,有时向腰部发散。 J)-owu;  
  承山穴 kQb0pfYs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线,委中穴直下8寸,小腿腓肠肌两肌腹下方之间凹陷处。 4v!@9.!vQ  
  主治:疏筋止痉,疏利腰腿。适用于腰脊痛、小腿转筋、下肢无力等病症。 hT_snb;ow  
%z2nas$$g  
  感觉:局部按压可有酸麻微痛感,揉捏可有胀感。 iIT<{m&`  
  三阴交穴 -@73"w/  
  位置:内踝直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pQ/:*cd+M  
  主治: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消谷化食,调经止痛,宁心安神,补阴除烦。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p<+]+,|\~: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麻感,有时可向小腹部发散。 W`\H3?C`xQ  
  点击连接查看最大化fiash J\%:jg( m  
  涌泉穴 4H,DG`[Mo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_I!Xr!!)a0  
  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vIREvj#U  
  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 QZfPd\Q5  
  厉兑穴 {NFeX'5bP  
  位置:在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 }+B7C2_\  
  主治:常用于面肿、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多梦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l.^UQ   
  昆仑穴 U!'lc} 5  
  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 j NY8)w_  
  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z?XT \C$  
  申脉穴 5>=tNbk"s  
  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详见上面穴解。 -`RJ k(  
  主治:常用于头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疗与保健。 SN+Bmdup  
  太溪穴 <Kh\i'8  
  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X XF9oy8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9tR&S$_  
<|8 l;  
]`NbNr] K  
  寻找穴道诀窍: 06`__$@h  
  穴道疗法最难的,就是穴道的找法。 3UaP7p+d  
  没有什么比穴道疗法更适宜作为家庭疗法的。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寻找穴道的诀窍,自然因找穴道困难,而不被广泛使用,真是可惜。 Ao\Vh\rQkq  
  还有,关于穴道疗法的书虽大量出版,可惜的是,简单且准确地介绍寻找穴道的诀窍的书并不多见。这使得外行人即使想到要利用穴道疗法,也无法如愿。 ^AM_A>HnG  
  因此,本站在严选特别有效穴道的同时,也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任何人都能简便地找到穴道的方法。 8iCI s=06  
  寻找穴道的诀窍,在本站相关疾病穴道疗法的网页中都有详细的说明。这里仅就一般寻找穴道的诀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SUEw5qitB  
  穴道,也就是出现反应的地方。身体有异常,穴道上便会出现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包括: -r2cK{Hhp&  
  ①用手指一压,会有痛感(压痛); {7wvC)WW  
  ②以指触摸,有硬块(硬结); X+3)DE\2  
  ③稍一刺激,皮肤便会刺痒(感觉敏感); d#*5U9\z  
  ④出现黑痔、斑(色素沉淀); <H p"ZCN  
  ⑤和周围的皮肤产生温度差(温度变化)等。 }.'%gJrS  
  这些反应有无出现,是有无穴道的重要标志。 =?lT&|"  
  若找到本站所提到的穴道,先压压、捏捏皮肤看看。若出现前述的反应,即可判断有穴道在。 y"hM6JI  
  另外,本站在穴道的找法中,频频出现“两指宽”、“三指宽”等字眼,这是计算穴道位置时的基准,有“同身尺寸”之说。例如,“一指宽”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宽度;“两指宽”则是指食指与中指并列,第二关节(指尖算起的第二个关节)部分所量的宽度。 (H F,p,h_  
  手指的大小、宽度,依年龄、体格、性别而有极大的不同。以此法确定穴道位置时,务必以患者的指宽度来找。 {aL$vgYT1  
  首先,先从代表性的穴道刺激法开始介绍。 <\8   
  ★ 指压 )k1,oUx  
  在家庭中进行的穴道刺激中,使用普遍的是指压。指压最主要是利用施力容易的大拇指,或食指、中指。利用指腹部分按压是其诀窍。因为这样,可加重压力,而且长时间按压也不致疲倦。 HB}gn2 .1&  
  因慢性病等因素而导致身体衰弱时,一般仅予以轻压,这称为“补法”,即补充能量,是促进器官恢复到正常状态的刺激法。神经亢奋、有强痛时,则予以重压,这称为“泻法”,此乃抑制过高能量的刺激法。虽然统称“指压”,实际操作时,应视疾病、症状而有不同指法。压的时间是每压3-5秒,休息2-3秒,再压3-5秒,每一部位重复3-5次。注意指压时要配合独特的呼吸法,基本要领是:指压时呼气,停压时吸气。 yjO7/< 2  
  ★ 按摩 ~ /[Cgh0  
  认为按摩是一种搓揉身体的刺激方法的人也许很多。可是,真正的按摩,五指并用,有“捶”、“搓”、“揉”、“压”等各种按摩法。其中,所谓“压”的手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指压。 >R: +ml  
  一般来说,捶或用力压的是泻法,应用于神经痛等疼痛厉害时使用。轻轻搓、揉等是补法,用于手脚发麻等,按摩时间为5-15分钟以内。 qh'BrYu*  
  ★ 灸术 VB#31T#q?  
  灸术,是利用艾草给予皮肤热刺激。基本上,灸术是种补法,自古以来便被应用于慢性病的治疗上。 ~Qsj)9  
  在家中进行灸术时,首先在手掌中放置艾草,并将它捻成细长状。然后在其尖端部分,2-3厘米处摘下,制成大约是米粒一半大小的金字塔形灸。 $P-m6  
  以少许的水弄湿皮肤,在穴道上放置上述的灸。如此艾草才容易立起来。然后点燃线香,引燃艾草,在感到“热”时更换新的艾草。若没有特殊状况,一个穴道上用上述的灸进行三“状”到五“状”的治疗(烧完一次艾草,称一“状”)。此法是在发热之后拿掉艾草,故称为“知热灸”。 IX(yajc[~M  
  由于灸发热后,会留下痕迹,所以有许多人不喜欢。如果这样,可使用“间接灸(温灸)”。此法是在皮肤上放置大蒜、姜、盐、味精等,再在其上燃烧艾草。依使用材料之不同,可称为蒜灸、姜灸、盐灸等等。 q+z\Y?  
  这种热刺激十分缓和,不会有留下痕迹之虞。市面上已有卖间接灸的商品,所以可利用这些商品。 10rGA=x'(  
  最简单的灸疗法是线香灸。准备一根线香,点上火,将线香头靠近穴道,一感到热,便撤离。一个穴道反复5-10次。 n96gDH*  
  刺激穴道要在呼气时
16y$;kf8  
  穴道疗法,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呼吸。似乎很少人知道:呼气时刺激穴道,刺激的传导较佳,可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jkfG  
  吸气时,肌肉收缩而僵硬。这时,即使指压穴道,也仅是痛,刺激本身并不太会被传达。相反地,呼气时,肌肉松弛而柔软,此时,若给予刺激,痛感少且刺激传导佳,是非常有效果的“刺激”。 OT[m g4&  
  因此,要刺激穴道时,请配合呼吸的频率进行。 u s0'7|{q  
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

精彩

感动

搞笑

开心

愤怒

无聊

灌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